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還有多少趙安張俊以 堅決對"文藝腐敗"説不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26日 10:39)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繼司法腐敗、學術腐敗、體壇“黑哨”等不同領域的腐敗問題被曝光後,藝術腐敗問題也在今年浮出水面。前不久,備受矚目的趙安、張俊以受賄行賄案終於宣判,這無疑是對藝術腐敗的當頭棒喝。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兩會”上,藝術腐敗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的一個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魏明倫等人多次直斥藝術腐敗。經過一年來的調查審理,12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宣判,以受賄罪一審判處原中央電視臺文藝節目中心副主任趙安有期徒刑10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産人民幣20萬元;以行賄罪、誹謗罪兩罪並罰,判處張俊以有期徒刑6年。這一判決結果令人稱快。

  文藝界一直肩負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廣大文藝工作者多是以“明星”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但近些年來,隨著腐敗問題在文藝界潛滋暗長,一幕幕黑色交易開始以各種隱蔽的方式進行。為了能讓自己的節目上中央電視臺,張俊以一人就向趙安行賄總值高達60萬元。

  藝術腐敗大多以“藝術”的形式體現在評獎、選拔、慶典等各種文化活動中。一個文藝節目讓誰演不讓誰演、讓誰上場不讓誰上場、讓誰出鏡不讓誰出鏡,全由主辦者或導演説了算。張俊以能在中央電視臺大紅大紫,就是因趙安憑藉手中的權力,為他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名平臺。而沒有向趙行賄的人,雖有才華卻不得不遭到封殺。一些文藝獎項近年來成為廣大媒體及業內人士的眾矢之的,也是因為沒有一套科學、完整的評獎與監督機制,把獎頒給誰全由主辦者説了算,不能體現評獎活動的公開、公正與公平。

  一台演出成功與否,沒有一個明確、合理的評價體系,這就為一些人提供了暗箱操作的空間與餘地。一台投資幾百萬元的劇目,經常是排出來後隨便演幾場,請各方嘉賓看一看就成了庫存品,廣大觀眾根本無緣看到。這些藝術投資只管投入,不問産出。承辦者拿著納稅人的錢,以藝術的名義隨便花、隨便用,文藝創作不再是為大眾服務,而成為個別人謀取一己私利的捷徑。這也是一種失去監督的權力,其結果必然産生腐敗。

  可喜的是,為了防止這種藝術腐敗,文藝界各行各業開始從建章立制入手,積極預防腐敗現象的産生。如春節聯歡晚會逐步推行招標制,各種評獎活動更加公開化,可操作性越來越強。國家廣電總局也將改變以往對電影創作平均分配的資助方式,而是要有重點、有選擇地扶持有市場競爭力的優秀影片創作。資助資金也不再是一次到位,而是先給40%,如果影片拍成後票房成績好,則補貼另外的60%。如果票房慘敗,則取消這一筆資助。這一辦法不僅可以推動優秀電影創作,一個票房硬指標更使那些劣質影片不能再濫竽充數,不能再隨意浪費納稅人的錢。(記者任憶、萬一)

責編:揚國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