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小輪車競速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亞,當時的年輕人受摩托車越野賽的啟發,開始在臨時賽道上進行小輪車比賽。80年代初,小輪車逐漸發展成為一項正式的體育運動;1981年,國際小輪車聯合會成立,一年後舉辦了第一屆小輪車世界錦標賽。1993年,小輪車聯合會投入國際自行車聯盟(UCI)的懷抱,之後順理成章地進入奧運會。
項目規則
與其他傳統自行車項目相比,小輪車競速更具爆發力。其他自行車項目考驗的是耐力,而小輪車競速更看重爆發力。競速賽最多由八位選手同時出發,賽道包含一系列陡坡、傾斜彎道和各種障礙物,反應和速度最快的騎手將獲得勝利。
車手們從高達8米的出發臺俯衝而下,在長約400米的賽道上展開競逐。比賽過程中,選手的速度可達60公里/小時,所以反應和爆發力將成為決定比賽的關鍵。最後衝刺階段的比賽往往最激動人心,其刺激程度可想而知。
奧林匹克歷史
2003年,國際奧委會將小輪車競速賽列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正式運動項目。儘管這項運動的奧運歷史並不悠久,但瑪麗亞娜·帕恩(哥倫比亞)已經斬獲兩枚奧運金牌;尼克·基曼(荷蘭)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冠軍和2021世界冠軍。他們將是最有希望登上2024年巴黎奧運會領獎臺的兩位選手。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