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活態博物館”沙坡尾 留存“正港”海洋文化

來源:廈門日報 | 2023年05月22日 17:21
廈門日報 | 2023年05月22日 17:21
原標題:廈門“活態博物館”沙坡尾 留存“正港”海洋文化
正在加載

  【部落名片】

  沙坡尾位於廈門島南部、演武大橋旁,是廈門最古老的港口,也是廈門起源和漁港文化的見證,獨領風騷數百年。明代以前,它有“玉沙坡”的美稱。2015年沙坡尾開始進行有機更新,避風塢清淤、立面整治等一系列改造項目陸續開展,如今的沙坡尾成為一座傳統與現代融合、兼具漁港文化韻味和多元建築風格的“活態博物館”。

廈港老年大學疍民演出隊成員在排演新的劇目。

  廈港老年大學疍民演出隊成員在排演新的劇目。

沙坡尾活態展示館將沙坡尾歷史全盤收錄其中。

  沙坡尾活態展示館將沙坡尾歷史全盤收錄其中。

從空中俯瞰沙坡尾。(記者 林銘鴻 航拍器攝)

  從空中俯瞰沙坡尾。(記者 林銘鴻 航拍器攝)

朝宗宮舉辦“十六歲成人禮”活動。(朝宗宮 供圖)

  朝宗宮舉辦“十六歲成人禮”活動。(朝宗宮 供圖)

第十屆廈港“送王船”活動在沙坡尾舉行。

  第十屆廈港“送王船”活動在沙坡尾舉行。

電影《緊急救援》在沙坡尾取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電影《緊急救援》在沙坡尾取景。(圖片來源於網絡)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冬 許舒昕 圖/沙坡尾工作坊 提供(除署名外)要尋訪沙坡尾這塊“藏”在城市裏的“活化石”,著實得費點功夫——繞過林立的高樓,穿過民宅間的窄巷,眼前豁然開朗,近2000平方米的開闊港灣呈現在眼前。灣內白鷺盤旋,灣畔沿街的老房屋一幢挨著一幢,樓高不超過三層,曾經桅檣如林的場景早已消逝,人們只能從砌在墻角的塢界、嵌入地面的拴船鐵環、停靠在水中央的景觀漁船、充滿南洋風格的騎樓建築、與海有關的宮廟等元素,一窺廈門海洋文化的蹤跡和老廈門的人文風情。

  這裡,曾是鷺島最繁華的漁港,有著“玉沙坡”的美稱,獨領風騷數百年,見證了廈門海洋文化的歷史。通過數次的改造提升、有機更新,沙坡尾煥然一新,海洋文化、閩南文化、老城文化在此交織,現代潮流與市井煙火、歷史印跡碰撞出嶄新的文化氤氳。

  記憶

  開設活態展示館

  保留原生態,喚醒海港記憶

  大學路42號,沙坡尾活態展示館,這是一個不太起眼卻將沙坡尾歷史全盤收錄其中的地方。每天清晨,不少老漁民都會準時來到這裡“打卡”,三三兩兩或坐在石階上,或憑欄遠眺,看著漁船和大海,思緒萬千。

  滄海桑田,沙坡尾一度被人們遺忘。船塢、錨地、岸線、騎樓……這些關於沙坡尾的歷史文化碎片,經過一系列的重組更新,逐漸喚醒了人們對其作為海港城市搖籃的記憶,成為一座沒有圍墻的“活態博物館”,融合傳統與現代,兼具漁港文化韻味和多元建築風格。

  2019年6月,沙坡尾活態展示館正式開放,廈門港那些留存在記憶和文獻裏的場景被“激活”並“復蘇”。一樓展廳主要以影像展示為主,通過近百張老照片、地理圖畫等,真實再現沙坡尾在不同歷史時期,從軍港到商港再到漁港的演變過程;二樓展廳則以“漁人故事”為主題,通過漁民服裝、漁業技藝等,再現沙坡尾曾經的漁民生活;三樓成為附近居民的活動空間,一些文史專家學者成為這裡的常客,開設多場文化講堂,為居民和遊客講述玉沙坡和廈門港的前世今生。

