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航天動力産業再邁新臺階!天鵲系列火箭發動機第100台下線

來源:央視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11:16:47
央視新聞 | 2025年04月15日 11:16:4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去年9月,我國自主研發的可重復使用火箭——朱雀三號的試驗箭完成10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飛行試驗,標誌着我國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技術上取得突破。今天,該型火箭所使用的天鵲系列發動機完成第100台下線

  記者來到位於浙江湖州朱雀三號動力系統的研製基地,朱雀三號究竟長什麼樣呢?

  在記者身旁的就是朱雀三號1比24的等比例模型,通體銀白、結構高聳,但大家不要小瞧這瘦瘦高高的身形,它的起飛推力可以達到900噸。在今年下半年,朱雀三號就將迎來它的首飛,有望成為我國第一枚可回收運載火箭。

  火箭可回收 低成本 能復用

  什麼叫做火箭的可回收呢?簡單來説,就是指火箭在完成既定的衛星發射任務後,能夠自己“倒車”回地球,穩穩地站住,工程師們只需要對它進行簡單的維修和改裝,就能繼續執行下一次的發射任務。

  傳統的火箭製造和發射實際上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夠實現火箭的可回收以及可重復使用,火箭單次發射的成本將降低約70%。

  低成本的發射能夠讓我國更快、更加頻繁地部署衛星,比如説像通信、導航等等。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説,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也許就能夠實現世界上任何角落的網絡全覆蓋,開車的導航誤差更小,氣象衛星也能讓我們對颱風的路徑預測更加準確。

  朱雀三號試車箭完成裝配

  第100台發動機下線

  工程師告訴記者,目前在浙江嘉興,朱雀三號的動力試車已經完成了整箭裝配,正式進入到地面試驗和飛行驗證的關鍵階段

  可以看到,記者身旁的工程師們正在裝配的就是朱雀三號同款的天鵲系列發動機。今天,支撐朱雀三號首飛任務的“大心臟”——天鵲系列發動機也迎來了一個重要節點,也就是完成了它的第100台發動機下線,這標誌着我國商業航天動力産業邁入了規模化應用階段,換句話説,能夠為進入太空的火箭提供源源不斷的“心臟”,對推動我國商業航天産業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3D打印技術賦能

  零部件生産周期縮短

  近些年,工程師們也開始進行3D打印技術的應用探索。在現場,記者看到桌面上所擺放的一些零部件就是用3D打印出來的。

  因為傳統的製造發動機的過程就像是手工雕刻象牙,需要切割、焊接、打磨幾百個零件,故障風險還是比較高的,通過3D打印的方式不僅可以將發動機製作的可靠性提高,還能減少材料浪費,使得它的製作周期再縮短。

  據了解,目前浙江湖州的空天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已經超過40家,大力發展空天經濟,這裡已經站在了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全新賽道。

編輯:邢斯馨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商業航天動力産業再邁新臺階!天鵲系列火箭發動機第100台下線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