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昕 解放軍報記者 李偉欣
搭建臨時站臺。
只有把自己練成“活地圖”,調度工作才能幹準幹好
早上7點20分,中部戰區某調度中心調度值班員朱宇傑走進值班室。迎面,一張鐵路圖映入眼簾。徑直走到電腦和電話前坐下,朱宇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與昨日調度值班員正式交接後,朱宇傑熟練地打開鐵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和軍隊運輸投送系統。在不停切換界面、更新數據的過程中,當前轄區內準備裝載和正在運行的鐵路運輸投送計劃已了然于胸。
突然,一批物資引起了朱宇傑的注意。看著這批物資的始發地和目的地,他腦海裏出現了好幾條線路,有的可以直達但要經過涵洞,有的鐵路站點限制入內需要繞行……在這張只有朱宇傑“看得到”的“運輸圖”上,各編組站、區段站、局界站清晰可見,途經區域地勢地貌、人文風情的備註也簡潔明了。數據之詳細,仿佛是值班室墻上那張圖的三維升級版。
“按照慣例,這兩地中途只需停靠1個大站便能順利抵達,但由於裝備超限,且提出了車輛類型運輸需求,現在線路需要重新進行規劃,才能保證不出差錯。”朱宇傑指著電腦畫面解釋道。
鼠標輕點,隨著鐵路車輛籌備、給定運行路徑、安排運行時間等工作一一落實,朱宇傑有條不紊地完成該車次調度。
“再小的區域,在地圖上都有標記。鐵路運行也是如此,再細節、再瑣碎,都必須牢記在心。從接到運輸投送任務開始,每個環節都必須準而又準。”朱宇傑説。
記不清鐵路站序是“要命的”。筆直的鋼軌就像單向的高速公路,一旦錯過“關鍵路口”,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計劃往錯誤的方向越跑越遠,繞一大圈才能回歸正道;記不住裝備信息更是“致命的”,不同鐵路線路周邊環境不同,寬度、高度都不一樣,特別是很多線路會有隧道、涵洞。超限裝備選擇這種路徑,既會破壞鐵路線路,又會損壞部隊裝備,造成難以估量的嚴重後果。
初入職時,朱宇傑和帶教師傅一照面,沒別的安排,一本鐵路線路、車站點位手冊,五六本涉及鐵路、軍事運輸的規章制度擺在了他的面前。“背!背準!”師傅嚴厲地説。
初看時,密密麻麻的點、線纏成了一團。再看時,朱宇傑抓住一根線頭,抽絲剝繭般一邊慢慢捋順,一邊拿著筆認真默畫。一個月下來,他的腦海裏已有了一張大致完整的地圖。
儘管信息系統已經普及,但隨手把“鐵路運行圖”畫下來已經成為朱宇傑的工作習慣。幹了11年調度值班員的他,每年都要把那五六本規章制度翻閱不下20遍。
“鐵路軍事運輸投送,一方面是‘鐵路’,一方面是‘軍事’。把這兩個方面學紮實,才能在腦子裏搭建模型,實現精準運輸投送。”朱宇傑説。
今年2月,朱宇傑參加了中部戰區某調度中心組織的軍事運輸投送業務素養專攻精練集訓。這次集訓,不僅教大家學習操作各項信息系統,還非常重視“基本功”,安排大家重拾鉛筆橡皮。期間,他們學習畫鐵路運行圖,背鐵路車站順序、管內車站基本情況,掌握常見武器裝備的尺寸、型號。
朱宇傑學得十分認真。某地特大暴雨期間的調度值班經歷,讓他深知這樣做的重要性。
當時,他作為業務骨幹被增派到地方調度指揮中心保持值守狀態。受短時強降水天氣影響,調度指揮中心門前的積水不斷增多。悶熱潮濕的環境下,朱宇傑和一同值守的戰友馮超勇、趙博面臨著斷水、斷電的困境。更糟糕的是,支撐工作的運輸投送系統失靈了!
朱宇傑和戰友們當機立斷,參照《軍事運輸工作簿》內容,摘抄運行計劃,手寫紙質通知書,按時向鐵路部門通報任務。多虧對各站點、線路了然于胸,依靠腦子裏的那張“立體地圖”,雖然沒有各種系統的輔助,他們仍然妥善處置了各種情況。
“只有把自己練成‘活地圖’,調度工作才能幹準幹好。”朱宇傑説。
兵貴神速,調度值班員始終追求著“快”的最優解
淩晨1點,隨著“迅速集結平車,以備軍事運輸投送任務使用”命令下達,中部戰區某調度中心值班室突然像炸開了鍋,電話聲、討論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
1分鐘,在這平時輕易就會忽視的時間刻度裏,響起了5個電話。空車從哪選扣,車輛到哪集結,短短幾分鐘過去,調度值班員顧遠和戰友們已列出計劃要點。
秒針“滴答滴答”轉動,時針悄無聲息前移。電話一聲聲響起,指令一道道發出,調度值班員們的身影進進出出。
在1分鐘接1分鐘的衝鋒中,集結和配送工作按時完成。
任務雖已完成,顧遠撲通急跳的心卻遲遲不能平靜,耳邊甚至還殘留著電話鈴聲響起的幻聽。閉眼休息沒幾分鐘,他猛地睜開眼:“幾點了?”
