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通過開發整理土地補充耕地4000多萬畝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8日 11:47)
新華社福州10月18日電(記者姚潤豐)根據國土資源部制定的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到2010年,我國將通過開發整理土地補充耕地4110萬畝。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孫文盛10月18日在福建漳州召開的全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會議上表示,這一規劃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土地開發三項內容。到2010年,將通過農用地和農村居民點整理補充耕地2488萬畝;新增工礦廢棄地得到復墾,歷史欠賬逐步消化,到2010年,復墾工礦廢棄地補充耕地526萬畝;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宜耕土地後備資源得到適度開發,到2010年,通過開發宜耕土地後備資源補充耕地1096萬畝。
孫文盛説,我國土地開發整理的總體目標是,按照耕地保護的基本要求,在充分考慮補充耕地的資源潛力、投入和區域協調的前提下,通過大力推進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數量和質量不低於同期建設佔用、災害損毀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農用地總量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土地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能力進一步增強。
作為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佔補平衡目標的重要途徑,現代意義的土地開發整理最近幾年才在我國出現。我國現有農田普遍存在溝坎過多、道路溝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廢棄地多的現象。農村居民點用地利用率低,北方農村居民點“空心村”多,南方農村居民點佈局零散。此外,全國因工礦生産建設挖損、塌陷和壓佔有大量廢棄土地。據國土資源部測算,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的總潛力為2.01億畝。
國土資源部將堅決制止不符合原則的土地開發整理行為
為確保到2010年通過開發整理土地補充耕地4110萬畝的目標,今後,任何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都必須在三個基本原則內審批,即補充耕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改善農業生産條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孫文盛18日在福建漳州召開的全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任何不符合這三個原則的土地開發整理行為都將堅決制止。
孫文盛説,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今後因建設佔用、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和災害損毀等原因將不可避免地減少耕地,在我國農業科技沒有重大突破,糧食單産增幅有限的情況下,必須穩定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耕地,土地開發整理要確保糧食安全。另外,通過對農村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土地整理,對工礦生産建設中挖損、塌陷、壓佔、污染等破壞的土地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進行復墾,才能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狀況,充分挖掘資源潛力,提高集約化利用程度,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孫文盛説,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在農業基礎條件較差的地區,能夠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業生産條件;在糧食主産區,可以改善傳統的農用地利用格局,擴大經營規模,優化農産品區域佈局,從而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土地開發整理必須要正確處理數量與質量的關係。孫文盛表示,要堅決扭轉耕地佔補平衡中只重數量平衡、忽視質量平衡、佔優補劣的傾向,把補充耕地的質量作為耕地佔補平衡考核內容,進行嚴格考核,同時要把改善生態環境放在突出位置。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