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製造”:全球製造業中舉足輕重的力量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5日 19:34)
新華社博鰲(海南)4月25日電(記者李建民 王英誠)在全球産業轉移大潮中,越來越多的“亞洲製造”風行全世界,如今人們的普遍共識是:亞洲在研發、供貨、生産以及銷售一體化上的自主局面正在形成,“亞洲製造”已成為全球經濟産業鏈中的重要一環。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在此間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供應鏈與亞洲製造”論壇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卡洛斯 馬加裏尼奧斯説,世界製造業中心轉移到亞洲是全球生産要素優化整合的結果,最終將有利於全球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跨國公司投資加速了亞洲經濟發展,增加了亞洲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從而又為世界各地創造了巨大的商業機會,形成了良性循環。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電腦、電子産品、電信設備和石油化工製造商,已將其生産中心轉移到亞洲,其中包括微軟、摩托羅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杜邦、寶潔和西門子等世界大牌跨國公司。
在亞洲內部,製造業也在重新分工。日本、韓國及中國台灣和香港等地的傳統製造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亞洲其他地區轉移,中國大陸是這些産業的最大接受者。印度工商聯合會副主席、印度阿波羅輪胎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長坎瓦説,承接了發達國家部分製造業的亞洲,背靠廣闊的市場,充分利用本地優勢,在不長的時間裏逐步獲取了有力的競爭地位。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資本和亞洲廉價勞動力成本的結合,已使一批亞洲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製造業的重要基地,世界市場上的産品越來越多地貼上了“亞洲製造”的標籤。
20世紀90年代至今,新一輪全球産業分工方興未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世界製造業巨頭開始大舉進軍中國,並將其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
由於“中國製造”不斷提升的性價比,跨國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採購中心。有的是全球採購中心,有的是中國採購中心,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廣州、深圳、青島等城市,僅上海就有200多家跨國公司的採購機構。2002年跨國公司採購中心在中國的採購規模已突破300億美元,據有關部門預測,2005年將超過500億美元。
據統計,跨國公司在中國生産的居世界第一的産品已經有百種以上,貿易份額或市場佔有率佔世界第一位的也有相當可觀的數量。今天“中國製造”的標籤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個國家、各種産品上。
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持續發展的經濟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及中國日益增長的市場影響力,是吸引世界巨頭前來建廠的兩個重要原因。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生産産品,已經不單是滿足中國市場的需要。他們看好的,不只是13億人口的龐大購買潛力,更有中國市場的輻射作用和全球分工角色。
“中國製造”正在引導亞洲資金的流向,並帶動着亞洲經濟的增長。例如,中國近年電子製造業的長足發展不僅沒有使其周邊國家和地區電子産業衰亡,反而使中國對亞洲電子業的貿易逆差急劇擴大。也就是説,中國電子製造業對世界市場的滲透加大了其對亞洲電子元部件的需求,形成新的産業鏈。此間分析家認為,中國製造業的振興使得中國和亞洲國家之間形成了“雙贏”的局面。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