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 還是授人以漁-中西教育比較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7日 14:13
家長常常問:多大的孩子送去留學好?外國的基礎教育是否弱一些?實際上,關於中西教育孰優孰劣的討論一直在延續著,這個問題也成為有留學意向群體的一個關注點。多了解信息,多做比較,看看那種方式更適合每個個體。中國的中學生每年都獲得奧林匹克學科競賽的各種獎項,但是,中國的高校和科研機構至今還沒有培養出諾貝爾獎獲獎者。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在起點領先卻在終點落後了?
達琳 葉格是美國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市郊一所小學的美術教師,也是邁阿密大學的在職學生。達琳曾作為訪問交換教師到中國雲南省昆明市進行為期近兩個月的學術交流。她的學術交流計劃含三項最基本的內容:
第一是給中國孩子上美術課(主要是繪畫和手工);
第二是與中國的教師進行美術教學的學術交流;
第三,因為她是邁阿密大學的在職學生,此次訪華之行可作為一次獨立自學的實習課。
達琳在昆明進行教學交流時,因為看到中國孩子們的畫技非常高,有一次就出了一個“快樂的節日”的命題讓中國孩子去畫。結果,她發現很多孩子都在畫一個同一樣的事物---聖誕樹!她覺得很奇怪:怎麼大家都在畫聖誕樹?開始她想可能是中國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西方人,就把“快樂的節日”畫成聖誕節。於是,她釋然了。
接著她又發現不對:怎麼大家畫的聖誕樹都是一模一樣的呢?再仔細觀察,她發現孩子們的視線都朝著一個方向去,她順著孩子們的視線看去,發現墻上畫著一棵聖誕樹。原來當時已近聖誕節,那是學校為了給達琳營造一個友好和諧的氣氛而畫的。
於是,達琳把墻上的聖誕樹覆蓋起來,要求孩子們自己創作一幅畫來表現“快樂的節日”這個主題。令她深感失望、更感吃驚的是,把那墻上的聖誕樹覆蓋起來以後,那群孩子們竟然抓頭撓腮,咬筆頭的咬筆頭、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冥思苦想,就是無從下筆。
達琳看到這個尷尬的場面,知道這樣下去可能會是一個不愉快的收場,只好又把墻上那幅聖誕樹揭開……
達琳的例子,深深地震動了我!我國的基礎教育有兩個誤區,一是過於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二是認為初級階段打基礎,高級階段做研究,把打基礎和做研究分割開來,總以為只有有了豐厚的基礎後才能培養研究能力。而創造力、批判思維、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素質就像種子一樣,需要良好的生長環境。如果一顆種子在其發育階段沒有得到適當的護理,沒有得到適當的施肥灌溉,沒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這顆種子就會發育不良。等這顆發育不良的種子長到一定程度,甚至已經基本定型,才移植到良好的環境,雖然也可以成材,但至少已較難成為參天的棟樑之材。
國內大多家長認為國外的高等教育發達,國內的基礎教育紮實,如果二者相加能夠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有的父母讓孩子在國內學好各門課程的基礎知識,然後再到國外培養各種能力,這樣就能夠做到全面發展了。
真的是這樣嗎?
