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水果、肉蛋奶製品……你是否曾感到疑惑,為什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産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上,這些看起來很日常的食品卻赫然在列?
其實,攔截形形色色的禁限物品,是海關默默守護國家安全的一種方式。這些“漂洋過海”而來的動植物製品中,可能藏有意想不到的病菌、害蟲及其他有害生物。
比如,産地和製作工藝不明的肉蛋奶製品,存在着傳播禽流感、口蹄疫、非洲豬瘟及其他檢疫性疾病的風險。未經海關檢驗檢疫的新鮮水果、蔬菜中,則可能隱藏着原産地的害蟲蟲卵和幼蟲。若攜帶具有繁殖能力的種子、苗木入境,還有傳播植物疫病的風險。
此外,動物毛皮、燕窩、水生動物産品、部分中藥材、帶有土壤的盆栽、動植物標本等都可能暗藏“危機”。無論它們是被不小心攜帶入境,還是通過郵寄等方式入境,都有可能讓害蟲和致病菌等搭着“順風車”進入我國,造成疫病的傳播或生態的破壞。
攜帶活體“異寵”入境帶來的風險同樣很高。如巴西龜、鱷雀鱔等兇猛的“生態殺手”,它們一旦被主人放生或自行逃逸到自然界,會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迅速大量繁殖,嚴重威脅本土物種的生存。海關還曾查獲被旅客偽裝成“異寵”的違禁物種,如黃粉蟲、園蛛科、石蜈蚣科、巨蟹蛛科等。若讓它們“矇混過關”,我國的生態環境可能就要遭到破壞了。
據統計,截至2024年,我國已記錄有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由此造成的損失可達數千億元人民幣。
生態安全和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讓我們共同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全力守護國門生物安全!
策劃 製作|杜安琪
編輯|闞純裕
配音|姚抒廷
海報|宋昱辰
編輯:邢斯馨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