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農業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5日 17:22
農具的改進和北方旱作地區耕—耙—耱技術體系的形成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農具的種類增多,《齊民要術》記載的農具就有20多種,其中除犁、鍬(鍤)、鋤、耩、鐮等原有農具之外,新增的有鐵齒漏楱、耢、撻、陸軸、木斫、耬、竅瓠、鋒、鐵齒耙、魯斫、手拌斫、批契等。
竅瓠是一種新的播種農具。竅瓠就是點葫蘆。《齊民要術 種蔥》説:“兩耬重耩,竅瓠下之,以批契繼腰曳之。”就是指用耬開溝後,用竅瓠播種。
鋒是一種畜力牽引的中耕農具,在禾苗稍高時使用,如種穀子,“苗高一尺,鋒之”,種大豆,要“鋒、耩各一”。鋒有淺耕保墑的作用,還可以用於淺耕滅茬。
撻是播後覆種鎮壓工具。據《齊民要術》所載,撻係“用科木縛如掃帚,復加扁闊,上以土物壓之,亦要輕重隨宜,曳以打地。”用於耬種之後,覆種平溝,使表層土壤塌實,以利提墑全苗。
新增農具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畜力拉耙的出現。漢代雖有竹木耙和鐵齒耙,但均屬人力耙的範疇。畜力拉耙的明確記載,始見於《齊民要術》,即所謂“鐵齒漏楱”,而比《齊民要術》更早兩個世紀以上的嘉峪關魏晉壁畫中,即有畜力拉耙的形象。嘉峪關壁畫中的畜力拉耙是長條形的釘齒耙,有兩牛牽引的,也有一牛牽引的。《齊民要術》中所提到的“鐵齒漏楱”,據《王禎農書》説,則是人字耙。耙用於耕之後,可以使翻起的土垡變得細碎疏鬆,並可以去掉草木根茬。
耱是畜力牽引用以摩碎土塊、平整地面的工具,是安有牽引裝置的長條形木板或用藤條荊條之類編扎而成。從現有畫像來看,有兩牛單轅耱,也有一牛雙轅耱。《齊民要術》中稱之為“耢”。用於耕耙之後,可進一步使地平土細,同時也和耰一樣,具有覆土的作用。耢和耙一樣,有時為了加大效果,使用時,人立其上,用以提高碎土和覆土等的功效。但是否站人,要視情況而定。如濕地種麻或胡麻,就無需站人,因為“勞上加人,則土厚不生。”
在新增農具的同時,原有的一些農具,如犁和其他畜力牽引工具也有了較大改進。犁是當時的主要耕具。從河南澠池出土的鐵犁情況來看,當時有三種類型的犁:一是全鐵鏵;第二種是“V”字鐵鏵;另一種是雙柄犁,犁頭作“V”字形,可安裝鐵犁鏵。又從嘉峪關等地的發現的魏晉壁畫中,可以看出,當時有二牛抬扛式,也有單牛拉犁式。其中單牛拉犁式慚趨普及。《齊民要術》中提到一種“蔚犁”,這種犁既能翻土作壟、調節深淺,且能靈活掌握犁條的寬窄粗細,並可在山澗、河旁、高阜、谷地使用。
這些農具主要是適應北方旱作的需要而出現的。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歷來苦旱,尤以春季少雨多風,因此,防旱成為這一地區農業生産的突出問題。
興修水利是解決乾旱問題的首選。但興修水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非個體農戶所能承擔,因此,農民更多的是採用土壤耕作措施防旱保墑。春秋、戰國時期採用的方法是“深耕”、“疾耰”和“易耨”。漢代出現畜力摩田器,土地播種前反復耕摩,配以早助,使保墑能力有所加強。但摩只能使表層的土塊細碎,表層以下坷垃不易完全消除,垡片之間可能架空,不但影響禾苗生長,而且保墑能力也有限,尤其時間一長就會跑墑,使土塊變得堅硬。
魏晉時期,由於有了畜力拉耙的出現,土壤耕翻後反復耙耢,消滅了土層中的大小坷垃,形成上虛下實的上層,再加上播種後的撻、輾、鋤等一些耕作措施,使得土壤保墑蓄墑的能力和持久性大大加強了。《齊民要術 耕田》説:“再勞地熟,旱亦保澤也。”這就標誌着北方旱地傳統的保墑防旱耕作技術體系的形成。