  並存

  傳統現代共存

  成為年輕人心中的文藝勝地

  沙坡尾,老廈門人心中真正的廈門港,年輕人心中的文藝勝地。傳統老文化與現代新思潮在這裡碰撞出火花,勾勒出沙坡尾的獨特個性。

  近年來,沙坡尾吸引了《青春創世紀》《快把我哥帶走》《我的早更女友》《緊急救援》《暗戀橘生淮南》《敗犬女王》《開端》《獵罪圖鑒》等多部電影、電視劇和電視欄目劇組來此取景。電影《緊急救援》的監製梁鳳英曾表示,他們劇組去過很多地方,但最喜歡的還是沙坡尾,這個地方非常有特色,文化底蘊濃厚。這或許也是眾多劇組選擇沙坡尾作為故事發生場景的原因,也有許多遊客專門來此打卡。

  在一群出生於沙坡尾的老人家身上,顯現的正是這種文化底蘊——他們名為港生兄弟樂隊,核心成員是張家兄弟,玩音樂是他們從小就熱愛的事情。樂隊發起人、張家兄弟裏的老五張迺福説,樂隊共有6名常規成員,平均年齡超過70歲,其中4人是親兄弟,另外2人是他們的同窗好友,偶爾也會有音樂愛好者看得興起,加入其中打鼓或合奏。從2019年11月開始,港生兄弟樂隊幾乎每週六下午會回到沙坡尾朝宗宮戲臺,奏響他們的電音曲子,直到夕陽西下。面對市民和遊客的圍觀、拍攝,成員們落落大方,沉醉在自由的音樂世界裏,《鼓浪嶼之波》是他們的拿手曲目。

  因毗鄰廈門大學,中華兒女美術館、琥珀書店、小漁島書店、不綴舊物館等文化藝術機構雲集沙坡尾。中華兒女美術館的館外,至今還留著“廈門市魚市場”的牌子,這裡曾經是廈門市的漁商碼頭,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這裡會定期舉辦不同的展覽,中國油畫學會在此建立基地。即將落幕的“大地回春:60位油畫大家主題邀請展”,便是中國油畫學會大力支持的又一重磅展覽;在民族路的一處角落,隱藏著一家如同雜貨舖的舊書店,它已駐紮了13年,從當初公益性質的荒島圖書館轉為現在的小漁島書店,其內核並沒有變。迄今,小漁島書店擁有3000多名會員,尤其二樓的泉南文獻館,收藏了上萬冊關於閩南地方文化的書籍。

  見證

  石牌坊見證兩岸情緣

  民俗文化煥發新魅力

  沙坡尾獨特的避風塢、漁船等漁港印記,漁業文化、造船文化、傳統宮廟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沙坡尾最寶貴的財富與最大魅力。

  幾百年來,避風塢岸邊供奉媽祖的朝宗宮,見證了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的發展過程,也記錄著海峽兩岸的情緣。如今,宮廟門前還建有一座刻有“盛世梯航”的接官亭石牌坊,與台南的古渡口相呼應,似乎在“訴説”曾經的輝煌。“傳統文化也要有年輕態,才能讓更多人接受。”朝宗宮住持秘書林坤山是一名“80後”,近年來,他委託文創機構,為朝宗宮、媽祖等繪製各種卡通形象,製作成賀卡、海報和印章,還參與策劃媽祖巡境、十六歲成年禮、借鄭成功文化節倡議“三門”(廈門、金門、台南鹿耳門)共走成功路等閩南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天黑黑要落雨/海王船要出島/阿爸出海去討魚/阿母燒船送王船……”沙坡尾幾經轉折保留下許多漁港傳統文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送王船”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在龍珠殿,這個老廈門漁家疍民信仰的重要場所,設立了廈港海洋文化展示廳,擁有百餘件與疍民息息相關的展品,以及一艘閩南地區最大、可永久觀賞的王船,向每一位訪客“講述”著廈港的時代故事。在農曆七月廿六,人們還會舉行“海普祭祀”,儘管海上作業方式已經現代化,送王船儀式和他們供奉的釣艚王、鉤釣王,仍然是海洋文化的精神寄託。

