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裡看見中國|張睿昕:用鏡頭記錄這片土地的美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0月04日 00:44
央視網 | 2024年10月04日 00:4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您見過什麼樣的中國?是960萬平方公里的幅員遼闊,還是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水澎湃。在10月3日的《我在這裡看見中國》,我們將跟隨一位攝影師的鏡頭,領略美麗的地貌景觀、欣賞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張睿昕:大家好,我叫張睿昕,我是一名特種攝影師。或許你們都見過無數的大江大河,但是這樣的水下畫面我相信你是第一次見到。這是今年我在山東濟南,用水下無人機拍攝到的一組水下畫面,當水下無人機下水那一瞬間,這個畫面太不真實了,那清澈的泉水和圓滾滾的錦鯉,忽然讓我想起小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小石潭記》。

  張睿昕:我特別喜歡拍攝,喜歡到戶外,所以這十多年來,我帶著我的設備,走遍了全國很多名山大川,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光收穫了很多風光大片,還邂逅了不少的野生動物,有新疆氣勢磅薄的萬馬奔騰,還有西藏呆萌可愛的小兔猻。但是這些年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威寧的黑頸鶴。那時候我剛剛開始玩攝影,和一幫朋友來到威寧草海濕地。

  張睿昕:第一次來的時候和想象中還是有差距的。因為小時候我就知道,我們貴州威寧草海是黑頸鶴的主要越冬地之一。不過過去人們因為糧食壓力,將濕地都改造成了農田,黑頸鶴的數量也大幅減少。當時有個巡護員老哥告訴我,他以前就是當地的農民,而他現在的工作換成了一大清早,去濕地裏數黑頸鶴的數量。

  貴州威寧草海濕地胡葉林片區巡護員 趙國平:起飛前數一次,起飛了數一次,要是看到沒有起飛的,就留意看看是不是有受傷或生病。極端天氣的時候,就給它們投食一些玉米,讓它們吃好喝好。

  張睿昕:我們拍攝的時候老趙告訴我,為了讓這些鳥兒能有一個舒適的棲息環境,這幾年,他們當地也是加大了保護力度,實施退耕還湖。好多像他一樣的本地農民都加入到了巡護員行列,成為這些高原精靈的守護者。

  趙國平:連續凍了三天,水面結冰,我們就人工破冰,還在冰面上給鶴投食,投在它很容易找到的地方,來到草海我們不能讓它們受凍受餓。

  張睿昕:這幾年,我幾乎每年冬天都會去草海拍攝,可以感受到草海的生態環境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各種候鳥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多。到去年我們和總臺再去拍攝的時候,黑頸鶴的數量已經達到了2600多只。看著人和鳥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我感覺特別高興。其實現在大家的環保意識都在不斷增強,我們都在不斷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

  張睿昕:“地無三尺平”曾是我的家鄉貴州留給大家的印象。連綿起伏的群山讓貴州的交通非常不方便。老話説:要想富先修路,而在貴州,就得在一座座大山間搭起一座座大橋。2020年,我印象還挺深的,那時候平塘特大橋剛投入使用,周邊村民主要以種植柑橘為生。但由於過去交通不便,果子也運不出去,因此種植量也不大。

  貴州平塘縣平裏河村黨支部書記 陳天會:那時候我們種植面積很少,交通也很不方便,大部分都要人肩(扛)背馱,馬馱這樣。

  張睿昕:而去年我再去的時候,柑橘的種植規模擴大了一倍還多。當地村民和我説,過去他們去貴陽需要六個多小時。而大橋修好後,只要兩個多小時,種植的柑橘就能到達貴陽的水果市場。這些年,我通過鏡頭見證了無數橋梁拔地而起的過程。也看到了無數過去貧窮落後的村子,因為交通的發展,生活也逐漸變好了。有的地方還用大橋開發出了特色文旅。

  張睿昕:十多年來,我幾乎走遍了全國各個省份,和鳥兒在空中一起翱翔,在水裏追尋魚兒的蹤跡,還見證過科考隊員登頂珠峰。有人問我説,你拍這麼多不會膩嗎?我覺得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膩,我喜歡去不同的地方,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即使有時候同一個地方,每年去都會發現它的變化和欣喜。

  張睿昕:我女兒萌萌現在在互聯網上可能比我還有名,人稱“小師姐”,你可能在網絡上刷到過這個視頻,但這個視頻還真不是我拍的。 

  張睿昕:用鏡頭記錄家鄉的美,成了萌萌的假期作業,也成了我倆最好的親子時刻。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我不再只是一個記錄者,同時也是一個傳播者——通過我的鏡頭,我眼裏的美麗中國被孩子看見、被無數網友看見,甚至還傳播到了海外。

編輯:謝博韜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我在這裡看見中國|張睿昕:用鏡頭記錄這片土地的美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