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8日 15:51 來源:
經濟日報消息:醫藥銷售公司的利益和“公關費”大約佔了藥品價格的20%——
吳先生本是河北省某縣人,但在北京從事醫藥代理已經十幾年,用他的話説,醫藥行業的所有“規矩”他都“門兒清”。
“藥品價格為什麼‘翻著跟頭’上漲?因為藥品從廠家到患者手中要經過好幾個環節,而這個環節中人人都要拿錢。”吳先生説,一般的藥品大致流程是這樣的:藥廠?醫藥銷售公司?銷售代表?醫院?醫生?患者。
吳先生説,藥品出廠後一般有兩種銷售形式:一種是廠家派出人員自行營銷,一種是被一些大的銷售公司買斷,進行總經銷,然後再通過醫藥代表賣給藥店和醫院。在這個過程中,表面上看,藥廠是以批發價格給銷售公司的,但實際上藥廠已經留給了醫藥銷售公司15%~20%的回扣,“這基本上已經成為醫藥銷售的‘潛規則’”。
醫藥銷售公司從上到下又分為片區經理?省級經理?醫藥代表。這些人員大部分都和醫療部門有著一定的關係,他們的責任是負責把藥品打入藥店或者醫院的藥房,在這個過程中,幾乎都要花錢,也叫“公關費”,一般三甲醫院要3萬元至5萬元,一般的醫院為1萬元至2萬元,縣級醫院也要幾千元。
醫院和醫生的利益大約佔了藥品價格的一半
藥品要想進醫院,不是很容易。首先要取得院長的同意和藥房主任的批准,還要經過藥事委員會的通過。“在許多地方,這些支持都是要用錢來做後盾的。要知道,全國有藥品生産廠家6000多家,品種有1萬多個,同一藥品少則百十家企業生産,多則幾百家生産,你不這樣做,別人也會。”他還告訴記者,一般的藥品給醫院15%的利潤,這個利潤是國家允許的部分,稱為“明扣”,除此之外,還要給醫院一部分“灰色收入”,大約10%,行內稱為“暗扣”。
“在公關醫院的整個過程中最麻煩的是藥品審查委員會,對於藥品的採購來説,藥品審查委員會具有一票否決的權力,只要對一個人的公關沒到位都會前功盡棄。所以,這個環節花的錢最多,也最費心思。很多的時候我們會請藥品審查委員會的委員去旅遊度假,用這樣的方式聯絡感情,之後再給一定數量的‘信封’,一般情況下,只要你能拿下一個,這個人就會指引你下一個怎麼辦。因為別的委員不同意,藥就進不了藥房。”
“藥進了醫院,醫藥銷售代表還不能高枕無憂。沒有醫生開藥方,藥就會一直壓在藥房裏,跟沒進門差不多,因此還得到醫生那去公關。”他説,一般和醫生建立聯絡的方式就是約醫生吃飯,或者約一些男醫生去洗浴足療,給一些女醫生送高檔化粧品,當然也有的時候實在找不到醫生,他就把藥品説明書直接放到醫生的桌子上,等醫生主動打電話。和醫生聯絡好後,要説好給百分之多少的回扣和付款方式,所以對醫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情況和醫院類似,進店費、櫃臺費、促銷費一樣少不了
“藥品進藥店其實和醫院一樣,我們也要花許多錢。首先要進店費,這是給醫藥公司的,接下來要買通部門經理,一般的也是給‘紅包’的形式來做,其次還要交櫃臺費,要給櫃臺負責人好處,要給櫃臺營業員類似醫生提成的所謂促銷費。因為藥店藥品太多,沒有好處營業員就不會特別賣力地幫著推銷。儘管藥店的進貨中間環節少點,但價格並不比醫院低。有的藥店看見藥品進價較低,甚至還要求廠方或代理提高報價,然後從提高的部分中提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應付物價部門的檢查,藥店可以名正言順地説是藥品的進價高,而非暴利。
業內人士都知道,“藥品生産企業都希望藥價能降下來,可又害怕國家實行藥品降價。每次降價國家都是要求藥廠壓低價格,可中間環節毫無損傷。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一些醫藥企業也會耍些‘鬼把戲’,就是以‘研發’的名義更換被要求降價藥品的名稱和包裝,這樣新瓶裝舊酒,這些藥品就依然可以堂而皇之地賣高價了。” (記者 韓超)
責編: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