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邦國在中俄邊境和地區合作論壇上的演講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6日 00:15)
新華社莫斯科5月25日電 正在這裡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25日在中俄邊境和地區合作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加強互利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演講。全文如下: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尊敬的米羅諾夫主席,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在我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之際,有機會出席中俄邊境和地區合作論壇,與新老朋友聚集一堂,感到十分高興。首先,我謹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與會的各界人士致以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對兩國有關方面為此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在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米羅諾夫主席,是他去年訪問中國時與我商定雙方共同舉辦這次論壇,為推進中俄經貿合作、促進睦鄰友好構築了新的舞臺和橋梁。
俄羅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建設着美好家園,以璀璨的文學藝術、豐富的哲學思想和卓越的科技成就,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俄羅斯的友好鄰邦和戰略協作夥伴,我們為俄羅斯在新時期取得的顯著成就感到由衷的高興,衷心祝願俄羅斯人民在普京總統領導下實現強國富民的宏偉目標。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的發展為世人所矚目,也為俄羅斯朋友所關注。借此機會,我願向各位簡要介紹一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已經25年。25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25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增長9.4%的速度。國內生産總值由1978年的1473億美元,提高到去年的1.4萬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提高到去年的8512億美元。外匯儲備由1978年的1.67億美元,提高到去年的403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近6800億美元。中國改革開放25年給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貧困人口由2.5億人減少到不足3000萬人,城鄉居民年均收入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了4倍多,人的平均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上升到71.8歲。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還很不平衡。雖然中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已經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後。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需要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為此,我們確立了本世紀頭20年的奮鬥目標,這就是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力爭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3000美元。到那時,中國的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中國的發展,不僅造福於全體中國人民,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貢獻。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的發展帶來重要機遇。中國穩定和諧的政治社會環境、豐富優秀的勞動力資源和潛力巨大的市場,為與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國家開展互利互惠的經貿合作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穩定的周邊和國際環境。我們真誠地同世界各國開展友好交往和各領域的合作。我們主張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世界各國政治上應相互尊重,共同協商;經濟上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文化上應相互借鑒,共同繁榮;安全上應相互信任,共享和平。我們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我們多次向全世界人民承諾,中國現在不會去威脅別人,將來富強了,也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擴張,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俄兩國山水相連,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近十多年來,中俄兩國秉承友好傳統,總結歷史經驗,適應新的形勢,譜寫了中俄睦鄰友好的新篇章。特別是2001年江澤民主席和普京總統簽署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兩國和兩國人民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確立了中俄關係的基本原則,明確了長期協作的方向,為中俄兩國永遠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將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推向更加鞏固、更為成熟的新的發展階段。
十餘年來,在中俄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形成了合作發展的條約法律基礎和密切磋商機制。1992年至今,兩國已簽署的國家間和政府間文件共計180多個,已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建立了8個政府分委會和25個常設小組,在社會和人文領域建立了5個分委會。中俄兩國領導人之間已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和合作關係。
中俄還順利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兩國對地區和國際問題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立場,保持密切磋商與合作,有效捍衛了兩國的根本利益,提高了兩國的國際地位。
當然,中俄關係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既要正視兩國關係中的磨擦和分歧,更要以誠相待,通過協商消除分歧。我們之間有互信的關係,有相互協作的機制,可以開誠布公地討論任何問題,哪怕是極為敏感的話題,我們都可以通過增信釋疑,找到解決辦法。
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發展對俄關係。去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成功對俄羅斯進行了國事訪問。兩國元首一致表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深化中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和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始終是兩國外交政策的戰略優先方向。我們願與俄方一道,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全面落實《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增進互信,擴大共識,積極推動兩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際事務等諸領域的全面戰略協作,努力開創中俄關係發展的新局面。
經貿合作是中俄睦鄰友好關係的物質基礎,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使兩國關係持續充滿活力的重要保證。近些年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雙邊貿易額連續四年大幅增長,去年達到157.6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35.6%,有望實現兩國領導人確定的200億美元的目標。但坦率地講,中俄經貿合作與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與兩國經濟實力和水平很不相稱,兩國經貿合作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加強和擴大中俄經貿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兩國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經濟高速增長,在技術、投資、資源、商品等領域互有需求,又互為最大的鄰國,具有毗鄰的地緣優勢和友好交往的傳統。更為重要的是,雙方都有加強互利合作、提升合作質量和水平的強烈願望。出席這次論壇的,既有兩國立法機構和中央政府的官員,又有地方政府和有實力的企業以及商會、協會的代表,就充分説明了這一點。我認為,雙方應抓住機遇,本着積極、務實的精神,擴大合作領域,拓寬合作方式,充實合作內容,提升合作層次,使兩國經貿合作實現跨越性的發展。
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改善貿易商品結構,鞏固和擴大商品貿易。商品貿易是中俄經貿關係的傳統領域,這些年增長較快,但貿易商品的結構亟待改善。勞動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産品和初級産品所佔過大的比重,與兩國經濟發展和工業、科技的水平不相稱。雙方應進一步優化和改善貿易商品結構,提高互供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加高新技術産品和機電産品在貿易中的比重,提升商品貿易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第二,拓寬領域,擴大投資合作。目前,中俄兩國雙向投資規模很小,到2003年底,中俄相互投資總額僅分別為5.5億美元和3.4億美元,對貿易拉動作用不明顯,而且投資領域單一,更缺乏支撐性的大項目。當前中俄經濟快速增長為開展投資合作帶來難得的新機遇。雙方應站在戰略的高度,結合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積極地開展雙向直接投資,包括能源和資源性項目開發、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投資合作,努力開創合作生産和聯合研發的新途徑,使兩國經貿合作實現質的飛躍。
第三,促進地區合作,鼓勵企業參與。目前,兩國邊境貿易發展勢頭良好,去年達35.2億美元,佔雙邊貿易總額的22.3%,對兩國貿易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兩國地區之間的經貿往來和聯絡也日趨緊密,雙方已有63個省、州和城市結為友好關係,9對建立了緊密的經貿合作聯絡。雙方應進一步創造條件,調動兩國地區和企業加強合作的積極性,引導和鼓勵有實力、有競爭力的企業參與和投資,支持開展互惠互利的經濟技術合作,鼓勵中方參與俄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的開發,歡迎俄方參與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西部大開發,增強中俄經貿合作的生機和活力。
第四,改善合作環境,促進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是發展國與國之間經貿合作的基礎,也是經貿合作實現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條件,隨着雙方經貿合作規模的擴大和領域的拓寬,這點顯得更為重要。中俄雙方在改善合作環境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雙方應繼續共同努力,按照誠信、互利、共贏的原則,相互尊重對方利益,創造公平的法制環境,為對方商品、投資和服務進入本國市場提供有力支持。同時應完善雙邊協調機制,保持磋商渠道暢通,及時解決經貿交往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兩國經貿合作健康發展。兩國政府間應通過總理定期會晤機制,加強雙邊經貿合作中重大問題的磋商與協調。中國全國人大願與俄羅斯聯邦會議一道為發展中俄經貿合作作出更大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正面臨新的重要發展機遇,讓我們以這次論壇為新的起點,在《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指引下,雙方共同努力,開創中俄經貿合作的新局面。
最後,預祝中俄邊境和地區合作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各位!
責編:白秀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