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竹馨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兵峰 特約通訊員 周 波 肖 盼
火箭軍指揮學院組織“礪劍故事會”。崔 崢攝
沒有“煤油燈”下的深耕,哪來破繭成蝶的蛻變
明月隱入夜空,繁星點點。火箭軍指揮學院某係曹教員的辦公室裏,墻上時鐘的時針,悄然劃過“12”。她走到窗前,眺望遠方燈火。
此時的她,心中有著説不出的舒暢。很長一段時間,她聚力攻關的某課題久攻不破,遇到一個個“攔路虎”,今天終於有了新進展。
數十年前,在這個校園裏,每個夜晚昏暗的煤油燈下,都閃動著一雙雙不知疲倦的眼睛。今天,她緩步走出辦公室,走廊的兩側,隨處可見從虛掩的門縫裏透出的燈光。
“搞教學、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從事武器裝備領域研究15年,曹教員知道,自己只是“入了門”,前行之路必須一步一個腳印。
那年,曹教員赴某旅代職。一次訓練間隙,她看到該旅一名工程師站在一台武器裝備前,眉頭緊鎖、若有所思,便上前詢問。原來,這名工程師在探尋該型號武器瞄準方式優化的方法路子。曹教員主動表示,願意共同破解難題。
那段時間,部隊正在執行演訓任務。白天,曹教員嵌入指揮崗位,訓練之餘,找不同層級的指揮員探討交流;晚上,她轉入技術攻關,反復對比不同型號武器瞄準系統設計,時常鏖戰到後半夜……
“沒想到您這麼上心。”一個多月後,曹教員拿出一份解決方案。那名工程師看後,感動不已。
這樣的“小插曲”在曹教員的科研生涯中並不鮮見,也讓她回憶起曾經讀到的一句話:“吃苦的本質,是長時間為某個目標聚焦努力的能力。”
這些年,曹教員朝著心中“目標”,在科研領域不斷攀登,自己的“成績單”也不斷刷新:&&完成各類課題20余項,上報諮詢報告10余份,當選學院名師苗子……很快,她給自己立下一個新的“小目標”——跨學科攻讀某學科博士學位。
“難度不同尋常。”面對同事的提醒,曹教員淡然一笑,説道:“挑戰自我、超越自我。”被錄取後,她精細分配時間,工作、學業一肩挑,教學、科研兩不誤,最終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撰寫的博士畢業論文還被評為優秀論文。
“沒有踏踏實實的深耕,哪來破繭成蝶的蛻變。”與曹教員同在一個係的張教授,同年輕教員分享從教經驗時,談及最多的便是“堅持”。
一般人可能覺得,與導彈陣地打交道有些枯燥艱苦,時間久了難免覺得乏味。張教授卻樂在其中,常年帶領團隊進深山、鑽密林,跨戈壁、走大漠,一次次研究、論證、打磨、攻關,一幹就是40餘年,攻克了一個個棘手技術難題,研發了數十項重大科研成果。
歲月如梭,從血氣方剛的青年,到兩鬢斑白的老者,張教授跋涉在一座座導彈陣地的步履不停。
黨的二十大代表、該院某係鮑主任,同樣篤定自己的堅持。那一年,鮑主任主動請纓,全程參與某試點任務,鉚在任務一線800多個日夜,研究撰寫多項理論成果,其中有一項獲評全軍一等獎。
載譽歸來,復盤總結。面對讚譽,鮑主任説:“堅持到作戰部隊、到演訓一線,才能推出能夠真正服務部隊戰鬥力建設的科研成果。”這些年,他經常帶領團隊深度參與全軍、戰區重大演訓活動。
正是憑著這樣的堅持,鮑主任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深入一線,推出一堂堂貼近實戰的教學課程,拿出一個個學術成果……
硝煙中總能找到科研的突破口
不久前,學院兵棋推演室,一場紅藍對抗訓練激戰正酣。這次訓練的主角是在院培訓的百餘名學員,他們來自不同武器類型的作戰部隊,擔任不同層級的指揮員。
一雙雙眼睛緊盯戰局,鍵盤聲聲,鼠標輕點,方寸熒屏信息奔流,頃刻間完成多波次攻防轉換。置身無形戰場,學員們感受到的是近似實戰的“瀰漫硝煙”。
室內一隅,全程觀戰的系統總設計師、某教研室曾主任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想多年前,他受領系統研發任務時,缺經費、少骨幹、零基礎,一個個現實難題擺在眼前,讓他壓力重重。
“搞科研不僅需要敢闖‘深水區’的勇氣,還要拿出‘挑燈夜戰’的精神,更要有敢啃‘硬骨頭’的韌勁。”上級領導的鼓勁打氣,曾主任至今記憶猶新。
此後的兩年,曾主任帶領團隊一次次前往一線部隊、嵌入重大演訓,足跡遍佈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每次“取經”歸來,他們及時將最新成果融入研發,不斷調整改進系統雛形。經過反復試驗論證,他們研製推出一套具有軍種特色的兵棋推演系統。
就在大家認為可以歇口氣時,曾主任卻提出:“戰場環境、作戰樣式不斷演變,這套系統必須及時充實更新,才能發揮最大效能。”在他的帶領下,團隊瞄準“新高地”,通過一次次模擬訓練收集數據、分析戰況,有針對性地對系統改進優化。
如今,這個系統已經升級到“3.0”版本,是學員認可度頗高的“磨刀石”平臺和該院開展實戰化教學的重要陣地。
春華秋實,在主導研發升級兵棋系統這項長週期的任務中,曾主任也先後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軍隊學科拔尖人才、火箭軍導彈專家。
