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佈,在海拔2500米的一台紅外觸發相機記錄到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與另一隻野生大熊貓疑似交配打鬥的罕見照片。
4月16日這天,這臺相機共收集到66張照片,記錄了“打鬥”事件發生的前後過程。中午時分,白色大熊貓率先到達該點位,搜尋了四方停留一分多鐘。15點左右,白色大熊貓再次回到這裡,進行了簡單的“嗅味標記”後離開。半個小時後,白色大熊貓追逐著一隻野生大熊貓進入這塊區域,隨後開始抱摔打鬥。這只野生個體大熊貓體型比白色大熊貓小,曾一度,野生大熊貓咬住白色大熊貓的背部打鬥4分多鐘後,白色大熊貓率先離開。5分鐘後被打跑的野生大熊貓折返後離開。
“大熊貓是獨居動物,每年3—5月是它們求偶、交配的季節。經過我們多年對野生大熊貓的觀測,一般來講野外大熊貓相遇或是爭領地時,以嘶吼嚇唬為主,直接的肢體接觸比較少。這種打鬥出現在繁殖季,一般發生在熊貓求偶或者交配的時候。畫面裏有咬住背部的行為,在交配時,其中一隻不情願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容易發生的,我傾向於它們疑似交配。”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施小剛認為。
據悉,自2019年5月在四川臥龍公佈了一隻罕見的白色大熊貓幼崽圖片後,保護區工作人員對它進行了長達四年的追蹤監測。這只白色大熊貓已在當地保護部門的守護下健康長大。據悉,白化動物,是自然界的一個奇特現象。我國古代史料中,便有了對白化鹿、白化熊、白化海龜、甚至是白化鳥類的記錄。白化現象雖然罕見,但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白化通常是由於動物個體基因突變所致,使得動物體內色素合成受阻,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金白色或淺金色。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晟認為:“我們的野外調查從這只白色大熊貓還是一個小崽的階段,一直追蹤到現在,發現它不僅健康地存活了下來,而且還與這片區域內其他的野生大熊貓個體有著正常的交流和互動,由此看來單純的‘白化’突變暫時未影響到它的生存。今年它應該已經進入性成熟階段,紅外線相機記錄到它在繁殖期有著正常的求偶表現,表明它的生長髮育基本健康。目前這只白色大熊貓可能是我們有正式文獻記載以來的第一隻野外記錄到的大熊貓白化個體,它的白化基因會不會在這個小的種群裏面,一直穩定地遺傳下去,並逐漸傳播開來,是我們目前還不太清楚的,需要後續更多的研究來探明。”
蘋果IOS
安卓
我有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