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杜安琪):時至春節,影響春運高峰期的暴雪寒潮天氣基本結束。不過,寒潮、雨雪和大風天氣在過年期間仍將繼續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屆時,全國降溫地圖會變得發藍發紫,氣象預警不斷。
“春節期間最需要關注的是降溫和寒潮天氣。”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向央視網《新聞+》記者介紹,今年整個春節假期溫度都將持續偏低,“在2025年首場寒潮期間,南方地區降溫幅度達到6至10攝氏度,北方地區達到12至17攝氏度”。據預報,1月28日至2月6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北地區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相比常年同期將偏低2至4攝氏度。春節假日期間,四川盆地、江南大部以及貴州和雲南北部氣溫都將降至0攝氏度以下。
同時,春節期間冷空氣的持續活躍還將帶來大風。“我國沿海地區,包括整個東部沿海乃至南海、琼州海峽一帶,將出現大風天氣。如果春節期間有出海活動或在江河湖泊的活動計劃,需要格外注意。”另外,冷空氣南下後跟暖濕空氣匯合,部分地區還將出現大霧天氣,對交通會産生一些影響。
在假日中後期,我國不少地區還將迎來新一輪雨雪過程。“這股冷空氣強度不如春運高峰期的強冷空氣,但也將在長江流域、西南地區東部,造成一次從自西向東的降雨或降雪。”據最新預報,大年初二至初五,青藏高原東部、甘肅南部、陜西南部、華北南部、黃淮、東北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部分地區有大雪,南方大部地區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今年冬季氣溫偏暖,為何在春節突然出現大幅降溫和暴雪天氣?許小峰會長分析,今年入冬以來,西伯利亞地區基本被暖高壓控制,北極的極渦也偏向於北美大陸,沒有很強的冷空氣進入我國,造成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暖、降水偏少。如果後期沒有非常強的冷空氣進入,我國將呈現出暖冬的形勢。但是,近期北極渦旋開始向我國方向移動,破壞了西伯利亞周邊的暖體。在前期氣溫比較高的情況下,冷空氣南下與暖濕氣流碰撞,因此造成了比較強的寒潮和雨雪天氣。
在交通出行方面,“春節前期的天氣比較晴好,但是降溫的影響還會持續下去”。許小峰會長表示,目前影響春運的雨雪天氣總體已經結束,除了在東北地區有大雪或暴雪,以及在西南地區有降雨之外,降水對全國交通運輸的壓力正在逐步減小。如果這幾天有出行計劃,要做好禦寒的準備,尤其是準備進行“冰雪游”的旅客。
在假日中後期計劃出行或返程的旅客,建議密切關注當地的天氣預報信息,提前做好行程規劃。“下一輪雨雪出現的時間可能提前或延後。雖然強度不如此前雨雪大,但也將給交通造成一些壓力”。若沿途地區繼續發佈暴雪、冰凍等預警,建議旅客選擇穩妥的出行方式,比如由自駕出行改為乘火車或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