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一條江
■梁 捷
茅文寬繪
那天,在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的直播中,我看到幾名志願軍老兵將顫抖的手舉起,向烈士們敬軍禮。當熱淚順著他們滿是風霜的臉撲簌簌流下來的時候,我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愫。那一瞬間,我萌發了一個念頭,去抗美援朝的出征地——丹東走一走,親身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留下的痕跡,去看一看那條充滿象徵意義的江,還有江上那座彈痕纍纍的斷橋。
丹東,一個美麗寧靜的邊境小城,我在一個清冷的午後來到了這裡。鴨綠江,宛如一條藍色的絲帶,穿城而過。江水悠悠,似乎在訴説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故事。江邊廣場上,一群可愛的孩童正在嬉戲玩耍,他們的歡笑聲與江水的潺潺聲交織在一起,粼粼波光在他們清澈的眼眸裏流動。這座曾經見證了無數犧牲與榮光的英雄城市,如今正煥發著新的活力與希望。
夜幕降臨,我獨自走在鴨綠江畔。江水浩蕩而又平靜地流淌。兩座比肩挺立的鐵橋上嵌著五彩的燈光,在漆黑的夜空中一閃一閃。以兩座橋為背景,我隨手自拍了幾張照片,發給了母親。她立刻打來視頻電話,對我突如其來的丹東之行感到驚訝,並讓我將手機鏡頭對準江面——兩座霓虹閃爍的鐵橋向著江對岸延伸,消失在寂靜的夜色中。
她靜靜地看了一會兒,接著便拋出一連串問題:鴨綠江有多寬,江面是否結冰了,怎麼有兩座橋呢……這時,坐在母親身邊的外婆湊過身子,指著屏幕上的兩座鐵橋説:“一座是鴨綠江斷橋,1950年遭到了轟炸,旁邊那座叫中朝友誼橋。”外婆沒怎麼念過書,也沒有出過遠門,甚至連電視都很少看,僅僅瞥了一眼手機畫面,就講得這樣清楚。
“你外公念叨了半輩子了。”手機那頭,外婆朝我笑了笑,又補充道。
我吃驚地望著外婆。通話結束後,我回想起家裏有張外公年輕時身穿志願軍軍裝的黑白照片。
深夜,母親又打來電話,聊起外公多年前的心願:“什麼時候能再去丹東看看?”這個小小的心願,因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後來,外公因為患病臥床不起,這個心願更成為全家人心中的遺憾。
1950年10月,正在師範學校讀書的外公瞞著家人,選擇了投筆從戎。在汽車學校學習了8個月後,他被編入志願軍第16軍32師94團汽車連,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當家人收到他的書信時,他已身處戰火紛飛的戰場。直到1958年歸國,他將7年的青春歲月無私奉獻給了那片熱土。
我相信,在冒著敵機轟炸跨過鴨綠江的那一刻,外公心中一定充盈著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愛意。歸國後漫長的歲月裏,外公無數次回想起那些犧牲在朝鮮的戰友,以及那片他們並肩戰鬥的土地。那些記憶,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他的心底。
第二天一早,我決定去50公里外長甸鎮河口村的河口斷橋走一走。這裡是抗美援朝初期三大渡江地之一。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美軍出動百餘架轟炸機,投下大量炸彈,將大橋攔腰炸斷,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斷橋。
一眼望去,橋身斷裂處如同歷史的傷痕,深深刻在每一塊石料上。我緩緩走過因歲月侵蝕而變得凹凸不平的橋面,細數著兩邊石欄上插著的戰旗。每一面戰旗上,鐫刻著當年由此橋渡江的志願軍部隊番號。戰旗美如畫,在朝陽的映照下更顯得壯麗非凡。
站在斷橋盡頭,我覺得自己似乎融進了那一支支年輕的、勇往直前的隊伍中。我真切感受到他們雄赳赳、氣昂昂的青春氣概。凜冽的江風呼嘯而過,保家衛國的錚錚誓言,在我的耳畔久久回蕩。
我此次丹東之行的最後一站,是抗美援朝紀念館。隔著一個繁華的街區,我遠遠望見在松柏環繞的英華山上,高高矗立著一座紀念塔。午後的陽光金子般鋪灑下來,紀念塔在藍天的映襯下更顯巍峨壯觀。
從山腳下一步步踏上由1014塊條石砌成的臺階,紀念塔仿佛隨著我注視的目光拔地而起,一層層升高。在朝鮮的1014個日日夜夜裏,眾多志願軍官兵為了捍衛和平與正義,英勇無畏地獻出了生命,永遠長眠在那片熱土上。我凝視著塔身上的“抗美援朝紀念塔”7個大字,一股力量從心靈深處緩慢而有力地涌動起來,眼裏蒙上一層淚光。
我在紀念館展廳裏穿行,仔細搜尋著與汽車兵有關的展品,試圖在腦海中還原出外公當年在戰場上的經歷。一個展櫃吸引了我的注意,裏面陳列著一本紅色封皮的證件。歷經歲月的洗禮,證件上面的字跡已經褪色,旁邊的銘牌上寫著“志願軍第64軍後勤部汽車第2連班長胡金華使用的汽車通車證”。我的心猛然一跳——這個證件我是那樣熟悉,因為外公也珍藏著一本。隨著目光掠過一張張黑白照片,我的思緒飄散開來,逆著時間的長河,回到遙遠的抗美援朝戰場上。我仿佛看到了志願軍汽車兵冒著敵機轟炸、駕駛著滿載物資的卡車碾過冰雪、駛過浮橋,在夜色裏在炮火中疾馳的畫面……
在我離開丹東4天后,一個飄雪的黃昏,我收到母親發來的信息:“你外公走了。”
在連夜趕回老家的火車上,我眼前浮現出與外公在一起時的一幕幕畫面。印象中,外公總是神情嚴肅,目光中閃爍著灼灼而又堅定的光。猛然間,似乎有一道炬火闖進我的心裏,照亮了儲藏在那裏的記憶。就在外公的那張黑白照片上,我也曾見到過這樣的目光。照片拍攝于他赴朝作戰前,那年,他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