為了加大保墑防旱的效果,《齊民要術 耕田》中對土壤耕作提出了許多具體的要求。如:“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濕得所為佳。”所為“燥濕得所”,就是土壤含水量適當,不過幹,也不過濕。因為這時的土壤結持力小,粘着力也小或未産生,從而耕作的阻力小,土塊易碎散,耕作質量也就有保證。這種根據土壤墑情來確定翻耕的原則,同樣也適用播種時的鎮壓。《齊民要術》提到“凡春種欲深,宜曳重撻。”但若“其春澤多者,或亦不需撻;必欲撻者,宜須待白背。”因為“濕撻令地堅硬”,“濕輾則令苗瘐。”又如:“秋耕欲深,春夏欲淺”。因為秋耕後到春耕之間,有較長的時間可讓土壤自然風化。因此,秋耕欲深,即便是將一部分心土翻上,經過一冬時間的風化,土壤也可以變熟,土壤中的潛在養分可以釋放出來,變成有效養分,還可以蓄納雨水。春耕距播種期近,夏耕為趕種一季作物,這兩個時段都很短,如果將心土翻上,來不及風化,所以宜淺。同樣的道理還有,“初耕欲深,轉地欲淺”,因為“耕不深,地不熟;轉不淺,動生土也。”再如,“犁欲廉,勞欲再”,即翻耕的時候,犁條要窄小,這樣耕地才透而細,在此基礎上,再多次耢地,才能使地熟收到保墑防旱的效果。
《齊民要術》中還對出苗後的中耕等提出了多鋤、鋤小、鋤早、鋤了的要求。指出:“鋤不厭數,周而復始,勿以無草而暫停”,因為“鋤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實多,糠薄,米息。”又説:“凡五穀,唯小鋤為良”,因為“小鋤者,非直省功,谷亦倍勝。”中耕的方式也由原來單一的鋤,發展出了耙、耢、鋒、耩等多種形式。
農作制的發展和選種技術
魏晉南北時期,大田作物種類基本是漢代的延續,但大田作物的搭配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廣泛採用禾穀類和豆科輪作,並往往在輪作中加入綠肥作物,形成用地養地結合、靈活多樣的輪作體系。《齊民要術》記載有多種作物的輪作方式,並且指出什麼作物應該和什麼作物輪作較好,同時還肯定了許多作物的前後茬關係。書中記述了當時北方二十多種茬口,把適合某些作物的茬口分為上、中、下三等,説明它們在輪作中的地位,而且特別指出豆茬是穀類作物、蔬菜作物的良好前茬。如穀子的最好前茬是綠豆、小豆,其次是麻、黍和胡麻,再次是蕪菁、大豆;黍、穄最好是新開荒地,其次是前茬為大豆地,再次是穀子地;穀子和麥都是大豆、小豆的良好前作,小豆是麻的好前作等。
二是間作、混作和套作的發展。《齊民要術》中還記載了多種間、混作方式。如桑下種綠豆、小豆、穀子、蕪菁等。蔥中種胡荽等。還有混播,“三、四月中,種大豆一頃雜谷,並草留之,不需鋤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套種也有初步運用,如:“六月間,可於麻子地間散蕪菁而鋤之,擬收其根”。
三是綠肥作物的栽培和加入輪作序列之中。中國利用綠肥相當早,但漢代以前只是耕翻自然生長的雜草作肥。栽培綠肥的記載,始見於《廣志》:“苕草,色青黃,紫華。十二月稻下種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這是中國南方冬種綠肥的開始。後魏時期,中國北方也已廣泛利用綠肥栽培以培養地力。《齊民要術》中記述了谷、瓜、葵、蔥等作物生産中都使用綠肥。當時的綠肥作物有綠豆、小豆、芝麻之類。綠豆為上,小豆、胡麻次之。方法都是在五、六月中密種,七月八月犁翻,以作為春谷田的肥料,肥效與蠶矢和熟糞相同,使用起來還非常方便。利用和種植綠肥,是中國優良農業技術傳統之一,對增加土壤有機質,培育地力和改良土壤以及提高産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又據《廣志》的記載,當時南方有“蓋下白稻”的再生稻品種,“正月種,五月獲;獲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而據《水經注 耒水》的記載,今湖南永興縣有數千畝的稻田,利用當地的溫泉灌溉,常以十二月下種,明年三月谷熟,一年可以實現三熟。由此看來,當時部分南方地區已出現多熟制。但這種多熟制在當時整個農業生産中並不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賈思勰説:“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稈有高下,收實有多少,質性的強弱,米味有美惡,粒實有耗息。”這一切構成了作物品種的基礎。魏晉南北朝時期,農作物品種顯著增多,其中又以粟和稻最為突出。粟品種《廣志》記載了11個,《齊民要術》補充86個,加上粱的品種4個,秫品種6個(包括《廣志》所記的品種在內),共記載粟類品種106個。水稻品種,《廣志》記載了13個,《齊民要術》補充24個,共37個。
