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腳下有群“兵媽媽”

來源:解放軍報 | 2024年03月16日 14:06
解放軍報 | 2024年03月16日 14:06
原標題:天山腳下有群“兵媽媽”
正在加載

  ■陳海文 王夢緣

  又是一年春好處。位於天山東麓的新疆哈密市,氣溫漸漸回升。

  哈密自古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也是新疆的“東大門”。

  “引得春風度玉關”。在這裡,有一群熱心擁軍的“兵媽媽”。

  2020年成立的新疆哈密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兵媽媽”愛心團(前身為2016年成立的哈密市雙擁志願者服務隊),致力於讓身在異鄉的官兵感受親情的溫暖。“兵媽媽”們先後與100多名邊防戰士結對認親,把親情送進軍營、把溫暖留在哨卡,演繹了一段段“邊關母子情深”的動人故事。今天,我們分享幾位“兵媽媽”和她們的“兵兒子”的故事。

“兵媽媽”與結對認親的戰士合影留念。楊建那 攝

  一對“親人”

  “兒子,每次見面,你總是報喜不報憂。看到你進步我特別高興,但也總想著還有些話要叮囑你,別嫌媽啰嗦……”

  每當想“兵兒子”了,哈密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兵媽媽”愛心團的保衛華就提筆給某部軍士鄭華強寫信。7年來,鄭華強收到的信已有厚厚一沓。

  其實,這次寫信距離保衛華上次和“兵兒子”見面,只有一個多月。

  今年1月底,離過年還有十幾天,“兵媽媽”愛心團的“兵媽媽”和幾位“兵爸爸”就聚到一起,將瓜果飲料搬上車;帶上親手編織的圍巾,購買的護手霜、書籍等,去軍營看望“兵兒子”。那天氣溫接近零下15攝氏度,這群平均年齡近60歲的“兵家屬”們呵出的氣在睫毛上結成了霜,但熱情絲毫不減。

  來到新疆軍區某部,官兵正在營區外等著“兵爸爸”“兵媽媽”們,保衛華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兵兒子”鄭華強。

  “這次來看看你,是想趕在年前一起吃頓團圓飯。”拉著“兵兒子”鄭華強的手,保衛華有著説不完的話。“兵爸爸”“兵媽媽”們很快張羅起來,和官兵一同包餃子,分享團圓和喜慶。

  這次活動中,又有幾對“兵媽媽”和“兵兒子”結親。雙方在活動現場鄭重簽訂認親承諾書,結下一段由軍民情昇華的親情。

  臨走,保衛華千叮嚀萬囑咐,既心疼“兒子”戍邊辛苦,又盼他刻苦訓練、建功軍營。

  “當媽的,都是這樣的心。”保衛華説。

  一個心願

  看到“兵媽媽”和“兵兒子”其樂融融,“兵媽媽”愛心團創始人范俊梅心裏暖意融融。

  2015年11月,范俊梅在一次聊天中得知朋友加入了烏魯木齊退伍兵志願者服務隊,她不禁有些羨慕。“我從前得到過軍人的幫助,如今了解到有這樣的組織,我覺得自己也能盡一分力。”2016年春節,看到官兵節日期間仍在寒風中站崗,范俊梅和丈夫一起忙了整整兩天,包了數百個包子想送給官兵,卻因部隊執行任務,官兵沒能吃上。

  “自己的力量有限,也沒和部隊溝通好。”經過認真思考,范俊梅決定更週密地籌劃擁軍活動。她主動聯絡哈密市雙擁辦,在雙擁辦支持下,組織起一批熱心擁軍的群眾,成立了雙擁志願者服務隊。在雙擁辦的溝通協調下,雙擁志願者服務隊開展的擁軍活動走進了軍營。

  一次,雙擁志願者服務隊在部隊開展微心願徵集活動,讓官兵將心願寫在紙上,由志願者們幫助實現。

  那一天,和雙擁志願者服務隊一起走進軍營的保衛華,看到了新兵鄭華強寫下的微心願紙條:“5月27日是我的生日,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想和爸爸媽媽分享生日蛋糕,可是沒機會了。”

  保衛華從部隊了解到,鄭華強從江西省余幹縣入伍來到新疆哈密,父親早年去世。保衛華心疼不已,當即説:“生日我來陪你過。以後,我當你的媽媽。”

  一路前行

  “認了‘兵兒子’就要把愛奉獻給‘兵兒子’。有了更多感情支持,‘兵兒子’在部隊會更安心服役。”為了讓遠離家鄉來到邊疆服役的鄭華強適應部隊生活,保衛華和范俊梅商量著,常到軍營看看“兵兒子”、鼓勵他好好幹。

