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美首次戰略對話將有效消解雙方的戰略疑慮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1日 13:56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消息:8月1日,首次中美戰略對話將在北京舉行,這種超越具體議題的對話能夠更有效地消解雙方的戰略疑慮,但還不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如果説,對於用“最佳時期”或“最好狀態”來描述近年來中美關係發展的總體狀況,人們尚不能有完全一致看法的話,那麼,説今天中美兩國交往所及範圍的廣度和深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恐怕一點也不為過。即將於8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首次中美戰略對話就是很好的佐證。

  “中國熱”背後的焦慮

  我們知道,大洋彼岸近來關於中國問題的大辯論十分火熱。隨著中國悄然崛起為一個事實上的大國,其實力的增長與影響的擴大正呈現一種嶄新的態勢。美國被中國“撞了一下腰”。“挑戰論者”聲稱,崛起的中國將衝擊現有的國際秩序,是美國和國際社會面臨的最重大的外交挑戰;“排擠論者”認為,中國在東亞的坐大,意味著終有一日會把美國擠出東亞;“威脅論者”鼓噪中國正在擴充軍事實力,打破了地區力量均衡,將威脅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安全。顯然,美國作為世界列強中的“江湖老大”,面對中國崛起,焦慮不安感已然上升。中國崛起對美國是禍是福?美國人心中惶然無數,因此,“不確定論”成為美國評估中國崛起影響的一個主流性結論。

  對話凸現戰略意涵

  中美關係目前喜憂參半。喜的是,雙方基於共同利益的合作面持續擴大,如在反恐、核不擴散和朝核問題等領域,中美建設性合作繼續保持巨大的活力。憂的是,與此同時,貿易赤字、人民幣匯率、知識産權保護、中海油競購優尼科、能源問題及美國國內“中國威脅論”的發酵等,也使中美關係變得複雜,甚至可以説進入了困難或敏感時期。中美合作與摩擦面同步發展,使得雙方從總體上把握好這種互動關係發展的節奏更顯急迫。

  近期中美高層往來十分頻繁。僅7月份,商務部長古鐵雷斯、農業部長約翰斯、貿易代表波特曼、國務卿賴斯等數位布什政府大員先後造訪中國。美國副國務卿佐立克作為首次中美戰略對話的美方代表也即將前來北京,這看似只是頻繁訪問的一部分,但佐立克的到訪對中美關係而言可能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中美關係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有一系列的對話機制,存在於反恐、核不擴散、人權、經貿、避免海上危機及海上通道安全等領域,中美外長也有定期和不定期會晤與溝通,這些對話都有著極強的功能性與專業性。而與此同時,超越具體問題,就雙方重大的安全關切進行磋商,就各自最為重大的戰略關切進行坦率的會談,將凸現其戰略意涵,這正是定位為戰略對話的基本設想。 

  戰略對話並非要取代或整合上述具體的對話機制,而是從更廣泛的角度,通過探討外交、安全、金融與貿易等具體問題,特別是它們的相互關係,來闡明各自立場,進行充分的戰略評估,以從整體上更好地管理兩國關係的互動。

  佐立克到訪期間,雙方將認真探討涉及各自有重大戰略利害的雙邊與地區問題,它雖然超然于具體問題,但仍會通過對具體安全問題會談並通過技術層面的落實,觸及各自在攸關國家利益的安全問題上的底線與真實意圖,其基本期望就是要照顧各自的重大利益關切,不損害或挑戰各自的核心國家利益,消解戰略疑慮,進而確立戰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奢望畢其功於一役

  對於如何與中國共處,如何應對可能深刻影響世界力量格局與秩序的崛起的中國,美國國內同樣沒有達成廣泛而一致的認識。

  中美首次戰略對話就是在雙方合作與摩擦都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坦率地講也是在美國對崛起中國不知所措的重要時刻展開的。一次副外長級的戰略對話不可能解決雙邊所有的戰略關切,特別是第一次進行這種戰略對話,可能只是搭下框架,確定對話議題及優先次序,並就一些問題展開初步探討。

  但它畢竟搭建了雙邊安全磋商的一個重要平臺,這種對話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機制性的,雙方可以定期坦率地面對重大關切的現實與長遠問題交換意見,闡明各自立場,探尋解決辦法。通過對話增進互信,將有助於推動美國對華政策向著一種基調積極的方向發展,也將推動崛起的中國以一種建設性的姿態發展對美關係。

  戰略對話長遠的積極意義還在於,它可以確立後起大國與現存大國關係良性互動的模式,而這種模式將成為國際關繫領域有著重大意義的外交遺産。

  【作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 傅夢孜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