品種的增加,使得命名和分類成為必要。關於作物品種的命名,賈思勰根據當時穀子品種的名稱進行了概括:“按今世粟名,多以人姓字為目,亦有觀形立名,亦有會義為稱。”可見,當時品種的主要三種命名方法,一是以培育者姓名命名;二是根據品種的形態;三是根據品種的特徵,如生育期、耐水性等。這些命名方法,現在仍在沿用。命名在於彰顯品種的個性,而在個性之間也存在一些共性。賈思勰綜合地考察了作物品種的這些特徵和特性,將當時86個粟的品種分為四大類:朱谷等14種,早熟、耐旱、免蟲;今墮車等24種,穗上都有芒,耐風、免雀暴;寶珠黃等38種,中熟大谷;竹葉青等10種,晚熟、耐水,有蟲災則被害盡。在介紹品種時還將其顯著的優缺點指出來,這些都為品種的分類和優良品種的選育初步奠定了科學基礎。
品種的增加是選種和良種繁育技術發展的結果和標誌。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認識選種和良種繁育是增産和提高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品種的保純防雜,必須同選種和繁育良種結合進行。《齊民要術 收種》指出:“種雜者,禾則早晚不均,舂復減而難熟,糶賣以雜糅見疵,炊爨失生熟之節。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為了防止混雜,當時採取了混合選種和建立“種子田”的措施,《收種》篇説:“粟、黍、穄、粱、秫,常歲歲別收,選好穗純色者,#刈,高懸之。至春,治別取種,以擬明年種子”,“其別種種子,常須加鋤,先治而別埋,還以所治蘘草蔽窖。”這是一種良種繁育的方法,同時又是一種品種選育的有效途徑。
園藝、畜牧獸醫和桑蠶的發展
魏晉南北朝時期,園藝作物的種類有所增加。《齊民要術》中記載了栽培方法的蔬菜共達三十余種,比起漢代有明顯的增加。新增加的品種有的原來是野生植物,有的原産於少數民族地區,有的是原已馴化,經過長期培育演變出的新的栽培品種。果樹方面,黃河流域的果樹基本與漢代相同,但南方果樹的種類有了很大的發展,據《齊民要術》卷十所載,南方此時的果樹種類多達數十種。
園藝作物栽培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蔬菜栽培方面,瓜類蔬菜的栽培比較引人注目。據《齊民要術 種瓜》的記載,這一時期出現了留“本母子瓜”、助苗出土和甜瓜引蔓等技術。本母子瓜是與瓜類蔬菜選種有關的技術。此前雖有禾穀類作物的選種技術,但蔬菜作物的選種尚未提及。選擇什麼樣的瓜來留種呢?書中指出:“食瓜時,美者收取。”“常歲歲先取本母子瓜,截去兩頭,止取中央子。”所謂“本母子者”,指的是“瓜生數葉後結子”,這種瓜留作種子,“子復早熟”。意思是説,用本母子瓜的種子留種,所生的後代開花結實快,成熟也早。在選定本母子瓜後,要支兩頭,留中間,因為“近蒂子,瓜曲而細;近頭子,瓜短而#”。甜瓜種子的頂土力弱,何以助其出土?書中提出了利用黃豆替瓜子“起土”的方法,其法是鋤去地面幹土,開一個像鬥口大小的坑,下瓜子四粒,大豆三粒。大豆吸水後膨脹,子葉就頂土而出,瓜子的幼芽就趁着豆苗頂松的土,跟着出苗。等到瓜苗長出幾片真葉,再將豆苗用手掐斷。甜瓜出苗之後,便要注意引蔓,“蔓廣則歧多,歧多則饒子。”蔓即主莖,歧即分枝。為了使蔓多,就需要引蔓,“瓜引蔓皆沿茇上”,茇,指的是引蔓的枝條,或繩索,或某些足以使瓜蔓攀援的支撐物。
