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1日 08:05 來源:
因為一個天通苑經濟適用房放號的傳言,11月17日,近千人在天通苑大門前排起了長隊,雖然售樓方一再辟謠,但直到當天傍晚,近千市民仍不願離去,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張大爺甚至表示,他和老伴已做好了蹲守一晚的準備。
表面上,張大爺以及那些排隊的市民很“固執”,但回顧長期以來北京經濟適用房的發售過程,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固執常常代表著“明智”,這樣的固執只不過是一種無奈的辛酸。
從以往許多報道我們可以得知,經濟適用房的放號透明度不夠,放號信息的發佈不太規範。許多時候,只是在小區挂個牌子,或者在網上發個消息,就開始放號了。
那位搭帳篷50天苦等放號的教師王立曾經告訴媒體,他一次無意間在網上才看到已放過號的消息,而就在不久前,銷售人員卻告訴他不會那麼快放號。今年6月,由於走漏風聲,千余名市民蜂擁而至天通苑,逼得開發商不得不提前放號。此外,售樓方還常常與購房者“捉迷藏”,把放號點換來換去,使得市民被一個又一個的不確切消息引著到處奔波。由於放號沒個譜,市民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心理預期,這就不難解釋,前日近千排隊市民為何那麼“固執”了。
經濟適用房放號工作的混亂還可能滋生種種腐敗,如開發商預先留號,號販子開發商直接或者間接地雇人來“倒號”等等,很多時候,在放號之前,不少房子已經悄悄“名花有主”了,大量排隊苦等的市民只能爭剩下不多的房子。
針對經濟適用房放號的亂象,有關方面曾表示,要改革放號方式,規範排隊等號、網上放號和手機放號,但至今這些改革還未見動靜。其實,就算這些改革措施付諸實施,經濟適用房放號的亂象也未必徹底根治。因為放號亂象的根源在於經濟適用房的銷售模式,這個模式若不改革,而只進行技術性的修修補補,問題將難以根除。
根據大多數國家經驗,類似經濟適用房這樣的福利住房,開發商只充當建築商,房子建成後的配售主要由政府來操作,而在中國,開發商卻承擔了雙重角色。經濟適用房作為一種社會福利制度,本屬於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個重要內容,但這樣的公共服務卻被開發商控制,這與現代公共管理理念是相悖的。如果政府對開發商沒有進行有效的約束,最終出現經濟適用房發售的種種亂象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將“放號權”等一系列的經濟適用房配售工作收歸政府,是徹底解決經濟適用房發售亂象最關鍵的一步,邁出這一步,其他問題解決起來都將不再困難,例如對放號而言,此時政府就可以將其納入公共信息發佈的規範,做到及時、準確、透明,同時接受紀檢監察、媒體、人大政協等機構的監督,市民將得到一個明明白白的公正。
事實上,國內有城市開始了“收權”的嘗試。杭州等地就採用全市搖號的方式,由政府主導放號,儘管命中率也很低,但由於其過程公開透明,市民大多沒有怨言。
此外,深圳市還推行綜合評分排隊制,由政府相關部門根據申請人的收入、學歷、職別、家庭狀況等綜合打分,按照分數排隊購買經濟適用房,這種做法在深圳得到了認可。
也許“收權”會增加政府的工作壓力和繁重度,但這種代價是建設和諧社會、服務政府和宜居城市所必須付出的。當市民買套安之所需要排幾千人長的隊伍,甚至要搭建帳篷等待數十晝夜時,當白髮蒼蒼的老人為了排隊等號要在寒冷冬夜挨餓受凍時,這樣的場景無論如何都不能與宜居畫等號。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