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關注西部考古篇】隴原之“最”見證華夏輝煌文明  
07月21日 15:48

    地處黃河上游的甘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對各個時期的考古發現中,甘肅都發掘出了許多中國第一或獨樹一幟的歷史遺産,成為華夏古老文明的有力見證。

    目前,甘肅已發現的文化古跡達11000處,其數量之多,內涵之豐富,僅次於陜西和河南。甘肅是中國第一塊舊石器發現的地方。1920年,考古學家從甘肅東部慶陽縣三十里鋪北的黃土及其底層礫石中發掘出兩件石片和一件石核,這是中國境內出土的第一批有地點、有層位依據的舊石器時代遺物。這一發現,把對中國原始文化的認識,從幾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推展到了幾萬年前的舊時器時代。

    進入新石器時代,甘肅大地以瑰麗多姿的彩陶文化馳名中外。1978年到1984年,考古工作者們成功發掘出了秦安大地灣遺址,這是我國繼西安半坡遺址之後的又一大重大發現,其最早的遺存距今7350-7800年,把人們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的認識向前延伸了1000年。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德芳説,大地灣早期遺存同陜西老官臺文化同為我國彩陶文化的最早源頭,其時代與世界上最早出現彩陶的兩河流域彩陶文化年代相當。在甘肅出土的馬家窯文化的全部陶器中,彩陶佔20-50%,有的高達80%以上,這在中國所有的彩陶文化中,是最高的比率。

    在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發掘中,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地層中出土了一把青銅小刀和一些銅器碎塊,永登蔣家坪馬廠文化地層中出土了一把殘銅刀,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張德芳説,這幾件青銅器的出現,昭示着中國青銅器時代的到來,中國繁榮發達的商周青銅文化,在甘肅找到了濫觴之地。

    我國文字、文化的記錄、傳播,自商周至魏晉共2000多年的時間裏,主要靠竹木簡牘寫作,因此人們又把這一時期稱為“簡牘時代”。但竹木簡牘由於易朽難存,因此直到上世紀初,人們都沒有發現過實物。從1907年至1992年間,考古學者們先後在甘肅的河西走廊、居延地區以及天水、甘谷等地發現了大批量的漢簡,震驚世界。這些發現,不僅為人們研究秦漢時期的社會形態提供了原始資料,還為人們研究紙張發明以前的簡冊形制、書寫工具和行文款式提供了直觀實物。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共出土秦漢簡牘6萬餘枚,其中5萬餘枚出自甘肅。

    甘肅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戰國、秦、漢、明等時期都在這裡修築長城,以禦邊患。這些歷史遺存在人煙稀少的甘肅地區得以較完整的保留下來。今天,四個時期的長城穿插佇立在甘肅境內,被譽為中國歷代長城的露天博物館。

    沿着古絲綢之路,甘肅境內分佈着大大小小20余座南北朝時期開鑿的石窟。這些石窟不同程度的保存着豐富、精美的泥塑、石雕和壁畫。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成為上個世紀中國震驚世界的一大考古發現。藏經洞出土的5萬多件敦煌文獻幾乎包括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和社會的各個方面,稱得上是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這一發現,也直接引發了一門新的國際顯學——敦煌學。(馬維坤 肖敏)



責編:曲歌 來源:新華社


相關新聞
甘肅發現中國最大百里石窟群 (07月19日 16:18)
甘肅河西地區漢代長城考察又有新發現 (07月15日 19:01)
甘肅臨夏古生物化石藏量豐富 十年驚現八種新生代哺乳動物化石 (06月13日 17:35)
甘肅和政驚現上千噸哺乳動物化石 (05月19日 10:08)
甘肅永靖發現翼龍和鳥腳類恐龍足跡化石 (04月16日 08:51)
中國四大石窟寺甘肅麥積山石窟新增洞窟15個(03月20日 10:14)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