除瓜類蔬菜的栽培技術之外,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大蒜條中子繁殖法。細粒種子勻播法和促使蓮子早發芽法。條中子蒜,即選擇蒜薹中間的蒜子來種,第一年為獨頭蒜,第二年便成大蒜,蒜頭特別大。蔬菜中有不少種子是偏小的。播種時容易稀密不勻,《齊民要術 種蔥》篇早介紹了用炒過的穀子同蔥子拌種的辦法。因為“蔥子性澀。不以谷和,下不均調。不炒谷,則草穢生”。蓮子皮厚,不易發芽。《齊民要術 養魚》篇“種蓮子法”中提到,用瓦片上磨薄蓮子的頂部,取粘土土封在三指粗、二寸長的泥團裏。蓮子基部要在泥團的下頭。下頭要平而且重;頂部在泥團的上頭,上頭呈尖銳形。泥團幹後,就投到池中去,重的這一頭向下沉,蓮子的位置自然擺得穩而正。蓮子的頂部皮薄了,容易萌發。
果樹栽培採用了嫁接、嫁樹、疏花等技術。嫁接技術在漢代即有採用,但在魏晉時期,嫁接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由靠接到劈接,由近緣嫁接到遠緣嫁接,由單純為了結果到選擇接穗和砧木使其兼能提早結實和改良品質。北魏農學家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中有專門的一篇,講梨樹的嫁接,書中指出嫁接的梨樹結果比實生苗快。書中專門介紹接梨的具體方法。嫁接首先需要有砧木和接穗。砧木和接穗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嫁接的成活率,結果的早晚、多少和品質。書中提出接梨的砧木有5種,這5種砧木是棠、杜、桑、棗、石榴。5種之中棠接梨最好,結出的梨果肉質細嫩,杜差一些,而桑最差。接棗和石榴能結出好梨,但成活率低,10株之中,只能成活一二株。書中提出適宜作接穗的只有優良梨樹向陽的枝條,其他如陰中枝、鳩腳老枝(多年生果臺校)、根蒂小枝等都不宜作穗,否則結果少、遲,而且樹形也不好看。嫁接的時間也有講究,書中提出:“梨葉微動為上時,將欲開莩為下時。”也就是説,以梨樹葉芽剛剛冒出的時候為最好。書中詳細地介紹了接梨的方法,從做砧木和接穗,插入之後的封泥、澆水、覆土等都做了反復縝密的交代,並有具體的要求,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書中提到的“木邊向木,皮還近皮”,一語,道出了嫁接成功的關鍵。
嫁樹法最早見於《齊民要術》,一是用斧背敲打棗和林檎的樹榦;另一種是用瓠石放在李的樹杈中。嫁樹是現代“環剝”技術的起源。目的在於控制營養物質的分配,用斧背敲擊樹榦,使韌皮部局部受傷,阻止一部分光合作用所産生的有機物質向下輸送,使較多的有機物質分配給上部枝條的結實,以提高産量和質量。用磚石壓樹杈法嫁李,作用相同。因李樹皮受傷後容易流膠而導致病蟲害,所以不用斧背敲打,而改用磚石壓樹歧的辦法。
疏花措施也首見於《齊民要術》。《種棗》篇説:“候大蠶入簇,以杖擊其枝間,振去狂花。”因為不震落過多的花朵,徒耗營養,容易落果,果子也貫注不好。疏花對於確保座果、增大果實有一定作用。
魏晉以來,不斷有以畜牧業為主要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促進了畜牧獸醫技術的發展。
魏晉南北時期,中國的主要家畜家禽仍然是馬、牛、羊、豬、雞、鵝、鴨等。值得注意的是由馬和驢雜交産生的騾。騾之傳入中原,不晚於戰國;但直至漢初,它仍然是珍貴難得之物,被中原人視為“奇畜”。西漢時代,北方的牲畜大量引入中原,尤其是魏晉南北朝,由於北方游牧民族紛紛進入中原,也帶來了他們的生産習慣和生産技術,並加速與中原文化的融合。《齊民要術》第一次記述了馬驢雜交培育騾的方法和有關技術原則:“以馬覆驢,所生騾者,形容壯大,彌復勝馬。然必選七、八歲草驢(母驢),骨目(骨竅,指骨盆)正大者:母長則受駒,父大則子壯。草騾不産,産無不死。養草騾,常須防勿令雜群也。”這裡指出了三點:一是馬和驢雜交所産後代的雜交優勢;二是要重視親本的選擇,為其直接影響到所産生的雜交後代的質量;三是指出了遠緣雜交後代不育的事實,因此要防止母騾與其他畜群的混雜。這些總結不論在農學史上,或是在生物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如同馬驢雜交,要注意母驢的選擇一樣,其他家畜的選種也比較注重母畜的選擇。《齊民要術》介紹了從市場上買進懷孕即將生産的馬、牛、羊等母畜,從仔畜喂乳期間長得好壞來對母畜進行選擇的方法。對母豬則提出了“取短喙無柔毛者良”。
