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1日 07:26 來源:人民日報
前不久,重慶市長王鴻舉呼籲全市人民不要再把進城做散工的農民叫做“棒棒”,認為這樣的稱呼帶有歧視意味。接著,重慶南岸區勞動局將區內的4座“棒棒公寓”更名為“陽光公寓”。
重慶主城區依山而建,穿街走巷還需爬坡上坎,帶著行李或貨品出門多有不便。但只要喊一聲“棒棒”,青壯年農民就帶著一根棒棒、一條麻繩應聲而來,肩挑背扛,為千家萬戶提供便利。有的重慶人認為“棒棒”這個稱謂並無不妥,因為在四川話中“棒棒”給人以強壯、憨厚的感覺。但更多的人認為,重慶人將打工農民稱為“棒棒”確有輕慢之意。
類似“棒棒”的稱謂,其他地方也有,比如貴陽人叫外來苦勞力為“背兜”。一家門戶網站就此調查還有哪些歧視性語匯,網民列舉最多的竟然又是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詞───“農民工”。現在,全國進城務工的農民約1.4億人,還有1個多億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專家測算,一名進城務工的農民每年給城市創造的價值在2.5萬元左右。進城務工農民的貢獻在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已是舉足輕重。遺憾的是,有些市民看不起這些來自鄉下的“苦力”,對他們説話多帶不恭,甚至常有戲謔。
“農民工”當初作為一個學術概念並無褒貶,但到了某些人嘴邊卻往往帶有一種輕蔑的口吻。看來,不僅重慶人需要改口,其他城市的居民也需反思一下。説實話,“農民工”遠不如土地革命時期流行過的“農友”一詞親切、溫暖。
北京新近出臺《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解讀》,告誡首善之區的孩子們:不要帶著“有色眼光”看待外地人,不要歧視和侮辱他們,不要嘲笑他們的發音和打扮,不要開一些惡作劇式的玩笑。如果把“農友”、“工友”的稱謂,也寫進《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該多好,所謂“民胞物與”、“國民待遇”的意識,就得“從娃娃抓起”,潤物細無聲。
和諧社會的建設,當然離不開強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撐。黨和政府為保障進城務工農民的權益,採取了不少有力措施,比如取消針對農民的就業歧視性規定和亂收費,大規模地集中清理拖欠工資行為,在職業風險較高的建築、礦山行業推進工傷保險,幫助務工農民子弟在城裏入學,等等。但除此之外,給進城農民以語言上的溫暖,真心實意關心他們,發自內心尊重他們,這同樣也是重要的。
老作家蕭乾當年在一篇文章中不小心沿用了一個老詞“殘廢”。經讀者指出後,他在人民日報頭版鄭重撰文道歉:“這個詞用錯了”。有這樣反躬自問、將心比心的人文情懷,才能讓全社會各階層、各角落,都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現代文明的陽光普照。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