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員非典冠狀病毒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30日 22:07)
新華社香港1月30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30日在記者會上介紹説,中美科研人員進行非典冠狀病毒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取得世界上至今最全面、最廣泛的非典冠狀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成果。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香港中文大學的科研人員,連同來自中國內地和美國的50多位科學家組成非典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協作組,探究了去年非典爆發的整個進化過程。科研人員分析了在非典爆發期間各階段所取得的63個非典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並將這些病毒基因組序列,根據相關的流行病學數據進行詳盡分析,完成了非典冠狀病毒的進化歷史。這項研究成果已於30日在世界權威科學期刊《科學》上公開發表。
據盧煜明教授介紹,這項研究重要的發現主要包括:
——非典冠狀病毒是不斷進化的。分析結果顯示,非典冠狀病毒雖然演變迅速,但非典冠狀病毒基因組的中性突變率只是艾滋病基因組的突變率的三分之一。
——非典冠狀病毒不斷在人體內變異以適應人體。病毒在非典病症初期變異速度最快,隨後病毒變異速度趨緩。病毒的刺蛋白部分(即侵入人類細胞部分)基因組列序變異速度最快。這證明來自動物的病毒在感染人類的初期,病毒受到強大的選擇壓力,而須迅速變異,使病毒得以在人類身上適應和生存,使人類受到感染和傳播病毒。
——病症後期出現出人意料的基因組列序。絕大多數在人類身上發現的非典冠狀病毒基因組列序,與果子狸身上發現的列序比較,在某個特定的部位上少29個基因密碼。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疫症後期在人類身上發現的非典冠狀病毒基因組列序,該特定部位上發現缺少了多達386個基因密碼。這個基因組列序於2003年5月首次在香港2名非典病人身上發現,然後在另一組共15名相關非典病人身上也發現這個特別的基因組列序。
盧煜明教授説,這項研究為預測將來的非典疫症,提供了極為重要和具參考性的藍圖,有助於制訂公共衞生措施,以防止疫症的大規模爆發。同時,為非典疫苗的開發帶來新曙光,因為非典冠狀病毒的變異率與其它快速變異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比較,前者相對穩定,這表示倘若非典疫苗成功研製,其功效可能比其它快速變異的病毒疫苗更能持續。(記者 羅政)
責編: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