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日來華旅遊人數下降 "政冷"寒流拖累中日經貿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8日 15:0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中華工商時報消息:一直以來,中日之間“政冷經熱”的獨特現象吸引了全世界觀察家的眼光。有分析人士將中日之間的這種獨特關係稱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並希望水火不相犯,在“政冷”的氛圍下保持“經熱”。但事實上,在當今政治關係與經濟關係密切相關的國際化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讓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只能是一廂情願的事情。

  最新的佐證就是幾天前中國有關部門公佈的一個統計。

  中國國家旅遊局日前公佈了一份最新的統計資料。統計顯示,2005年來中國的韓國人數比上年增長24.6%,達到354.5萬,首次超過日本成為中國境外最大遊客來源國。日本的來華人數僅增長1.67%,增幅已被韓國大大超過,且總數為339萬,也落在了第二位。

  中國國家旅遊局的統計表明,二十多年來,日本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遊客來源國,來華人數每年都有較大幅度增長。但這種情況卻在2005年發生了改變。據韓國有關方面調查,2001年前,韓國人主要選擇日本為海外旅遊地,但從2002年起,中國卻成為韓國人首選的旅遊地,之後依次是日本、美國、泰國、菲律賓等國。

  據韓國媒體報道説,同其他國家以觀光旅遊為主不同的是,韓國來華人員中,商務旅行佔了相當的比重。據悉,在中國創業的韓國人正在日益增多,常住中國的韓國人已經達到大約40萬。2006年1月2日,韓國金融監督院發表的《金融公司海外分店現狀》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韓國銀行、證券和保險業的39家金融公司在全世界共有209家海外分店,其中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就佔了64家,居於首位。

  據日本最大的旅遊公司——日本交通公社(JTB)分析,造成上述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數據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日中政治關係的惡化。這導致一些原定前往中國的日本遊客取消了旅行日程。特別是原計劃于去年五六月份前往中國進行修學旅行的中學生團隊,最後基本全部取消了其行程。

  日本觀光旅遊業的人士也認為,韓國取代日本成為中國最大的觀光客源國,受政治因素影響的拖累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同時也表示,這應該只是暫時現象,隨著兩國政府採取行動儘早打破政治僵局,消除因為政治而對其他層面帶來的不利影響,日本前往中國旅遊的人數將會恢復大幅增長。日本交通公社的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度來華旅遊的日本遊客的降幅已經大幅減小。

  中國國家旅遊局顯示的統計數據,只是代表了一個方面。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日本第二大出口市場,日本也是中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中國廉價的商品降低了日本國內的生産成本和消費成本,為日本走出十來年的經濟衰退提供了外部助力;而日本投資于中國的數百億美元的資本,也為中國的産業結構升級提供了資金支持。中日之間這種互為依存、互利合作的局面,體現在諸多領域,正如中國駐日大使王毅在2006年新春賀辭中所説的,中日建立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關係,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但要達成這種“相向而行”的願景,首先就需要日本的政治家拿出前行的誠意和勇氣。如果一如日本的官房長官安倍晉三2日所放的狂言那樣,參拜靖國神社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一如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上月28日在名古屋進行演講時所叫嚷的“中國越説反對(參拜靖國神社),首相就越要去,就好比被人説‘不許抽煙’卻越想抽一樣”,並慫恿日本天皇參拜靖國神社,那麼中日之間就失去了對話的基礎。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這是中國絕不可以退讓的底線。

  報道指出,只要日本首相在參拜靖國神社這個問題上沒有絲毫改觀,那麼中日之間就沒有基本的信任和對話的基礎,一切對話就只是一種務虛的形式而已,不可能對縮小雙方的分歧和解決具體問題帶來任何實質性的突破,那麼中日關係將依然在冰凍期沉睡。而長期的政治交惡,將不可能使經濟發展獨立於政治風險之外而獨善其身,政治的寒流最終會讓經濟的發動機停止轟鳴。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