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文化】感受哈佛裏的中國文化  
08月16日 13:30


    鍾情中國文化和文學

    南京大學青年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表彰的全國優秀高校青年教師朱壽桐博士前不久去美國哈佛大學做了半年的訪問學者,他在那裏感受到了濃濃的中國文化氛圍。他的課題是研究美國現代作家白璧德與中國現代文學的關係。之所以選擇哈佛,是因為白璧德生前是哈佛大學的教授,而當今美國最有聲望的研究中國文學的專家也在哈佛,他叫杜維明,是華人,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院長。

    接受朱壽桐訪問的是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白璧德、杜維明,燕京學社,比較文學系,和風塵僕僕趕來的朱壽桐教授相互關聯起來,不是已經透出了哈佛大學濃濃的中國風情?哈佛大學還有一個醉心於東方文化和文學研究的係科,在世界上也是響噹噹的,那就是東亞係。東亞係對中國文化、文學也是情有獨鍾,出過一大批研究成果,有許多聲名遠播的“中國通”。

    處處都聞漢語聲,中國風情最迷人

    哈佛大學的人知道朱壽桐是從中國來的,紛紛想利用這個機會練練漢語。朱壽桐平時到圖書館借書,到系裏辦事,與哈佛大學的職員打交道,時常遇到一些人和他講漢語,有的還向他討教怎樣才能説好漢語,朱壽桐心中充滿喜悅,中國的影響力確實在提高,中國的魅力確實在向全世界輻射。他不由感嘆,本來到哈佛是想多説説英語的,卻陷入説漢語的包圍圈之中了,成了義務漢語教員。

    在哈佛各個係科任教、留學的中國人很多,中國人老鄉觀念特別重,經常是三天一聚,五天一“撮”,相互交流,互通有無。老鄉相逢當然不説英語,都爭説漢語,鄉音字字都是情,句句聲聲都醉人。

    在哈佛聽關於中國的講座

    令朱壽桐印象深刻的是去東亞係聽前歐盟駐中國代表開設的系列學術講座,題目是“當代中國研究”。

    這個有關中國的講座很有吸引力,由於是開放式的,朱壽桐環顧四週,發現各種膚色、各個年齡段、各種身份的聽課者濟濟一堂,還有不少老態龍鐘的紳士和太太,他們打扮得很莊重,教授説什麼,他們都能相應地拿出什麼參考書來,認真做著筆記。聽美國教授介紹,聽課者中有許多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他們也可以參加考試,只要到教務處交錢備案即可。朱壽桐很感嘆,高等教育不只是學校的教育,而是社會的高層論壇。確實應該重視與整個社會的交流,而不是把自己關進象牙塔裏,只考慮估算有多少論文發表和被引用。

    美國教授的中國情結

    哈佛大學是藏龍臥虎之地,有許多著名的人物在那兒當教授。有一位美國學者作家叫丹尼爾貝爾,是猶太人,已八十多歲了。他的一本名為《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在中國出版過,對中國經濟學界産生過很大的影響。儘管他不懂中文,但他的書房裏擺放了許多中國的收藏品,有京劇臉譜,有陶罐,他興致勃勃地一一拿著指點給朱壽桐看,他説,他沒有到過中國,非常遺憾,但他一定要去中國,因為在中國有很多他的讀者。他告訴朱壽桐,儘管他不是研究中國的學者,但是他嚮往中國,深深被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的哲學所吸引。

    學術沙龍“劍橋心語”

    哈佛大學的幾個華裔教授有一個學術沙龍叫“劍橋心語”,主要討論中國文史,主持人是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的女兒趙如蘭,她是哈佛的退休教授,已八十多歲了。這個沙龍就在她的家中舉辦,來參加的人除了哈佛本校的師生,還有許多是熱心於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波士頓地區的學術愛好者,有醫生、有教師、有白領。在哈佛,這種華裔教授開設的學術沙龍非常多,實際上成為以哈佛為中心輻射整個波士頓地區的華人聯誼圈了。

    華人開辦的學術沙龍很有中國特色,一般都是邊學術,邊吃,吃的是有中國風情的水餃或湯圓,有一班人忙於學術講座,一班人忙於鍋碗瓢盆地燒煮,好不熱鬧。(吳躍農)



責編:曲歌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新聞
【文化】中西文化比較成為哈佛筆會熱點(08月15日 13:10)
【教育】走進外國象牙塔——哈佛大學的中國學子(08月09日 14:12)
【教育】胡敏宣稱:新東方要成為與哈佛齊名的一流名校!(08月07日 14:00)
【教育】由哈佛博士風波質疑:文憑是否就等於水平?(08月06日 16:06)
【教育】哈佛博士陳琳與“山譯”翻臉 相互指責不講誠信(08月01日 11:29)
【教育】 西藏碩士生將在美國哈佛講授藏醫學(07月30日 15:43)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