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溫競華)今年5月12日至18日是2024年全民營養周。中國營養學會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吃早餐情況不容樂觀:工作日18.4%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周末29.7%的人不能每天吃早餐,且食用谷薯類比例達89.4%,食用奶豆、蔬果的比例不到50%,膳食結構不夠合理。
這是記者從12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營養科普大會上了解到的信息。營養專家提示,吃好早餐是改善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狀況的重要環節,提高健康水平應從每天的早餐做起。
“大量科學證據表明,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都會增加肥胖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劉愛玲介紹,早上人體血糖水平較低,不及時吃早飯會刺激身體一些激素的分泌,利於促進脂肪生成;同時,空腹時間長,人體容易産生飢餓感,從而在午餐等餐次進食高熱量食物。
劉愛玲説,研究表明,長期不吃早飯會使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1%,還會增加心血管、消化系統等疾病風險,對兒童青少年大腦發育以及成人的記憶力和情緒也有不良影響。
“豐盛早餐不僅能夠最大程度抑制食欲,更好地控制體重,而且會讓人體有更好的代謝和內分泌反應,改善下一次進食時的血糖反應,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維持血糖穩定狀態,降低糖尿病風險。”劉愛玲説。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吃好早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早餐要保證食物多樣,做到4類品種以上:至少包括主食1份、奶類雞蛋等食物1份、蔬菜水果各1份,保證獲得的營養物質全面充足。多選擇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如新鮮的、五顏六色的蔬果,以及奶類和大豆類、雞蛋、瘦肉、全穀物。
專家提示,早餐不能吃太少,應佔全天食物總量的25%至30%,能量供給與午、晚餐相似。早餐時間不宜太晚,儘量在9點前吃完。鼓勵家人共同進餐,在溫馨愉悅的狀態中開啟美好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