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立夫 方 佳 朱馬飛 吳淮江
急速爬升、盤旋、俯衝……
某演訓場,航模飛控手曾孟對著屏幕,熟練操作裝備,變換靶機的飛行軌跡。
作為陸軍某旅目標保障分隊的分隊長,曾孟是一名擁有多年飛控經驗的航模飛控手。演訓場上,目標保障分隊扮演“空中藍軍”,主要負責為防空分隊的防空打擊武器提供射擊目標——靶機。
靶機也稱“航模”,是一種特殊的遙控飛機。在演訓場上,靶機被用來模擬敵機,幫助防空兵磨煉精準打擊的本領。
這些年,曾孟和戰友手中的靶機一直在變化:從最初的木質小飛機模型,到現在重達百公斤的大航模,靶機的尺寸變得越來越大、操控程序越來越智慧複雜,航跡也越飛越遠。
這是靶機的飛行航跡,也是航模飛控手們的青春航跡。
看著靶機的航跡不斷向遠方延伸,航模飛控手們感到自豪。“磨礪防空利刃,讓部隊戰鬥力更強,就是我們最大的價值。”曾孟説。
陸軍某旅目標保障分隊正在進行航模飛行理論示講示教。宋積忠攝
“‘狼’比‘狠’字多一‘點’”
那架靶機飛向防空分隊的陣地時,雷達技師章國震並沒有發現。
前不久,一場對抗訓練拉開帷幕。章國震在方艙內操作設備,手動跟蹤尋找靶機,但始終不能定位靶機的位置。
操控靶機的,是目標保障分隊隊長曾孟。同一時刻,在演訓場一處偏僻的陣地上,曾孟操縱靶機遙控手柄,眼睛盯著顯示屏上的靶機信號,不時改變靶機的飛行航跡。
作為模擬敵機,航模飛控手要讓靶機設法躲避地面防空雷達和防空火力,讓防空力量找不到、打不著。
曾孟有著相當豐富的“空中飛行”經驗,是防空分隊戰友眼中“可怕的對手”。曾孟新兵下連後就一直在飛航模,在他從事航模專業的這些年裏,無論是處理各種緊急情況下靶機故障的能力,還是飛行靶機的次數,都在部隊數一數二。
直到演訓結束,紅方防空分隊也沒有發現進入防空陣地的靶機,最終敗給藍軍。
“‘不按套路出牌’的藍軍,真是‘狡猾’!”章國震沮喪地從操作方艙走出來,焦急地走進演訓復盤現場。
復盤中,曾孟還原了自己操縱靶機飛行的方案——演訓中,多架靶機同時升空,利用電磁干擾掩護,交替採用低空、超低空飛行方式,不斷接近防空分隊陣地。
某導彈營指揮員聽完曾孟的講述後,連連感慨:“曾經的陪練成為今天的‘勁敵’,讓我們積攢了不少對抗經驗。”
不僅這名指揮員有這樣的感覺。這一年,許多跟目標保障分隊“過招”的戰友都有類似的感受:“‘空中藍軍’太狠了。”
一次在複雜氣象條件下訓練,航模飛控手操縱靶機時而在同一高度盤旋、時而變換高度編隊飛行、時而不定向機動。靶機模擬“低慢小”目標,逼真扮演“敵方戰機”,逼得防空分隊官兵陷入“困境”。
曾孟覺得,這種“狠”是一種必然。“許多國家都喜歡用‘狼’的圖案代表藍軍。在漢字中,‘狼’比‘狠’字多一‘點’。這一‘點’代表什麼?很值得我們思考。”他説。
這樣的“狠”勁檢驗了防空分隊的搜索發現能力,幫助部隊進行戰法打法的改進創新。復盤會議結束,雷達技師章國震對接下來的訓練計劃有了新的設想。
一次次狹路相逢,一次次滿載而歸
事實上,航模飛控手們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麼“狠”的。
航模飛控手倪荊善至今記得幾年前演訓場上的窘境。
一次演訓活動,儘管戰鬥開始前,目標保障分隊已經精細做好模擬、調試等重要環節,演訓中靶機還是被輕易擊落。隨著防空火器體系效能不斷躍升,導彈打擊靶機的命中率越來越高,防空天網越織越密,發現即摧毀。
看著地上的一片片靶機殘骸,倪荊善陷入反思:“藍軍一擊就垮,對抗不激烈、無懸念,怎麼能做到倒逼防空分隊研戰謀戰?”
