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兩會百姓話題:就業問題的喜、憂、難、易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7日 18:02)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談起當前的就業再就業形勢,參加今年兩會的代表委員們有著這樣的判斷:喜憂參半、難易並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去年,我們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目標全面實現。這個成績是在克服各種困難特別是戰勝非典帶來嚴重衝擊的情況下取得的,確實來之不易。”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説,去年全國累計實現新增就業崗位859萬個,全面完成2003年新增就業崗位800萬的目標任務;全國共有1038萬下崗失業人員領取了《再就業優惠證》,其中有440萬人實現了再就業,完成全年400萬的目標任務。其中包括幫助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20萬人,完成全年100萬目標任務;2003年底,全國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比上年底增加0.3個百分點,實現全年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

  與此同時,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和進城務工農民的就業管理服務工作也有了一定進展。其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3%,比上年增加60萬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國之策。今年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為新增就業90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0萬人,其中困難人員再就業12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7%左右。應當説,這是一組帶有全局意義和政治意義的重要指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卓元説,實現今年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7%左右的目標,必須正視我國就業的結構矛盾——較高素質人員供不應求,而下崗失業人員文化偏低、技能單一、就業觀念落後。

  在操作層面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認為,目前就業環境中存在的三大障礙:一是勞動管理、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滯後,沒有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二是對勞動密集型産業發展促進不夠,對既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又能增加較多就業的公共衛生、城市環保及社區服務等行業發掘不夠。三是對個人和家庭從事小商品、飲食業、市場仲介服務等缺少鼓勵措施。

  

  “我國就業再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總體呈上升勢頭,今年乃至今後幾年就業形勢仍將十分嚴峻。”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指出,從總量上看,今年全國下崗失業人員總量為1400萬人左右,城鎮新成長勞動力為1000萬人,城鎮就業供給總量仍將保持在2400萬人左右,整體依然供大於求,控制失業率的任務將相當艱巨。

  從再就業工作看,實現中央確定的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1300萬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任務,今年將是關鍵一年,再就業目標從去年的400萬增加到500萬,任務更加繁重。尤其突出的是,全國大齡下崗失業人員超過300萬人,這部分人已經成為就業的特別困難群體。

  從統籌城鄉就業看,農民工進城務工規模呈現強勁增長勢頭。目前,我國進城務工經商人員已達8200多萬人,而在農村仍有上億富餘勞動力。今後幾年,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市轉移的速度和規模必然會加大。

  

  那麼,今年新增就業崗位900萬個的目標如何實現?

  在邱曉華委員的眼中,實現這個目標有著切實的途徑:按照目前的就業彈性系數計算,國民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提供70萬個至80萬個左右的就業崗位,今年國民經濟增長按7%計算,就可提供近500萬個至560萬個就業崗位。保持良好的經濟發展大環境,保持國民經濟快速穩定增長,可以為實現新增就業崗位、吸納勞動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産業結構調整不斷推進,尤其是加大第三産業、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力度,將創造出一大批就業崗位。目前,第三産業從業人員所佔比重由1990年的18.5%提高到2001年的27.7%,而且還在穩步增長。新增就業崗位將主要集中在服務領域、中小企業及非公有制企業。服務業作為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將吸收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另外,去年以來,就業再就業工作被列入對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各部門、各地區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扶持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優惠政策和措施,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環境和自主創業環境進一步好轉。各項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對再就業工作也會形成有力推動。(記者常志鵬)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