  在保衛華的關懷下,鄭華強在部隊表現出色,選改軍士,留在“第二故鄉”。在雙擁志願者服務隊和駐軍部隊牽線搭橋下,又有好幾位志願者與戰士結親。從此,認“兵兒子”成了雙擁志願者服務隊的一項特色活動,後來專門成立了“兵媽媽”愛心團。

  “咱們是去部隊給大家送溫暖的,不能給他們添麻煩。部隊紀律嚴,這些制度規定咱們要遵守。”成員越來越多,范俊梅堅持辦會宗旨,用制度規範各項志願服務工作,力爭“幫忙不添亂”。

  近年來,“兵媽媽”愛心團堅持全心全意做社會擁軍的“熱心人”,積極開展“兵媽媽”進軍營、“相約金秋·情定軍營”軍地青年聯誼、送文化進軍營等形式多樣的擁軍服務活動。

  花香自有蝶飛來。8年來,“兵媽媽”愛心團從不足10人發展到100多人。“兵媽媽”們進軍營、赴場站、上哨卡,開展各類擁軍活動40余次,與100多名戰士結親,多名戰士考取軍校、選改軍士。  

在哈密市雙擁辦聯合哈密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兵媽媽”愛心團開展的活動中,“兵兒子”和“兵媽媽”認親。張蕊霞 攝  

  “再遠媽媽都會去看你”

  ■新疆哈密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 范俊梅

  去年,我又認了一位新兵當“兵兒子”。

  剛來到新疆,新兵難免想家。我和新兵胡煦光結對,去看望過他幾次,給他帶了餃子,還在家裏做了魚送去給他嘗嘗。由於新兵使用手機不便,我每次去看望煦光前都先和他的排長聯絡,一來二去,跟他的排長和戰友們也熟絡起來,煦光的戰友也喊我“范媽”。

  新訓結束,煦光分到了離哈密市400公里左右的連隊。送行的時候,我拉著煦光的手説:“無論分到哪,再遠媽媽都會去看你。”

  今年2月,我帶著慰問品去邊防連隊看望煦光。穿過戈壁時,汽車左前輪胎突然沒氣了。我趕緊先將飯盒用塑料袋裹上,在雪地挖了個洞放進去,以免給煦光帶的熱食變味。戈壁上,手機沒有信號,我就站在路邊等過路的車輛。好在哈密軍分區的一輛車剛好路過,官兵幫我們修好了車。車上一位幹部得知我是去邊防連隊看望“兵兒子”,感動地説:“您對‘兵兒子’的感情真是太深了。”我説:“我就是他的媽媽,媽媽看望兒子天經地義,再遠我都要去。”

  到了邊防連見到煦光,我的心一下子就踏實了。自從2017年第一次走進軍營擁軍,這樣的心情我已經經歷了許多次。煦光説,現在的心願就是想吃媽媽煮的肉絲面。我記在了心裏,一定為他完成這個心願。

“兵媽媽”和剛結對的“兵兒子”合影留念。李澤源 攝

  “想帶兒子去看看‘兵兒子’”

  ■新疆哈密市愛國擁軍促進會秘書長 朱雲傑

  “媽,您孫女想您了!”剛忙完店裏的事,我就接到“兵兒子”杜博博的視頻電話。視頻裏的小孫女不到一歲,牙牙學語地叫著我奶奶,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我又跟“兒媳婦”聊起照顧孩子的話題,不知不覺間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視頻裏的一家三口,是我的“兵兒子”杜博博一家。2018年,我了解到哈密市有一個雙擁志願者服務隊。我的爺爺奶奶都當過兵,想著能為軍人軍屬做點事,我就加入了服務隊,後來還成了“兵媽媽”。這幾年,我在3個部隊先後認下4個“兵兒子”。儘管杜博博已經退役,我們還一直保持著聯絡,感情一點也沒變。

  我的第一個“兵兒子”叫楊正明,他從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擔心他覺得孤單,心裏有話沒有人傾訴,我就經常去部隊看望他,詢問他的近況。2019年夏天,得知正明在某地執勤,家屬可以送飯,我趕緊包了餃子送過去。吃完飯,儘管我們只簡單地聊了幾句便又匆匆告別,但我知道,這就是“兵媽媽”該做的事。

  我自己也有個兒子,可逢年過節兒子回家,卻經常趕上我去部隊慰問,反而見不上面。2023年國慶節,兒子回家3天,我恰巧3天都有慰問活動。晚上回到家,兒子一個人吃著外賣開玩笑説:“你是有了‘兵兒子’就把我給忘了吧?”