中西教育觀之比較
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去培養。在這個根本問題上,不同的教育價值觀,有不同的培養目標和施教方式。中西教育價值觀不盡相同,在培養人的具體要求和做法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授受教育觀與自治教育觀
授受教育觀與自治教育觀,是根本不同的兩種教育價值觀。授受式教育基本上是以書本知識為內容,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教師活動為中心,通過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洗耳恭聽,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家庭,這種傳統的授受式教育確實培養了孩子聽話的習慣,在繼承優良傳統、掌握知識、規範行為等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國中小學生基礎知識紮實,道德行為較好,在奧林匹克競賽中成績突出,無疑與我國學校和家庭這種授受式教育分不開。
自治式教育是西方國家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主導思想,它是建立在對兒童尊重、信任的基礎上,給兒童提供充分自由的發展機會,讓他們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在家庭教育上,西方國家首先把自己的孩子當作人,當作同成人一樣的人,賦予他們以權利,尊重他們的人格,平等地對待他們;其次是給孩子以自由,沒有強制和約束,更多的是鼓勵、啟發和誘導;第三是盡可能為孩子心智的自由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正在成長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讓發展中的人去挖掘個人潛在的能力,發展自己的興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並在邊做邊學的過程中,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
當然學習者的自治,並沒有完全擺脫教師的主導,教師除被看作是協助者和引導者外,還要善於誘導和幫助學生成為自立、自強的人。西方國家倡導的自治式教育,知識的繼承性不如我們多,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也不如我們好,在探索知識和人生道路上,也可能走一些彎路,但是,他們一旦掌握了自我發展的規律和主動權,就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從而發揮出更大的創造才能,西方國家的基礎教育確實不如我們紮實,然而,西方國家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比例最高,這不能不説,開放的自治式教育具有培養尖端型創造人才的優越性。
全面教育觀與個性教育觀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在其“科教興國戰略”部分中,明確提出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使應試教育轉向全面素質教育”。於是,到此為止,“素質教育”終於從一種行政性的號召,轉變為具有一定法律約束力的國家意志,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這個方針對人的發展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它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貫徹教學全過程,達到高層次的培養目標。但是,從目前我國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來講,全面貫徹落實這個方針還相當困難。
西方國家則不同,西方國家強調個性發展。認為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開發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實現人的價值。西方國家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都十分重視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機會。西方國家認為,個性發展是從每個人的實際需要出發的,個性發展取決於個體的特性,取決於人的特殊存在方式和個體的內在自我目的,培養有個性的人,有利於個人的發展,也符合國家的需要。
“英才”教育觀與“通才”教育觀
十多年來,我國基礎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單軌道上跑,多是由於大學生比率低,沿襲蘇聯教育模式,按計劃經濟培養人才等歷史和現實原因造成的。追求升學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按升學考試分數,把學生分成一、二、三等;按學生升學率多少,把學校分為一、二、三類,學生只能根據分數高低進入不同類型的學校。一類學校壓力很大,擔心考試成績不好,名列前茅的牌子會被摘掉,只好不惜一切代價,在經費、設備、教師等方面給予特殊的待遇,以保證培養出拔尖的學生。二類學校抱著一線希望,不顧教育規律,加重學生負擔,把差生拒之校門外,眼睛只盯著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致使部分學有專長而應考失敗的學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至於三類學校,那就可想而知了。這種英才教育把我國教育推向了惡性循環的軌道,培養人才的路越走越窄。
而西方國家教育卻與我們不同,多數歐美國家高等教育普及率很高,就學壓力小,高校與經濟社會以及就業的發展關繫緊密,加上多年在教育方面的積極投入和良性循環,“通才”教育便成為當今西方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而在有些國家,通才教育和英才教育是相互結合的,比例的分配是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基礎的。
苦讀教育觀與樂學教育觀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有吃苦耐勞、立志成才的美德,父母總是用“頭懸梁”、“錐刺骨”的吃苦精神激勵孩子學習,有的孩子從娃娃時候起,父母就教他認數識字,三、四歲就能熟背唐詩三百首。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只滿足於會背書,只要求能吃苦,只希望考試分數高,是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那種苦讀書,讀死書,孜孜不倦地學,苦苦不停地練,以為只要功夫到,就能成為人上人的觀念,不僅培養不出創造性思維人才,而且也是有害的。有的時候,苦讀甚至有害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西方國家的基礎教育重視學生的可接受性,如小學教師與學生是在討論中、遊戲中、動手做的過程中,來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學生很少有家庭作業,負擔較輕,學得輕鬆、愉快、自在。中學各門課程都是學分制,學夠規定時數,就可畢業,無考試壓力,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教學方式靈活而不呆板,活學而不枯燥,適用而不費力,有利於青少年身心發展和健康成長,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有利於學生參加更多的社會活動和人際交往,它所帶來的結果,則是通過更廣泛的學習,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它比苦讀苦學更有成效。
