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 “珠三角”再造新優勢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3日 21:19)
央視國際消息(新聞聯播):作為我國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的珠江三角洲,2001年以佔0.43%的土地和1.8%的人口,創造出佔全國8%的國內生産總值。在黨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珠江三角洲居安思危,進一步明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目標,加快了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
位於珠三角腹地的南海市,今天一個為上千家玩具中小型企業提供全方位技術服務支持的玩具創新中心在這裡宣告成立,它的建成將使得廣東玩具業的新産品開發週期比過去縮短50%以上。
這臺先進的三維掃描儀,只需過去十分之一的工時就可以完成玩具圖樣的修改,而通過這個玩具網絡平臺,玩具企業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了解到國際玩具的最新發展趨勢,並享受到專業人員的設計援助。
南海市市委書記鄧耀華:我們打算用兩年的時間再把其他的行業,超過100億的這種行業都建立這種創新中心,推動傳統産業(産值)提高15到30個百分點。這是我們貫徹十六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
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傳統産業已經有40%以上的企業應用了信息技術管理,其中順德90%的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了工程設計和産品設計現代化。珠江三角洲的傳統産業正在脫胎換骨,而新興的電子信息産業的發展速度也明顯加快。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蓬生:東莞、佛山、廣洲、深圳産業結構最近都在修改他們的規劃,制定他們實施步驟,原來是要五年甚至十年,現在有些更加縮短了,而且步伐更加加快了。
東莞市雖然在IT製造加工上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産業鏈,電腦磁頭、主機板、顯示器等産品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東莞人也清醒地認識到,沒有創新、沒有自主開發能力,産業的繁榮也只會是曇花一現。
東莞市委副秘書長王檢養:十六大以後,東莞在整個産業發展方面我們想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特別在IT産業的高端、研發、教育這塊做文章。
東莞市加快了以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強大科技創新能力為主導的松山湖科技産業園區的建設。園區內投資7.5億的生産力促進基地、生産力大廈、學術交流中心等項目相繼破土動工。東莞市計劃用五年的時間使松山湖形成一個資金和智力、産業與技術資源結合和聚集的創新空間,成為支撐東莞産業提升並輻射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生産力促進體系。
圍繞著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産業帶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廣州以軟體、生物為重點,加快建設軟體園、國際生物島;深圳積極創造有利於高新技術發展的政策、産業配套政策,通過科技成果入股制度,形成高新技術産業快速發展的新機制;惠州等地根據自身産業基礎,加快發展光電一體化和信息裝備製造業。珠江三角洲正在十六大的精神指引下續寫著新的輝煌。(岳群 黃瑋 張毅 李樹祥 麥紹強)
責編: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