傳統的“飛行秀”已經無法給防空分隊施壓,他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改變,從升級航模開始——
面對航模複雜的內部構造、精密的電路布設,他們積極對接航模廠家、航空企業和科研院校,最終在核心部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使航模逐步具備釋放強電磁干擾、低空飛行、模擬作戰飛機等多種能力。
到了新型航模試飛的關鍵階段,為了找到合適的試飛場地,目標保障分隊官兵頂著烈日走遍了駐地附近多個地方。在大山深處,官兵們一待就是兩周,最終收集到複雜氣流條件下新型航模飛行的關鍵適應性數據。
有了性能優越的航模,還要有好的戰術戰法和非常紮實的專業操作基礎。一名合格的航模飛控手,必須熟練掌握飛行原理、空氣動力學、航空發動機、無線電遙控等十幾門專業理論知識。航模飛控手周東生清晰地記得,利用專門時間,他們組織學習現代戰爭中空軍突防的經典案例,總結形成多種突防戰法;多少個深夜裏,他和戰友們在頭腦風暴中絞盡腦汁,只為更好地創造訓練條件、構設訓練場景……
那一天,新型航模以嶄新的姿態亮相訓練場。
防空分隊憋足了勁要讓航模“空中開花”,不過,面對新型航模的新性能和“空中藍軍”新的作戰樣式,防空分隊不得不重新研究戰法和打法,探索如何在更複雜的條件下快速捕捉、精確射擊目標,挖掘裝備的極限性能。
走下訓練場,防空分隊官兵紛紛感嘆:“靶機飛出了敵機的姿態,真難嚴實的對抗有了打仗的感覺。”
一次次狹路相逢,一次次滿載而歸。紅藍雙方在攻防較量中相互學習,也在一次次對抗訓練中提升了戰鬥力。
兩代航模飛控手接續奮進,帶來了戰鬥力新的“突圍”
這些年來,航模飛控手們的航跡越飛越遠。
蛇形機動、剪式機動……一次上級組織靶機飛行示範活動,曾孟和另外一名隊友作為代表進行示範。天空中,他們操縱靶機展示多種飛行動作,贏得了在場官兵的陣陣掌聲。
伴隨著對抗訓練持續向縱深推進,一架架航模靶機在航模飛控手們的手中變得不凡:加裝一定的重塊,靶機可以在平時模擬複雜條件下的飛行訓練;加裝電磁干擾設備,可以檢驗防空力量的抗干擾作戰能力……
在拓寬航跡的同時,他們還將寶貴的靶機飛行經驗提供給更多單位借鑒。
在曾孟和戰友們共同整理的一套組訓指導手冊裏,他們將多年來參與大項任務的思考歸納記錄下來。那本指導手冊,匯集了他們這些年飛出的“刁鑽”姿態和組訓方法。
一次飛行經驗交流,曾孟在向其他單位戰友展示這些“刁鑽”姿態時,腦海裏浮現的是目標保障分隊一路走來的跌跌撞撞。
那次飛行,曾孟至今記憶深刻。當時,靶機飛行時突發故障,焦急的曾孟等到靶機一落地,就立馬鑽進靶機操作間,在繁雜的電路中埋頭檢測修補。直到最後故障被解決,曾孟和戰友們才松了一口氣。
一路走來的坎坷,換來了一群人的成長。在曾孟的幫帶下,如今,年輕的航模飛控手們已經成長為不同戰位的骨幹——
航模飛控手周東生的特技飛行技術讓曾孟也感到驚嘆。一堂訓練課上,借助航模模擬飛控系統,他向戰友們現場演示落葉飄、180°俯衝飛行、平行橫滾等特技飛行動作。在周東生的操縱下,屏幕上的航模全程高速飛行、行蹤變幻莫測。“我認為特技飛行訓練是很有必要的,這能幫助我們有效躲避地面火器的射擊。”周東生説。
還有一位名叫謝敬豪的新生代航模飛控手,他提出了關於改進靶機的建議。
他的建議最終被採納,目標保障分隊據此對航模進行優化改進,並探索出新的進襲樣式。不久後,一次演訓中,滿屏幕的“雪花”讓防空分隊嘗到“空中藍軍”的新威力。
謝敬豪一直清晰記得演訓中的一個場景:傍晚,晚霞灑滿演訓一線。各戰位上,官兵和航模飛控手在霞光中穿梭,留下一個個忙碌的剪影。
兩代航模飛控手接續奮進,帶來了戰鬥力新的“突圍”。他們集思廣益,在速度、高度、進襲強度上不斷創新航模性能,將不同型號航模靶機進行梯次搭配,探索出單機攻擊、多機編隊、低空突防等多種攻擊模式;依託“倣真系統模擬飛”等組訓方法,探索形成新的組訓模式;人員能力生成週期,相比以前縮短30%以上,提高了目標保障分隊戰鬥力。
如今,新生代航模飛控手張力,對自己的戰位與價值有了新的理解。“靶機在藍天翱翔的航跡,就是我們青春與奮鬥的見證。”望向天空中的靶機,他堅定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