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EMBA學位教育 腐敗新溫床?
央視國際 (2002年09月23日 04:16)
新聞晚報消息:從今天開始,我國首批獲准開辦EMBA學位教育的30所高校將陸續接受招生報名諮詢。此舉表明一個新興學位教育——EMBA正式在我國上馬了。
EMBA是英語Executive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的縮寫,是針對已經擔任中層以上管理工作,並且具有承擔更多管理責任潛力的企業中高層經理人員的工商管理碩士學校教育,一般稱為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在1943年首創。
上海開出32萬元“天價”
據工人日報報道EMBA此次登陸我國,並沒有因為其新穎的教學方式而引起公眾的關注,倒是因為其高昂的學費引起了廣泛的爭議。8月10日,廈門大學開出了18萬元的學費;清華開出了25萬元的價單;北大為19.8萬元;復旦為23萬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19.6萬元(將漲到23.8萬元);長江商學院24萬元,EMBA班似乎已經變成了真正的“富人俱樂部”。但即使是這樣,價格還沒有剎車,復旦大學新近又提出來,其與美國合辦的EMBA收費將高達3.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由EMBA引爆的高價上學熱,標誌着一個高等學位教育高收費的時代已經來到,然而圍繞以EMBA為代表的天價學費的爭論也在進一步升溫。
數十萬元學費是否價太高
目前中國EMBA的價格已經水漲船高。而且費用中並不包括出國接受培訓的交通、食宿等費用。EMBA課程每月只有3到4天,學期的最後2到3周,學員將在國外合辦方院校接受培訓,這樣算下來,EMBA的收費標準約為3000元/天。
國家指導價:20萬元數十萬元的學費,是不是高得有些離譜?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王曉忠説,實際上“中歐”的辦學成本很高,目前學費只及國外的三分之一左右,以後還有上漲的可能。他透露,學校最大的成本投入在師資方面,從國外聘請教授的講課費都是按國際價格計算,低的每人每天要2000多美元,多的則達到四五千美元。
含金量能否用學費衡量
舉辦EMBA的學校對自己不便宜的收費無一例外都有“充分”的理由,而這些形形色色的理由最充分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EMBA有着旺盛的需求。據估計,全國數百家企業的5000多名高級管理人員急需接受EMBA的教育。
換言之,以目前EMBA的收費標準,今後5年內,將有大約10億元的市場需求。據了解,教育部規定EMBA師資中必須有30%以上的境外師資。按照目前行情,請國外一流大學的一流教授上一天課,一般報酬是兩三千美元,有的甚至高達四五千美元,還不包括差旅費、食宿費。因此,要辦EMBA,就必須有優秀的境外師資做支撐———這一下子抬高了EMBA的學費。一項調查顯示,在我國企業負責人只有44%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而這些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老總中,只有50%學的是管理。我國中高層管理人員確實缺乏現代的管理教育。但是,正是這種缺乏,導致企業的CEO、董事長們必須要去“鍍金”,選擇EMBA自然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因此,無論多昂貴的學費,對於急需“鍍金”的老闆們當然算不得什麼。同時,國內名校的EMBA的學費,似乎與名校的知名度成正比,而報名、花錢入學的火爆程度也成正比,無形當中選報EMBA成為企業競爭、攀比的手段之一。此外,建立一個高層次的“老闆圈”,還是EMBA在讀書之外,最看重的附加價值。
會不會成為腐敗新溫床
儘管國內各高校扛着EMBA高價旗不放,但是,大眾關於這種天價學費的爭論不會馬上停止。按照市場規則,天價的收費應該帶來可靠的教學質量,而EMBA的實際教學效果呢,恐怕國內還沒有一個高校敢於作出堅定的承諾。
EMBA屬於MBA教育的一種較為高級的形式,兩者同屬一個序列,而已經在國內推行了10年的MBA教育,其10年來的實際效果卻依然不讓人樂觀。
前不久,作為2002年亞洲管理教育論壇的重要內容,企業家論壇和中國管理學院院長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專門培養MBA的管理學院院長們和使用MBA的企業家們,對我國MBA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是“買方”和“賣方”形成了一個共識:MBA不應該繼續被神化了。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教授説,目前我國MBA的師資力量、教材和學生素質等,與歐美國家的MBA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社會不會對MBA期望過高,這樣對MBA和企業都是有害的。單純依靠名校的光環效應帶來的MBA的聲譽已經證明是不可靠的,同樣,如果單純以學費來定質量的辦學模式也註定只能提供炒作題材,對於EMBA的實際教學效果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當然,公眾的質疑還不止這些。深圳市教育局高教處的一位負責人的觀點頗具代表性:EMBA是一種貴族式的教育,在現階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成分,但如果這種高價學位變成了公款上學的新途徑,那麼,就可能成為腐敗的新溫床。
責編: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