  其實兒子很懂事,我經常和他聊起我們的擁軍活動,一些戰士的難處,他也熱心幫忙解決。有機會我想帶他去軍營,一起去看看我那些可愛的“兵兒子”。

元旦期間,“兵媽媽”愛心團走進軍營,與官兵共同慶祝節日。張卜、賈彥博 攝 

  “以後的路媽媽陪你一起走”

  ■“兵媽媽”愛心團成員 李傳鳳

  2016年,哈密市成立雙擁志願者服務隊,我報了名。我的老家在河南,是一名戲劇愛好者,平時愛唱梆子腔,每逢八一建軍節等節日,我就跟著服務隊到駐軍部隊慰問演出。

  2017年7月,一批新兵在哈密市進行新兵訓練。我去參加慰問表演,唱了一曲河南梆子。我注意到有個新兵顯得格外激動,後來我得知,他叫胡鑫,是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人。離家千里,聽到鄉音最是親切,我當即告訴他,有什麼需要可以隨時聯絡我。

  新訓結束,胡鑫分配到邊防哨所。我心中放心不下,買了些慰問品坐高鐵去看望他。就是這一次,胡鑫和我説了一些心裏話。他的家庭幾經變故,很小就跟著年邁的奶奶在姑姑家生活。他學過廚師的手藝,後來又參軍入伍。

  從此,我的心裏多了一份牽掛,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看待。由於部隊的特殊性,平時我和胡鑫見面機會不多,偶爾的一次電話聯絡對我們來説都很珍貴。胡鑫比較內向,説話總是聲音很小,我就鼓勵他要自信,在部隊要積極上進。有些事電話裏説不明白,已經幾十年不寫信的我,又拿起筆寫起信來。

  入伍不久,胡鑫的奶奶因病去世。我得知後,連忙推掉手頭的工作,和3位“兵媽媽”結伴來到哨所。見到胡鑫,我趕忙上前給他一個擁抱。離家千里,我就是孩子的依靠。我對他説:“以後的路,媽媽會陪你一起走。”

  “你的決定媽媽都支持”

  ■“兵媽媽”愛心團成員 王桃花

  我是上世紀60年代生人,從小就嚮往軍營,想去當兵,但因種種原因,最終沒能如願。

  2017年底,我女兒帶我參加哈密市雙擁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服務活動,能給子弟兵、給他們的家屬幫點忙,我很高興。2018年5月,我第一次跟隨服務隊走進軍營,也是在那一天,我認識了一位名叫阿卜杜熱伊木·庫都熱提的維吾爾族戰士。

  起初我還擔心我們在交流方面會有障礙,但聊了一會兒,我發現他的漢語很棒,是個熱情踏實的小夥子。我們交換了聯絡方式,讓我很感動的是,他常給我發信息問候,我也鼓勵他在軍營好好幹。這種相互的關心,讓我心裏暖暖的。後來,我認了他當“兵兒子”。

  阿卜杜熱伊木很懂事,每當他取得進步和成績,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我。我也特地去學了一些維吾爾族特色食品的做法,做些好吃的在慰問活動的時候帶去,讓他嘗嘗“兵媽媽”的手藝。

  阿卜杜熱伊木服役即將滿兩年時,我問他,是打算留隊還是退役回家?他考慮了很久,我知道他捨不得戰友們、也捨不得我們這群“兵媽媽”。我説,不管你做什麼決定,媽媽都會支持你,你還那麼年輕,到哪都能為國家作貢獻,媽媽也會一直記挂著你。

  後來,他退役回去繼續學業。如今,我和他的聯絡依舊密切。前陣子,他説準備考研。孩子有了自己的路,我感到很欣慰,我會一直關心支持他。

  “媽媽想給你一個家”

  ■“兵媽媽”愛心團成員 葛 紅

  我從2018年起,就經常參加哈密市雙擁志願者服務隊的擁軍活動。經過武警某部牽線搭橋,我與戰士王誠鼎結成了對子,成為他的“兵媽媽”。

  一開始,我只覺得誠鼎比較內向,話不多。沒過多久,恰逢母親節,我給誠鼎發消息説:“記得給你媽媽打個電話問候。”誠鼎回復:“我在家和奶奶一起長大的。”我問他,爸爸媽媽出去打工了嗎?他回答:“他們都不在了。”

  看到這條留言,我怔住了,這才知道部隊為什麼安排我和誠鼎認親。我轉移話題,聊些別的事情,避免讓誠鼎感到難過。當晚,我翻來覆去睡不著,我應該做些什麼,能撫慰“兵兒子”的心,讓他感受到父母般的關愛?

  不久後,誠鼎選改軍士,我邀請他休假時來哈密家裏。我們一家人一起做飯,聊他在部隊的生活,有説有笑,感受著家的氛圍。臨走時,他走幾步就回頭望望我,看他的眼神,我又走上前去抱了抱他。我想説,孩子,從此以後,“兵媽媽”就是你堅強的後盾,媽媽的心始終和你在一起!

  本版製圖:扈 碩

編輯:及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天山腳下有群“兵媽媽”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