那年,學院作戰實驗室升級改造任務被提上日程。這項任務涉及領域多、專業覆蓋廣、技術要求高,一時難住了眾人。
某教研室刁副主任主動請纓,直面挑戰。他帶領團隊赴作戰旅團採集數據、到演訓一線研練作戰流程,督促專業力量研發模擬系統。一次次調研論證,一遍遍精心打磨,最終實現了從理論構想、具體實踐到初具規模的“三級跳”。
“一年時間,皮鞋磨損了好幾雙,相關資料堆起來有幾尺高。”和刁副主任同一個係的同事説,這個集多種實戰演訓功能于一體的線上對抗平臺,成為淬煉學員打贏能力的“利器”。
在刁副主任辦公室的書櫃一角,擺放著一本“火箭軍十大礪劍尖兵”證書。榮耀催人奮進,他時常鞭策自己:“軍校教員為戰育人是使命所繫,教戰研戰能力提升永無止境。”
對於“教戰研戰”4個字,學院某係曹副教授有著切身體悟。從教10餘年,她講授的課程、研究的課題、撰寫的報告都與作戰指揮緊密相關。
那年,大漠戈壁,風沙漫卷,一場實戰化訓練悄然展開。野營帳篷內,曹副教授端坐在導調席,緊跟戰局變化下達特情課目,考驗參訓部隊在複雜條件下的應急應變能力。
這場訓練已經持續數日,她卻始終精神抖擻,因為“硝煙中總能找到科研的突破口”。這些年,她常年跟隨作戰指揮教學團隊南征北戰,領略過“大漠孤煙直”的遼闊壯美,見證過“長劍嘯蒼穹”的撼人心魄,感受過“張弓箭滿弦”的蓄勢待發。
“沒有硝煙味的科研,無法服務教戰研戰。”走進部隊、深入一線,也成為曹副教授教學科研履歷的鮮明特點。在她看來,正是這些經歷,讓她收穫了寶貴財富——寫下6萬餘字的“戰場筆記”,轉化融入課堂教學;&&負責10余個重點課題,撰寫10多篇諮詢報告,有效推動火箭軍戰法訓法創新。
淩晨時分,戰鼓再次擂響,曹副教授毫不手軟,看準參訓部隊“軟肋”設置危局險局,將其逼入極限環境淬煉。
硝煙散盡,她走出指揮所,晨曦微露、天光破曉,大漠一望無垠、靜謐無聲。仰望蒼穹,她心中思索起下一場博弈如何展開……
向戰而行,是一條求知之路、勇者之路
帶領團隊辛勞多日撰寫的諮詢報告得到肯定;所在教研室榮獲“火箭軍礪劍貢獻獎”……年終盤點,成績單的背後,是該院趙教授帶領團隊數年如一日向戰而行的全力奔跑。
此前,一個重大事件一時間成為上下關注的焦點。趙教授敏銳地意識到,事件延伸的相關領域值得深入研究。很快,一個專項研究團隊迅速成立。
那段日子,她帶領團隊持續跟蹤、分析、研判,200多個日夜不間斷,梳理彙編資料500余份,開展集中研討20余次。一個個夜以繼日、一次次修改打磨,團隊最終提交一份近萬字的研究報告,經逐級審批後上報。
那次經歷,只是趙教授和團隊多年工作的一個縮影。他們深知,向戰而行,是一條求知之路,也是一條勇者之路。
趙教授和年輕教員在一起時,經常提及這樣一句話:沒有向戰而行的奔跑,哪來登上高峰的榮耀。在她眼裏,學院某係向教授就是那個一直努力奔跑,直至登上科研高峰的勇者。
原因何在?在向教授當教員的數十年裏,他主動求變,數次轉型。
上一次轉型,發生在向教授從教15年後。當時,某理論剛剛引入國內學術界,僅僅運用於經濟學領域。在多數人尚未察覺時,向教授堅定地認為,這一理論,運用於軍事領域非常有前景。
“教戰研戰的領域,再難也要突破。”此後3年多時間裏,他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反復構建模型,最終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從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歸來,他還申請在學院研究生教學中首次開設相關課程,成功將研究成果應用於教學。
近兩年,步入花甲之年的向教授仍然堅持“領跑”,承擔課題數量居全係首位。
一起向戰奔跑的,還有該係某教研室萬主任。面對慕名前來求教的年輕教員,萬主任總是為大家打氣:“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總會有突破的那一次。”
當教員28年,萬主任就是用這樣的“笨辦法”,一次次打開了科研“新世界”,結出纍纍碩果——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撰寫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10余部,主持、參與1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
“沉醉其中,樂在其中。”談及秘訣,萬主任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狀態。正是因為保持這樣的狀態,她創下一項不為人知的“紀錄”——3次赴一線部隊代職鍛鍊,頻次位居該院現有名師和名師苗子之首。
每次代職歸來,萬主任都把全新思考融入學術研究之中。每當得知一份份諮詢報告或研究成果服務於戰鬥力建設,她都倍感榮耀,覺得“盡到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本分”。
一時選擇容易,一輩子堅守不易。當這群軍校教員將科研融入使命擔當、融進強軍事業,在攀登高峰的征程中,他們就不難找到奮鬥奮進的精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