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江蘇調查:調整農業結構需要更新理念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0日 11:59)

  新華社南京11月10日電 “什麼賺錢種什麼”,曾是各級政府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常説的一句話。然而,進入買方市場後,市場很難找到短缺的産品,廣大農民普遍感到無所適從。江蘇省一些地方的實踐表明,只有將市場導向落腳到發揮本地的比較優勢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既要“市場導向”又要“比較優勢”

  在農業結構調整上,過去許多地方政府一直強調市場導向,即“什麼賺錢種什麼”,比如壓縮糧食面積,擴种經濟作物,這在當初行之有效。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多數産品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人們很難找到市場的空隙。即使按照上年某一産品的行情、價格、經濟效益進行調整,這種調整方式往往得到的是過時的信息,會比未來的市場“慢一拍”。

  就在許多農民不斷發出“誰能告訴我究竟種什麼”的喊聲時,江蘇省許多地方的農民卻立足本地優勢,靠發展特色農業走上了致富之路。豐縣曾被命名為全國“果品生産十強縣”,主導品種是紅富士和白酥梨。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們針對紅富士産地增多、品質退化、銷路不暢的問題,大力更新改造低産果園,使全縣精優果品面積達48萬畝,優質率達75%,成為江蘇省最大的優質果品生産基地。近年來,果品市場儘管多次出現波動,但豐縣的果品卻始終能保持相對較高的收益。

  仔細解剖這些先富起來的典型,記者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有較長的發展歷史,與比較優勢有關。

  江蘇省農林廳廳長劉立仁説,每一個地方都有自身的優勢,有其傳統的生産項目。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必須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只有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才能在市場經濟中站穩腳跟,以不變應萬變。即使遇到市場風險,發揮本地優勢的地區抗風險能力也明顯強于其他地區。因此,調整農業結構需要更新理念,既要考慮市場導向,又要考慮發揮本地優勢,二者缺一不可。

  選準目標 持之以恒

  江蘇省的許多幹部認為,農業結構調整,沒有五年十載是形不成自身特色的,而要形成特色,貴在選準目標之後,持之以恒。

  在沭陽縣,記者看到花木産業正在蓬勃發展,特別是規模較大的新河、顏集兩鎮,從事花木種植、運銷的農民已佔兩鎮總人口的80%以上,花木收入佔兩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其中顏集鎮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評為全國首批“中國花木之鄉”。縣委書記莫宗通告訴記者,市場總是起伏的,如果我們跟風而行,就永遠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與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説,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堅持方能創新,堅持是一種更難能可貴的創新品質。

  近年來,他們看準了花卉苗木這個大産業,狠抓花木市場、經紀人隊伍建設,使全縣花木面積由1996年底的1.5萬畝,擴大到目前的13.2萬畝,年銷售額達5億元。

  農業專家俞敬忠説,農業的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民是相互影響的。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只有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形成特色、優勢産業,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才能形成龍頭企業,才能增強競爭力。

  貴在“調優” 賤在“加減”

  許多農民告訴記者,在目前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想做“人無我有”的文章不太現實,只有苦練內功,做好“人有我優”和“人優我廉”的文章,才有出路。

  當不少農民抱怨不知種什麼的時候,如皋市野樹村的一些農民卻創造了一畝地純收入超過4萬元的效益。野樹村長期以來一直以種糧為主。當周邊許多村靠經營花木紛紛走上富裕之路時,野樹村卻仍陷於“有糧吃沒錢花”的窘境。2000年,野樹村聘請花木專家花漢民為顧問,進行農業結構的調整,由過去的種糧食改為種花木。他們在市場調查中獲悉,許多城市都在搞大樹進城,速成綠化,但國家又不允許到大森林尋找樹源。根據花木專家的建議,野樹村在周圍縣市收購價格便宜的大楊樹和柳樹,然後將國內剛研究出的新品種金絲垂柳嫁接到成年樹上,成活後即變成價格不菲的成年金絲垂柳。農民郭勇告訴記者,以一畝地計算:從外地收購老楊樹加上運費並請幫工栽上,平均每棵樹需花費200元。經過10個月的嫁接改造,平均每棵樹可賣到800元,凈賺600元。一畝地可種80棵,收入就是4.8萬元。此外,還可以搞立體種植,在樹下種石楠、麥冬草還有兩筆收入。

  野樹村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初步實現了農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變成了小有名氣的花木專業村。專家認為,野樹村調整農業結構的成功之道在於,沒有在一般農産品上搞種植面積的增減,而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先導,真正推動了農業産業的升級,正所謂“貴在‘調優'賤在‘加減'”。(記者包永輝 湯澗)

責編:張娜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