在家畜飼養方面,《齊民要術》提出了“服牛乘馬,量其力能;寒溫飲飼,適其天性”的役養原則。養馬要求“飲食之節,食有三芻,飲有三時”。三芻指的是“饑時與惡芻,飽時與善芻,引之令食,食常飽,則無不肥”。三飲即“朝飲,少之”;“晝飲,則胸饜水”;“暮,極飲之。”養羊要求“春夏早放,秋冬晚出”,放牧時“緩驅行,勿停息”;舍飼時,必須貯足飼料,還要注意羊捨得清潔衞生,以及羊捨得位置與朝向等。養豬與養羊一樣,實行的是放牧與舍飼結合,“春夏草生,隨時放牧”,“八、九、十月,放而不飼”。為了給豬催肥,當時採取了縮小豬圈減少運動的方法,即所謂“圈不厭小”。
在獸醫方面,當時非常重視傳染病、侵襲病的防治。漢代卜式養羊法中有“惡者輒去,匆令敗群”之説,而《齊民要術》中則進一步提出了隔離的措施,“羊有疥者,間別之”。為了區別有病羊與無病羊,書中還提出了一種跳瀆選羊法,“羊有病,輒相污,欲令別病法:當欄前作瀆,深二尺,廣四尺,往還皆跳過者無病;不能過者,入瀆中行過,便別之。”
對獸病的治療主要集中在馬牛方面。對馬容易發生的急心黃和黑汗症,當時已使用鈹針劈開尾尖放血。對便秘疝、痙攣疝和胞轉三種馬病也有認識,並使用直腸內摩法,腹下以木棍刮擦,治療胞轉症(膀胱痙攣麻痹的閉尿症)。當時對掏結糞已積累了一定的認識,特別提到在掏結糞時,要“剪卻指甲,以油涂手,恐傷破馬腸”。《齊民要術》中提出十三種治療蹄病(漏蹄、瘙蹄)的方法,其中以沸蠟酒鹽溶液浸漏蹄是一個好辦法。對狹蹄(蹄殼變形狹窄)則採用鋸子切割患蹄的外科手術。針灸也用於馬病的治療,並出現了專門的著作,如《隋書 經籍志》所載的《治馬經圖》、《馬經孔穴圖》、《療馬方》等書。
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蠶桑業生産已有顯著的發展,但蠶桑業的中心仍然是在黃河流域。有關文獻也以黃河流域的種桑養蠶技術為主,其中最主要的有楊泉的《蠶賦》和《齊民要術》中的“種桑柘”一篇。《蠶賦》用四言排句簡明扼要地記述了養蠶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環節。從中可以看出,當時對於蠶室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以及桑葉的乾濕和粗細等都很講究。“種桑柘”一篇,則總結了當時的種桑養蠶技術。首次提到用壓條法來繁殖桑樹,並且認識壓條繁殖具有生長迅速的特點。在桑品種方面,除了此前已怕是到的女桑之外,還有地桑、荊桑、魯桑等名,而魯桑又有黑魯桑、黃魯桑等名稱。在養蠶方面,提到蠶有一化、二化、三眼、四眼之分,並引述了南方有八化的多化性種。提到如何用低溫控制産生不滯卵,從而達到一年中分批多次養蠶。提到良種選留以繭為主,且以蠶簇中層的繭為上。在養蠶過程中,也有一套較完整的技術。尤其是提到蠶繭的消毒和蠶病害、敵害的防治。
賈思勰和《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從本書的題署中得知他當過“後魏高陽太守”。北魏的行政區中,有兩個高陽郡:一屬瀛洲所領,郡治在今河北省高陽縣境內;一屬青州所領,郡治在今山東省桓臺縣東。賈思勰任職的可能是瀛洲高陽。從書中所述內容來看,《齊民要術》所反映的主要是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