從比較中獲得的啟示
有位華裔教育學博士在他的文章中寫道,他兒子還在西方上小學二年級時,就開始搞“研究”了。一天,他從學校回來,一進門兒子就纏著他去圖書館,説正在作一個關於藍鯨的研究,要去圖書館找參考資料。
帶兒子跑了兩個圖書館,抱回來十幾本關於藍鯨的資料,全部是介紹關於藍鯨和鯨魚的知識性的書籍。兒子終於完成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份研究報告:“藍鯨”。“論文”是由三張活頁紙訂起而成的。第一張是封面,上面畫著一條張牙擺尾的藍鯨。藍鯨的前面還用筆細細地畫了一群慌慌張張逃生的小蝦。論文含四個小題目:
1.介紹;
2.藍鯨吃什麼;
3.藍鯨怎麼吃東西;
4.藍鯨的非凡之處。
該博士認為這應該算是他一生中所看到的最簡短的論文。當然這也是一篇最讓他感興趣的論文。問題不是兒子在此次研究中學到了什麼有關藍鯨的知識。他更感興趣的是,從這次研究的經歷中,孩子獲得了什麼?學到了什麼?孩子從一開始就擺開了一副正經八百作課題研究的架式。收集資料,閱讀,找觀點,組織文章……一步不差,一絲不茍。從決定題目,到從那十幾本書中發現對自己研究有用的資料,到著手寫文章,孩子始終處在一個獨立工作的狀態下。他必須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篩選材料,去決定“研究”方向……這個收穫要比知道藍鯨有多重、多長更具價值。
小孩子的這種研究能力並沒有停止,而且不斷向前發展。二年級時,他的所謂研究不過是在收集、整理前人的材料。到了五年級,他的所謂課題研究,就從簡單的材料整理進入到問題研究了。他已經開始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並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儘管他的研究還是比較散亂,不夠嚴謹,缺乏科學性,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創新意識、獨立意識,卻是顯而易見的。
西方的學校從小就鼓勵孩子做研究,就培養孩子的研究能力。因為許多西方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組織研究材料和運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時也能在研究中學到書本知識和實踐中的知識。而中國的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採取的是初級階段打基礎,高級階段才做學問的相互脫節的兩階段戰略。
許多人認為,中國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那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現在的問題是高級階段的研究沒做好,要加強的只是高級階段的研究工作的創造性問題……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人的創造力和創造性是“培養”出來的。既然要培養,就要從小開始培養。這種培養,不但要有內在成長的連續性,還要有外在培養環境的持續性。同時,創造力與人的個性和獨立性是分不開的,而個性的發展和獨立性的培養又必須始於幼年。如果我們在初級階段只搞適應“應試教育”的智力開發,到高級階段才培養人的創造力和研究能力,我們將難以培養出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培養創造力必須要開發智力,但開發智力卻不等於培養創造力。因此,培養創造力應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級教育和高級教育這兩個階段必須貫穿一致的核心。
再回到剛才的話題,國內大多數家長認為國外的高等教育發達,而國內的基礎教育紮實,二者相加能夠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在國內學好各門課程的基礎知識,然後再到國外培養各種能力,這樣就能夠做到全面發展了。但是,如果讓孩子們在國內接受基礎教育的時候,不僅系統且紮實地掌握基礎知識,而且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那麼有一天孩子們真的到了國外留學,他們會更加出色,並且如魚得水。
我國半封閉的傳統教育有值得繼續發揚的一面,我國教育傳統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完整系統的知識,通過課堂反復訓練和鞏固,多數學生可以比較牢固的掌握知識,我國中學生參加世界學科競賽成績斐然,主要原因是我國中學生基礎知識紮實,基本概念清楚,學習功底厚。認真學習不可丟,為了將來打基礎。
在“教”與“學”的關繫上,強調學生的內在動因。人,天生具有學習的內在潛能,任何正常的學習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最終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把學習者看作“人”,尊重學習者,解放學習者,真正把學習者視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價值觀,並以此作為教育的最高準則。
家長要為孩子創造鍛鍊實際能力的機會。在知識與能力的關繫上,西方國家認為能力比知識更重要,特別是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培養高科技人才必備的條件。而這些能力都不是從現代的知識中獲得的,而是在“做”的過程中獲得的,所以,西方國家學校創造條件,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自學的機會,用的機會和做的機會,通過自己實驗動手操作,學會發明創造。這一點值得家長們考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西方國家讚美中國的這個古諺哲理性非常深刻。我們民族這一深刻的教育哲學思想,卻被人“中”為“洋”用了。方法很重要,家長們如果有意識地教給孩子方法,並由此讓他們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比灌輸孩子現成的知識更有價值。更加重要的是,“漁”的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特徵,並在未來帶給孩子更多的“魚”。
有不少家長們決定讓孩子在中國接受紮實的基礎教育,等條件成熟了再到海外深造,讓西方的高等教育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如果孩子們在保留了中國傳統基礎教育優勢的前提下,能夠和西方基礎教育的結合起來,我們就會擁有一大批啟動快、後勁兒足的科技人才,在21世紀的諾貝爾獎領獎臺上,才會有來自中國的獲獎者;同時,21世紀的國際舞臺上,會有更多叱吒風雲的中國人!
文/馮 巍
來源:《21世紀》2004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