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消息:前、昨兩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位國際問題專家和學者雲集北京,出席“2005年國際形勢研討會”,對2005年國際形勢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和點評。
與會專家認為,2005年的國際形勢依然處於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之中,國際總體形勢還是繼續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但是在國際戰略態勢和國際格局的調整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當今國際形勢發展的主流,但是不確定因素也在逐漸增多。
專家們指出,今年國際形勢的一大主要特點是世界對中國的關注,且關注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當然,關注者中有的持歡迎態度,也有的持疑慮態度,有“中國熱”,也有“中國威脅論”。有關專家認為,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這種關注是必然的。世界需要重新認識中國,中國對自身也要有個清醒的認識,要妥善處理好與周邊國家、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
今年的世界經濟在經歷了去年的高速增長後放慢了腳步,增速出現了減緩態勢。而且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失衡問題比較突出,全球化發展所引發的貧富差距、南北分化現象依然明顯,特別是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主義問題比較尖銳,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凸現。
專家們提出,非傳統安全威脅進一步發展,恐怖主義的活動依然非常猖獗,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傳播性疾病以及自然災害對國際形勢的發展也産生了影響。南亞地震、美國颶風、禽流感等事件給一些國家和地區帶來了災難,深刻地影響了許多國家的政局,對國際關係也産生了一定影響。可喜的是,面對這些問題,國際社會的合作意識在進一步加強。
專家們還指出,世界多極化格局進一步發展,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努力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發展中國家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聯合國改革的問題上。安理會改革成為聯合國改革的焦點,“爭常”鬥爭異常激烈。在這個問題上,諸多發展中國家的表現很值得關注。
與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相對的是,美國全球擴張的勢頭受挫。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依然全面插手國際事務,推行戰略擴張,但是今年美國在伊拉克和中亞等地區的受挫、國內反戰情緒的上升、與盟國關係的冷淡等因素都制約了美國的擴張勢頭。儘管美國的根本性戰略目標沒有改變,並繼續執行其既定方針,但是也已經有所反思,逐漸進行了一系列的策略調整,開始有意識地修復與盟國之間的關係,並調整其在處理大國關係問題上的策略。
在今年國際形勢的發展中,地區熱點和地區衝突出現了緩和的跡象,尤其是印巴關係實現回暖,非洲總體局勢也相對趨於穩定,但是地區熱點和衝突的根源還是沒有消除。朝鮮半島核問題、伊拉克問題、伊朗核問題、巴以問題、美國與敘利亞的關係等幾大難題依然僵持不下,未來發展仍存在變數。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與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基金會主辦。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