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長三角拆除市場"籬笆" 萬億元商品無障礙流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3日 03:0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記者俞麗虹、李正華)安徽的菜籽油、炒瓜子、野鴨等名優商品,今年春節成了不少上海家庭的年貨。讓産區農戶感到高興的是,這些來自山林田野的優質農産品如今有了“綠色通道”,與申城當地的農産品享受著同等待遇。

  “長三角城市之間優質農産品無障礙流通的‘綠色通道網’,正在向整個華東地區擴展、延伸。”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一位負責人評價説。2005年年底,安徽與上海初步達成協定,對兩地經過相關認證的糧油、蔬菜、幹鮮果品、畜禽肉、蛋、奶、茶葉等優質農産品實行“互認、互通”。

  其實,在長三角地區,農戶們早已嘗到了優質農産品“綠色通道網”的甜頭。浙江省平湖市等4個無公害食用菌基地的所有産品,全都順暢地銷往上海市場;嘉興地區的名牌産品、每年上市數量超過30萬隻的中華鱉,大部分直接“爬”上了上海消費者的餐桌。

  由於中國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許多農産品在跨省市流通銷售時,常常會遭遇因各地技術標準不統一而形成的“綠色門檻”。進入不同市場時需要重復進行檢測、認證等,使得優質農産品的流通成本大大增加。近年來,江蘇、浙江、上海三地政府部門聯手,共同為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等優質農産品以及工農業省級名牌産品拆除“門檻”,大力破除因行政管理體制隔閡而産生的區域間的市場壁壘。

  三地不僅及時互通信息,先後向社會公佈了1000多項現行的農業地方標準目錄,消除貿易技術障礙,還不斷比對和修正各地檢測機構的檢測水平,逐漸形成協調一致的長三角區域性標準體系。這些舉措使得相關産品在長三角流通的通道日趨平滑,企業的交易成本有效降低。

  據統計,目前在長三角各城市間,有12大類、1335種優質農産品實現了無障礙流通,有近千項工農業省級名牌産品實現了互認,在蘇、浙、滬三省市區域內可免予監督抽查。其中,僅工農業省級名牌産品一大類,每年流通銷售的總價值就接近1萬億元。

  在拆除市場“籬笆”的同時,蘇、浙、滬三地還聯手構築“中外品牌保護協作網”,為名牌産品和優質産品的區域性流通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2005年10月,浙江、上海兩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聯合執法,端掉一個迄今為止假冒上海強生有限公司“邦迪”創可貼的最大窩點,搗毀了3條制假流水線,總貨值超過80萬元。

責編:馬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