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資源廳發佈2023年江蘇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主要指標恢復向好 發展韌性持續彰顯

來源:新華日報 | 2024年04月29日 17:13
新華日報 | 2024年04月29日 17:1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通訊員 錢林峰 新華日報記者 丁蔚文

  《2023年江蘇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下稱《公報》)日前由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發佈,初步核算,去年江蘇省海洋生産總值(GOP)達到9606.9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公報》顯示,去年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發展動能加速集聚,主要經濟指標恢復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發展韌性持續彰顯,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勁的“藍色動能”。

  貢獻率9.8%,有力支撐與拉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去年,江蘇省實現海洋生産總值增速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按現價計算,全省海洋生産總值佔地區生産總值(GDP)比重為7.5%,較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江蘇GOP佔全國GOP比重為9.7%,較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對地區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8%,有力支撐與拉動江蘇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從內部結構看,江蘇海洋産業增加值為3624億元,同比增長6.6%;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為639.5億元,同比增長5.4%;海洋公共管理服務增加值1442.6億元,同比增長1.8%;海洋上遊相關産業增加值2016.6億元,同比增長9.2%;海洋下游相關産業增加值1884.2億元,同比增長8.8%。

  從三次産業看,江蘇海洋第一産業增加值303.2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4023.4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5280.3億元,分別佔海洋生産總值的3.1%、41.9%和55.0%。海洋三次産業佔比結構與江蘇省國民經濟三次産業結構基本匹配,海洋第二産業的佔比尤其突出,比全國高6.1個百分點。

  轉型升級加速,推動海洋産業低碳化發展

  近年來,江蘇省促進貨物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水上(海洋)綠色運輸比例大幅提升,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貨物綠色疏運比例提升至95.6%。綠色低碳港口建設持續快速發展,江蘇省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比例保持在95%以上。南京港龍潭集裝箱碼頭獲評五星級“中國綠色港口”。

  海洋電力業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去年,江蘇省海洋風力發電量為421.4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2%,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4200萬噸;海洋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765.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0.3%。國能龍源射陽10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三峽能源江蘇大豐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江蘇國信大豐85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獲得核準,是江蘇省“十四五”期間核準的首批海上風電項目。

  船舶與海工加快駛向“高端航道”。受在手船舶訂單充足、高附加值集裝箱船、液化天然氣及雙燃料船等訂單較多帶動,去年江蘇省船舶及相關設備製造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在高端海工裝備領域,江蘇企業取得諸多實質性突破。我國首艘海陸一體化生産運營的智慧海上油氣加工廠“海洋石油123”在南通完成建造並成功交付;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華西1600”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成功交付;連雲港流體裝卸設備有限公司獨立研發製造的全球首臺(套)“智慧船用裝卸臂”交付使用……船舶海工企業正加快由“並跑”向“領跑”轉變。

  資源要素保障護航,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海洋空間資源要素保障持續強化。去年8月,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出臺4個方面16條政策措施,深入開展資源要素保障護航行動,精準配置資源要素,提升服務保障效能。去年,江蘇省批准用海4.37萬畝,同比增長19.1%,拉動投資約461億元,重大項目用海實現應保盡保。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區域全部獲自然資源部批復備案,盤活海域資源約104.18平方千米,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進。《江蘇省海岸帶及海洋空間規劃(2021—2035年)》獲全國首批報自然資源部審查備案,加快構建高質量海洋發展與保護空間格局。連雲港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鹽城國家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完成建設任務。連雲港市連島入選首批全國“和美海島”,鹽城市大豐川東港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去年,江蘇紮實開展滸苔綠潮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滸苔綠潮在江蘇省的發展態勢。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在江蘇舉辦,推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21家機構成為全球濱海論壇合作夥伴。

  綠色化、數字化,海洋産業攀“高”向“新”

  去年,我省積極構建海洋科技産學研、産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聯動的産業技術創新體系,多個技術創新聯盟及科研平臺相繼成立,不斷提升海洋科技自立自強水平,有力支撐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由江蘇海洋大學&&,南通大學、鹽城工學院等高校院所、企業、服務機構共同組建成立江蘇省涉海産學研合作聯盟,持續深化涉海技術“政産學研用”融合協同。例如,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啟動海洋高端裝備中試等5個功能平臺;江蘇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中心與江蘇金風科技共建國家能源海上風電重點實驗室、國家風力發電技術創新中心江蘇中心。

  去年,省政府印發出臺《江蘇省海洋産業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海洋産業2025年和2030年發展目標,實施培育壯大十大海洋産業,提升海洋經濟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海洋産業綠色化、數字化,著力推動海洋産業向新興領域延伸和價值鏈高端攀升,全力構建江海聯動、陸海統籌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

  海洋製造業加快發展。去年,以海洋製造業為主體的海洋第二産業增加值為4023.4億元。其中,海洋船舶工業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實現增加值303.6億元,比上年增長29.4%。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261.7億元,比上年增長3.3%。海洋石油化工産品需求增長,海洋化工業實現增加值125.9億元,比上年增長5.8%。

  海洋漁業穩中向好。去年,全省海洋漁業實現增加值303.1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全年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産量合計142萬噸,比上年增長5.0%。連雲港市實施毛蝦專項捕撈,補充了伏季休漁期的漁業産量。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深藍號”首航次在南極作業海區捕撈南極磷蝦4萬餘噸。濱海陶灣海洋牧場創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國能射陽公司成功實施深遠海網箱項目,響水鴻蠣海洋科技公司6.6萬畝海域生蠔延繩筏式吊養項目投産。

編輯:李奕展 責任編輯:丁鵬飛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精彩推薦
正在閱讀:省自然資源廳發佈2023年江蘇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