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9月6日電 長江流經重慶涪陵南沱鎮,開闊的江面上有座島嶼叫坪西壩,島上居民人均年純收入達6000多元,是三峽庫區當之無愧的“首富村”。
窮搬家、富守窩。離重慶市劃定的清庫期限不到兩個月時間了,坪西壩上的300多戶移民卻至今無一拆房銷號。記者乘船來到坪西壩,體驗了“世界級難題”的難解之處。
江水波濤洶湧,起伏顛簸的小船讓人心懸不已。島上綠樹成蔭,就像金庸筆下的桃花島。鎮黨委書記蔣國輝説,坪西島土地肥沃、氣溫較高、四季輕風,種植特色作物的條件得天獨厚。蠶桑、龍眼、榨菜和柑桔是聞名方圓的“名優特産”,每家農戶僅此4項的收入每年不少於5萬元,有的甚至達到幾十萬元。島民們的祖先是湖廣填四川時的兩戶移民,現在已發展到300多戶、1200多人。島嶼面積2000多畝,三峽蓄水後僅剩下200畝,居民必須全部搬遷。其中56戶、203名二期移民,要在今年10月底前全部拆房銷號。
1997年以來,雖然有幹部不斷上島動員早些搬遷,但富裕的坪西壩村民並不著急。直到今年8月19日,南沱鎮黨委書記和鎮長帶著36名幹部入駐坪西壩,才拉開了搬遷的序幕。蔣國輝説,坪西壩現在名聲遠揚,不僅因為它富裕,更因為它搬遷滯後,重慶市的領導多次登島做工作,涪陵區和南沱鎮的幹部更是島上常客。“我們上島後每人包了兩戶移民,幾乎每天都泡在移民家裏,真是磨短了腿、説破了嘴啊!”
南沱鎮駐坪西壩的幹部住在一個廢棄的繅絲廠裏。蔣國輝帶記者進去參觀:幹部們的宿舍是兩間廢棄的養蠶車間,繅絲車間既是會議室,又是廣播室。走進宿舍,只見一張張席子鋪就的地鋪連在一起,從門到頭依次是黨委書記、鎮長、移民辦主任……女幹部的房間相對整潔,地鋪上的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墻上挂著毛巾、小包和衣服。蔣國輝説,現在還沒有下班,幹部們都在移民家裏“家訪”。他們每天要開早晚兩次會議,佈置安排和彙報總結當天的工作,其餘時間都“粘”在移民身上。駐村幹部中有一對夫妻,前些天4歲的兒子發燒都沒法回去,只好托爺爺帶到重慶去住院。
日漸西斜。“家訪”的幹部陸續回來了,同來的還有向記者打聽情況的移民。村主任王滄泉説,坪西壩人均收入是其他地方的好幾倍,移民補償資金應該水漲船高,“你們記者消息靈通,你説國家會不會給我們加錢?”記者拿著南沱鎮政府發給每戶移民的補償資金明細表,對著《三峽工程移民條例》逐條逐句地給王滄泉進行了解釋。蔣國輝説,移民政策是對100萬三峽移民制定的,不能只考慮1200名坪西壩移民的特殊情況,希望大家早搬遷、早致富。
萬家燈火,月涌江流。已是深夜22時了。在幾隻手電筒的引領下,記者坐上了返程的小船。艙外江水滔滔,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