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海洋經濟潛力

來源:經濟日報 | 2024年06月18日 15:49
經濟日報 | 2024年06月18日 15:49
原標題:深挖海洋經濟潛力
正在加載

  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是一個蘊藏著巨大發展能量的資源寶庫。2023年我國海洋生産總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7.9%。需深挖海洋經濟潛力,拓展海洋經濟發展新空間,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固的資源能源保障和接續空間。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挖掘新動能,拓展新空間,關鍵在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産業生態化和生態産業化的豐富內涵,這是統籌海洋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的重要指引。

  不久前,第16個世界海洋日暨第17個全國海洋宣傳日在福建廈門落幕。作為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廈門以筼筜湖治理為引領,通過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把自然資源要素供給和生産過程的綠色化、生態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有力保障,為沿海地區加速釋放海洋經濟潛力提供了重要參考。

  深挖海洋經濟潛力,要促進海洋領域各生産要素的優化組合,推動傳統産業向創新、高效、綠色方向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産業與未來産業加速發展。海洋蘊藏著油氣與礦産資源,同時也是發展海洋漁業的重要糧倉,在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踐行大食物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需立足傳統産業,以産業間投入産出關聯等多種方式,提高各生産要素利用率。既要加強海洋油氣、海底礦産的勘探開發與科學合理利用,建設安全穩固的海上運輸通道,同時發展好海水養殖産業,建設海洋牧場,築實“藍色糧倉”。另一方面,面對綠色轉型,培育高科技、高附加值、具有新質生産力特點的新興産業。積極發展海洋藍碳,增強海洋碳捕獲和封存能力,有力應對氣候變化,分擔和緩解碳排放壓力,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要聚焦海洋産業生態,打造具有戰略意義的産業鏈和安全可靠的供應鏈。良好的産業生態是集聚産業、助推發展的優質沃土。提高海洋經濟增長效率和質量,走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要強化科技支撐與生態支撐,支持企業搭建研發平臺、深化協同創新,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同時,聚焦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實施海洋産業鏈補鏈固鏈延鏈強鏈行動,深化産業鏈供應鏈的互助互保互補機制;對於産業鏈上的關鍵環節,要在不同區域加強産能儲備並建有應急預案。

  要堅持陸海統籌,依託三大海洋經濟圈,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事實證明,多年來陸域經濟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為海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技術條件、成功經驗。當前,我國北部、東部、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蓬勃發展,三地區基於不同自然環境稟賦、生態環境容量和産業基礎形成了不同特點。其中,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科研教育優勢突出,東部海洋經濟圈港口航運體系完善、外向型程度高,南部海洋經濟圈則以海域遼闊、資源豐富、戰略地位突出為優勢。要依託不同特色,建立陸地、沿海、流域、海域一體的協同發展和綜合治理體系,實現陸域和海洋之間的能源、資源、食物、信息、服務業以及基礎設施的交流互通,建設若干各具特色的現代海洋城市和海洋強省,進一步提升海洋經濟整體實力與發展潛力。

  (賈文龍 作者係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編輯:陳瑞姬 責任編輯:丁鵬飛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精彩推薦
正在閱讀:深挖海洋經濟潛力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