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新興産業跑出“加速度” 助力打造“海上新廣東”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3年09月21日 15:35
原標題:廣東海洋新興産業跑出“加速度” 助力打造“海上新廣東”
正在加載

  中新網廣州9月20日電(程景偉 郭婉華 許妍娜)近年來,廣東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跑出藍色“加速度”,成為打造“海上新廣東”的強勁引擎。如今,在廣東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一線,處處煥發出蓬勃動力。

  2018年起,廣東省政府設立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海上風電、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信息、天然氣水合物、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公共服務等六大産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已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7.5億元。

  目前,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船國際”)建造的半潛船已交付10艘,包括5萬噸智慧半潛運輸船“祥安口”號等,涵蓋了1.8萬噸級、5萬噸級、6.5萬噸級、8萬噸級、10萬噸級等船型,且國産化程度逐步提升。“廣船國際正在探索智慧化、無人化技術,通過技術積累和持續迭代最終真正實現無人化。”廣船國際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崔彬説。

  廣船國際廠區。廣船國際供圖

  同時,廣船國際探索用新能源代替燃油,以推動綠色船舶發展。據悉,今年2月,由廣船國際建造的5萬噸甲醇雙燃料化學品/成品油船5號船舉行上船臺儀式。據介紹,目前,廣船國際正開發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舶、氨雙燃料動力船舶、LNG(液化天然氣)雙燃料動力船舶等。據廣船國際有關負責人介紹,廣船國際已經交付4艘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舶,目前手持綠色船舶訂單數量超過20艘。

  廣東海洋工程裝備産業以自主研發為“舵”,推動技術創新,在邁向深遠海的征途中破浪前行。由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埔文衝”)建造的新一代2000噸自升自航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白鶴灘”號,已于去年9月底交付,這是國內最先進的新一代海上風機安裝船之一。

  據黃埔文衝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海況複雜的海域,“白鶴灘”號依靠穩定性強、定位精度高的DP-2動力定位系統,克服風浪流等海況的影響,在海上實現精準定位。

  “白鶴灘”號試航。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供圖

  由黃埔文衝建造、隸屬於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的智慧型無人系統母船“珠海雲”,是具有遠程遙控和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據介紹,“珠海雲”科技含量高、建造難度大,不僅要突破技術創新難題,還要克服船外觀複雜線性曲面工藝難題,解決鋼、鋁不同材質間複合焊接工藝技術難點,以及玻璃幕墻適應無限航區船體海上變形安裝工藝難點。

  深海油氣管線産品的製造技術備受關注。珠江鋼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鋼管”)先後成功研發製造春曉油氣田國産海洋油氣輸送管道鋼管産品、1500米級深海油氣管道鋼管産品,深海油氣管線産品研發製造能力不斷提升。

  堆放的鋼管。珠江鋼管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相對於陸地而言,深海用管要適應更低溫、更高壓、更強腐蝕的工作環境,其強度與韌性、抗壓性能、尺寸精度等指標都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由珠江鋼管旗下番禺珠江鋼管(珠海)有限公司&&的《3500米級超深水高壓海底管道研製及産業化》項目,針對超深水高壓海底管道工程特殊需求,通過研究鋼管成型技術、焊接技術和檢測技術,解決了深海管線鋼冶煉、軋製及其板材成型、焊接等關鍵性技術難題。

編輯:陳瑞姬 責任編輯:丁鵬飛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精彩推薦
正在閱讀:廣東海洋新興産業跑出“加速度” 助力打造“海上新廣東”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