當時的黃河中下游地區正處在北魏統治之下。北魏原本是一個經游牧民族為主建立起來的政權,他們入主中原以後,逐漸放棄游牧經濟而轉向農耕經濟。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完成的。他“採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在廣泛收集歷史文獻資料,及民間諺語歌謠,並向有經驗的老農請教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實踐驗證,寫成了《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全書共十卷,九十二篇,連卷前的“序”和“雜説”,共約十一萬五千余字,篇幅之大在中國古代農書中是罕見的。《齊民要術》的內容,牽涉到廣泛的方面,用賈思勰自己的話來説,叫做法“起自耕農,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卷首的“序”是全書的總綱,它交待了本書寫作的緣起和目的意圖。其中絕大部分篇幅是列舉歷代有關言論和事例,論證發展農業生産的必要性及其途徑,最後一段扼要介紹了該書的寫作態度方法和基本內容。正文十卷,前三卷講大田作物(包括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和蔬菜的種植。其中“耕田”和“收種”兩篇,論述土壤耕作技術和種子選育和保藏技術,屬於統轄這三卷的耕作栽培總論。以後為分論。講述谷(粟)、黍穄、粱秫(粟之別種)、大豆、小豆、麻、麻子、大小麥、水稻、旱稻和胡麻等糧食作物的栽培,其中又以“種谷”論述最為詳贍。第四卷第五卷講果樹和林木。“園籬”和“栽樹”為總論,其餘分論果樹和經濟林木。第六卷是講動物飼養的,包括飼養畜禽和人工養魚。首篇“養牛、馬、驢、騾”開頭部分帶有動物飼養總論的性質,而以大部分篇幅介紹相馬牛的方法和醫治牛馬病的諸方。還首次記述馬驢雜交培育出騾的方法。以後依次為養羊,養豬,養雞和養鵝、鴨,內容包括選種繁育、飼養管理、飼料生産、疾病防治和畜産品(毛、乳、蛋等)加工等;其中養羊篇內容較豐富,並附以制酥酪法,收驢馬駒、羔、犢法等。最後是“養魚”,主要引述了《陶朱公養魚經》所載人工養殖鯉魚的方法,並首次記載了蓴、藕、蓮、芡、芰等水生蔬菜的種植方法,作為該篇的附錄。第七、八、九三卷講述釀造、食品加工、葷素菜譜和文化用品等,基本上屬於副業的範疇。卷十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産者”。這裡的“中國”指我國的北方,主要是指出稹後魏的疆域。本卷只有一篇,即第九十二篇,全是引述前人的文獻資料,主要是記述南方的熱帶亞熱帶植物資源。
賈思勰農學思想的中心是“三才”理論。他説:“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稈有高下,收實有多少,質性有強弱,米味有美惡,粒實有息耗(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長而收少。強苗者短,黃谷之屬是也;弱苗者長,青白黑是也。收少者美而耗,收多者惡而息也)。地勢有良薄(良田宜種晚,薄田宜種早。良地非獨宜晚,早亦無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實也),山澤有異宜(山田種強苗,以避風霜;澤田種弱苗,以求華實也)。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入泉伐木,登山求魚,手必虛;迎風散水,逆坡走丸,其勢難)。”要求人們尊重和順應“天時”、“地利”,特別是“物宜”的自然規律。做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和因物制宜。
但是,賈思勰並沒有要人們僅僅被動地去順應天時、地利和物宜。他對人力的作用非常重視,要求人們在掌握天時與農作物生長關係的同時,充分利用地利,創造農作物的最佳生活環境,並採取各種促進農作物生長的經營管理措施,以求得更好的收成。由此出發,賈思勰強調非常強調“勤”與“力”重要性。
勤力並不是要人們去廣種薄收,而是要人們在一定的土地上,通過多投入勞動,實行精耕細作,以生産出盡可能多的糧食來。賈思勰在引述《氾勝之書》的區田法時注道:“諺曰:‘頃不比畝善。’謂多惡不如少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