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5週年。5年來,年輕的大灣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勇立潮頭、拼搏向前,全力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新春伊始,深中通道正在加緊建設,獅子洋、黃茅海等跨江跨海通道也在加緊施工,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南沙大橋、廣汕高鐵等基礎設施實現“硬聯通”,便捷通達的交通網絡加速了大灣區融合發展。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硬聯通”日漸完善,“軟聯通”加速推進。粵港澳三地在制度方面深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2月1日,第二批“灣區標準”清單公佈,在第一批110項標準基礎上新增73項標準,覆蓋食品、家政、職場技能培訓等32個領域,“一體化”進一步走進居民生活。“數字灣區”啟動建設,10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粵港跨境通辦。“灣區通”工程深入實施,“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深入推進,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辦結。港澳律師大灣區內地執業試點期限延長三年,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執業範圍增加至22類,全國首家“雙牌照”境外銀行正式落地。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戰略定位。2024年伊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了新動作。1月初,第三批11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名單出爐,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總數達31家,三地協同創新平臺規模不斷擴大。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合成生物大科學裝置正平穩運作。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形成集群之勢。通過這些大裝置和實驗平臺,粵港澳三地科學家就能有效開展最前沿的科學研究。
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科學園在內地設立的首個分園已經落地30多家香港科創機構和企業,包括兩家國際化應用基礎研究機構,以及17家香港青年初創企業。
去年底, 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簽約投資總額達到2.24萬億元,目前這些項目正在落地。
5年來,大灣區經濟總量從超10萬億元上升至超13萬億元,以不到全國1%的國土面積、6%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1%的GDP,成為高質量發展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