  【故事】

  臺青挖掘沙坡尾故事

  沙坡尾的改造提升,讓這個社區既古老又年輕,吸引絡繹不絕的人群前來探索廈門城市發展的印記,也吸引了海峽兩岸的文化力量。

  2017年,思明區向沙坡尾商圈授予“臺青創業基地”的牌匾,這裡成了許多台灣創業就業青年的“第二故鄉”,王伸豪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他從台北來到廈門,一年後走進了沙坡尾工作坊。為了將沙坡尾活態展示館和當地的歷史做得有聲有色,王伸豪走遍了沙坡尾的大街小巷,跟這裡的阿公阿嬤成了無話不談的好鄰居,被他們親切地稱為“阿豪”。王伸豪挖掘沙坡尾的故事,並將其製作成漫畫放在公眾號進行傳播,希望通過新穎的文創方式,讓更多人認識沙坡尾、了解廈港的文化內涵。

  “疍民”守護文化遺産

  過去的沙坡尾,只有一條冒著雜草的石板路和守著漁船過一生的漁民,老一輩的當地人更願意將他們稱為“疍民”,或者“討海人”。張亞葉是土生土長的疍民,曾是廈港漁業公社劇團有名的演員。為了保護疍民文化,沙坡尾社區居委會原主任曾麗英提議組建“廈港老年大學疍民演出隊”,把廈港疍民舞蹈、服飾等搬上舞臺,得到支持後,她發動老廈港人一起參與其中,找到廈門漁業文史專家陳復授創作文本,邀請張亞葉加入演出隊發揮傳幫帶作用,並親手設計疍民服飾。

  這一群已經年過花甲的老人為何還堅持做這些事?和阿豪一樣,面對逐漸消失的文化,他們的想法很簡單——要傳承下去。

  畫家留住沙坡尾過往景象

  老舊漁船,低矮樓房,三兩成群在避風塢畔賣魚、買魚的人群……這些在老沙坡尾居民眼中再平常不過的事物,在畫家蔡天安眼中,都是風景。出生於福建安海的他,21歲來到廈門,先後跟了七八位老師學習畫畫。2010年,蔡天安在沙坡尾租下了一間工作室,取名為“天安畫廊”。閒暇時,他就帶著畫筆和畫板,遊走在沙坡尾的街頭巷尾,把對大海和漁民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都訴諸筆端。從2010年至2018年,蔡天安創作了近60幅有關沙坡尾的油畫。隨著改造的開始,他畫上的沙坡尾已消失於人們的視野,這些畫,留住了沙坡尾的過去。

  【記者手記】

  “活化石”“活”起來遊客駐足細品味

  每一座城市,總會有一些游離于浮躁之外的老街巷。

  近年來,沙坡尾通過有機更新保留了一些海洋文化元素,也引入年輕文化吸引遊客紛至沓來,不過,仍存在部分“到此一遊”的打卡式旅遊現象。如果能夠再向內深挖文化資源、對外延伸多態産業鏈,賦予沙坡尾這個“活態博物館”更多的互動性、參與性,讓“活化石”真正“活”起來,或許更多的人會停下腳步,細細品味,真正融入其中,看到當地居民常態化的生活休閒方式,還能親身體驗旅遊目的地的文化和生活。


編輯:姚敏 責任編輯:丁鵬飛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精彩推薦
正在閱讀:廈門“活態博物館”沙坡尾 留存“正港”海洋文化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