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1日 13:00 來源:
人民網消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9日曝光了八所教育亂收費學校,分別是西安美術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南京審計學院、河南師範大學、南昌市第一中學、瀋陽市第二中學、太原市第五中學、浙江奉化中學,亂收費金額總計2270萬元。
在2004年,就有教育專家保守估算,10年來我國教育亂收費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去年9月,發改委公佈全國價格舉報的六大熱點,教育亂收費蟬聯首位;還是在去年,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開展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查出教育亂收費逾21億元;最近幾年評選出的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教育年年名列前茅。教育亂收費猛于虎已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看到,教育亂收費在國人的怨聲載道中高歌猛進,甚至在有關部門的整治風暴中愈演愈烈,這種巨大的悖謬讓人納悶,這種巨大的反諷也讓人悲涼。尚在1995年,國家教委就已著手治理中小學亂收費;2003年3月,教育部部長周濟更是怒斥:“哪個學校出現了亂收費問題,要撤銷校長的職務!”在這之後,教育“一費制”淩空出世,但是步履蹣跚、收效甚微。一定程度上説,教育亂收費已經成了盤桓在國人頭上的沉重大山,難怪常有人悲嘆:“撼山易,撼亂收費難!”
教育亂收費為何成了嗜血的螞蟥而鞭之不去?原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的一番坦言或許可以給出部分答案。張保慶説:“我調查的結果是,中小學亂收費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亂收費。不是學校在亂收費,都是地方政府逼著學校亂收費。”
當然,把板子完全打在某些地方政府身上有失偏頗,因為一些學校本身就充斥著利益衝動。試問,當某些高校胡亂花錢、甚至連“洗腳費”都要報銷時;當某些高校人浮於事、“校級領導一走廊、處級領導一禮堂、科級領導一操場”時;當學校基建、採購和招生領域成為高校腐敗的三大“病灶”時;當某些學校沉迷于浮誇、大興土木工程時;當某些高校把學府變為學店、一切都待價而沽時……這些學校已經惟利是圖、由因材施教變為因“財”施教,他們自然需要處心積慮地巧立名目,獅子大張口般亂收費了。
如果維繫在學校和學子之間的紐帶僅是經濟因素,這其實是對教育的巨大嘲弄;如果這種收費又是不公正的、屬於明令禁止的教育亂收費,這更是對學子受教育權的企圖剝奪,也是對貧寒子弟強加的落井下石之舉。因為在教育致貧已成為國人共識的今天,任何額外的亂收費都不啻于明火執仗地搶劫,都有可能成為壓垮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備受詬病的教育成本至今雲縈霧繞,教育亂收費又來勢洶洶,如果這樣下去,“一個農民13年純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個大學生4年的花費!”的現實就不會改觀,“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學生拖垮全家”的教訓還會接踵上演,“13歲女孩為了幫父母省10萬元擇校費在家服毒身亡”、“女大學生徵婚籌學費”、“陜西榆林某家長因無錢給女兒上大學而自殺身亡”等等類似的悲劇也不會絕跡。可以説,教育亂收費,最終會腐蝕教育精神、蠶食學子希望、有悖社會公正。
可以確定的是,此次發改委曝光的八所教育亂收費學校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老虎”和更狡猾的“狐狸”在堂而皇之地亂收費。因此,相關部門要及時積極地介入,來一次地毯式的普查,而且查出之後要予以嚴厲懲處,因為教育亂收費的實質就是腐敗。有學者指出,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僅僅是中國教育高收費的淺層次原因,深層的原因在於教育供給壟斷和教育供給等級化的條件下,中國經濟轉型時期政府企業化行為、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的資本化。因此,根治教育亂收費須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舉行大學收費聽證會,明晰收費標準,另一方面則要遏制教育權力尋租行為,把整治教育亂收費上升到反腐敗的高度。 (王石川)
責編:劉彥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