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廣州市南沙區科學技術局供圖
廣州,匯三江、面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享譽全球的海洋城市。2024年9月,國務院批復《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在城市性質中賦予了廣州“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的定位。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編制完成了《廣州市建設海洋創新發展之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廣州在海洋領域的首個戰略性、綱領性的中長期規劃,《規劃》明確廣州建設“世界領先的海洋創新發展之都”目標願景,並提出“一帶三區,串珠成鏈”的總體空間格局和五條發展路徑。
打造“一帶三區,串珠成鏈”空間格局
《規劃》將海洋領域作為推動廣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以“世界領先的海洋創新發展之都”為戰略定位,把廣州打造為世界一流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全球海洋新質生産力先鋒、世界海洋開放合作樞紐、全球海洋生態文明典範。
《規劃》充分落實廣州2049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兩江東進,兩洋南拓”的空間發展方針,結合“優近拓遠,江海聯動,城海共融”的發展原則,提出“一帶三區,串珠成鏈”的總體空間格局。
其中,“一帶”是指在珠江-東江-獅子洋-伶仃洋沿岸地區,佈局海洋科技産業大平臺、大項目、大集群以及相應的城市配套,形成匯聚全球頂尖海洋創新資源,構建富有廣州海洋特色、多元活力的世界級海洋創新發展帶。
“三區”包括中部海洋創新區:以珠江前航道沿岸為核心,佈局海洋研發、文化、總部等新功能,激活中心城區老城市海洋新活力,助力老城區“歷史文化核”品質提升;東部海洋創新區:以環獅子洋黃埔中心、東部中心、蓮花灣等為核心,重點發展國際航運、海事仲裁、海洋金融、海洋信息服務、海洋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等高品質現代海洋服務,銜接兩江東進,助力提升“現代活力核”功能;南部海洋創新區:以伶仃洋北部的南沙灣、龍穴島、萬頃沙為核心,推動港産城融合互動,支撐南沙“未來發展核”全面建設,打造海上南沙新區。構建功能聯動的“前港、中區、後城”的空間格局,在南沙港區積極推進新一代港口建設,在龍穴島中部、萬頃沙、大崗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船舶與海工裝備的海洋科技産業集群,在南沙灣、明珠灣、南沙科學城、龍穴島北部等區域發展高端海洋服務。
最終“串珠成鏈”,培育多條從內陸向海延伸的海洋創新鏈,鏈結全市域的海洋科技、産業,服務功能片區,整合資源,推動全域向海發展。
以五條路徑建設海洋創新發展之都
《規劃》立足廣州海洋創新發展基礎,圍繞海洋強國戰略新發展要求,對標國際一流提出了面向深海大洋建設海洋創新發展之都的五大發展路徑。
路徑一:科技興海,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規劃》面向國家戰略方向和國際海洋前沿,提出加快高等級海洋科技基礎設施佈局和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建設,織密産學研用一體貫通的海洋科技創新網絡,提升廣州海洋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水平。
路徑二:産業強海,爭當全球海洋新質生産力先鋒。《規劃》按照“國際所趨、國家所需、南海所有、廣州所能”,提出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4+4+2”現代海洋産業體系,打造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高附加值為特徵的全球海洋新質生産力先鋒城市。
路徑三:開放活海,打造包容共享的世界海洋開放合作樞紐。《規劃》圍繞加強廣州現代海洋服務和治理效能,強化廣州作為國家治理海洋的戰略支點的重要地位,提出促進大灣區海洋經濟一體化發展,推動環南海地區、國際友好城市攜手共建藍色夥伴關係的發展路徑。
路徑四:生態護海,樹立江海共生的全球海洋生態文明典範。《規劃》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立足廣州河口型海洋城市特徵和資源本底,提出加強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有序開發海洋資源,探索海洋綠色低碳發展新範式。
路徑五:文化親海,營造城海交融的嶺南風韻海洋名城。《規劃》深入挖掘廣州海洋文化資源,推動傳統與現代海洋文化融合發展,提出塑造廣州特色海洋城市風貌,打造出新出彩的海洋文化名片,促進海洋文化和濱海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記者 董鵬程 通訊員 穗規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