時間,是每一名調度值班員工作的生命線。正如在車站和機場大廳裏,時刻表是必須存在的元素,以時、分、秒牽動著每一名乘客的腳步。兵貴神速,調度值班員始終追求著“快”的最優解。
“每次做運行計劃時,我們要控制的就是影響軍列最快抵達的變量。”顧遠説,從最初的計劃編制,到計劃審核,再到計劃流轉,任何一個環節的小錯誤,都有可能貽誤戰機。
一次,一輛在軌運行軍列抵達某站點時,比預計時間晚5分鐘,結果掉入鐵路維護保養這一“時空天窗”,需原地等待6小時才能繼續出發。
聽聞此事,顧遠感嘆道:“雖然説不是緊急任務,不會對後續行動産生影響。但軍列上的官兵怎麼辦呢,沒有熱食熱水的情況下,幹熬6個小時?再假如,這是一次緊急任務,會帶來什麼嚴重後果?”
“要全盤考慮,要準上加快。”為了更快,顧遠不放過每次能到現場裝卸載的機會,認真觀察各站點所處位置、基礎設施建設。他説,調度值班員的眼睛不能僅僅停留在屏幕上,還要看到現場的情況,這樣才能指控現場做出最優選擇。
“調度‘千軍萬馬’,時間就是戰鬥力。”為了更快,顧遠和戰友們不斷學習各項規章制度,讓軍列在出發前便無安全之憂;滾動更新管內單位的運輸投送保障方案,建檔建庫,確保遇到緊急任務時拿著預案就能裝載;結合演訓任務,模擬戰時狀態組織軍列運行;保持和地方鐵路局工作人員的聯絡,加強對客運列車的了解掌握……
去年,多家單位組織演練,數條線並行,運力壓力陡升。顧遠和同事當即對接部隊,確定停靠站點及人員、物資裝載需求,提前規避風險點,明確各個單位出發時間,讓大家避免“交通擁堵”,在最短時間抵達。
庚子年,除夕夜。當天18點接到任務通報後,調度值班員迅速聯合有關部門,溝通明確軍機降落順序、停靠位置、裝載車輛進入飛行區時間、順序及停放區域等細節,並進入停機坪進行現場實地勘察。當軍機抵達武漢機場後,部隊官兵在2個多小時內便完成了人員和物資卸載,為抗疫搶出了時間。
軍史長廊上,“大地震,千里機動急救援;大調度,運籌帷幄立頭功”等錦旗靜靜地懸挂在展墻上,一幅幅照片展現著調度值班員堅守崗位幫助部隊第一時間抵達現場的事跡。“這不僅是過往的勳章,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顧遠説。
房間裏,鐘錶的滴答聲淹沒在頻頻響起的電話鈴聲中,但在調度值班員心裏,時間是如此清晰——快,要更快!
調度值班員研究分析運輸計劃。
像一顆道釘,牢牢鉚在自己的戰位上
夜已深,手電筒的光束一晃一晃,逐漸靠近某裝卸載場地。
一批裝備即將在天亮後出發。為確保它們能夠安全抵達目的地,調度值班員陶濤喊上任務部隊梯隊長、鐵路貨運部門工作人員,逐一對裝備的捆綁加固狀態進行最後一次檢查。
月光下,陶濤的影子漸漸拉長,疊在鐵軌上,融為一體。
“做調度工作20多年,有時候覺得我就是鐵軌上的一顆道釘,鉚在自己的崗位上,保障著車輛、人員、裝備一路暢行。”陶濤説。
剛開始,日日緊盯電腦屏幕、時時接聽電話,緊張又單調的調度值班員工作,讓陶濤深感枯燥。看著一輛輛軍列駛向廣闊天地,想到自己只能守在這狹小的房間裏,他內心渴望著走出去。
漸漸地,一封封部隊順利抵達後發來的感謝信,一項項急難險重任務完成時戰友的笑容,讓陶濤對這份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
一次執行重大調度任務時,友鄰單位負責統籌大項工作的調度值班員,因為長時間缺少睡眠,在值守過程中發起了低燒。陶濤深受觸動。那時他沒想到,自己竟也能半個月不踏出調度所一步。
那年,陶濤奉命執行部隊移防運輸投送保障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如何科學地排出各個點位的裝載時間表,能否精確地卡控鐵路車輛送到每個點位的時間,怎麼把有限的運力發揮到極致,都是他需要考慮的問題。
大半個月的時間裏,為確保能夠第一時間做出最佳處置,陶濤吃飯、洗漱、休息一切從簡,全程盯控任務整體進度,動態跟進掌握鐵路車輛進程。眼睛盯著屏幕、本上記著時間,他將每一個預估數據精確到了極限。
任務完成,陶濤仿佛脫胎換骨。“對我來説,釘在房間裏,就是鉚在鐵軌上。釘得越深,負重越穩。雖然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們的存在,但在保障好官兵,履行好自己職責和使命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説。
調度值班員成益亮家中有一本特殊的日曆,上面圈出的日子不是生日、紀念日,而是運輸投送任務多而急的幾個節點,以便自己提前做好準備。
在調度值班員崗位上多年,成益亮對運輸投送線上來來往往的官兵有不一樣的感情。“他們坐上軍列,將要奔赴的任務地點充滿艱辛苦累,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在這之前的漫長旅途中,我們沒有理由不讓他們得到最好的照顧。”成益亮説。
今年的新兵運輸中,成益亮發現某地有多批前往新疆的新兵,如果全部按照慣例乘坐鐵路車輛,不僅途中耗時長,而且不利於接兵幹部管理。為了提供更好的保障,他們嘗試協調這些新兵通過航空運輸投送的方式直抵目的地。
調研分析其可行性後,成益亮和戰友迅速聯絡民航部門和相關航空公司,經過多次協商、反復推敲,最終這幾批新兵坐上了他們的“專屬”航班,帶著滿滿的自豪感和歸屬感飛向軍營。
到哪都能紮根,到哪都能負重。從崢嶸歲月的戰火中走來,在體制調整的改革中重塑,現在,調度值班員們擔負的任務不只是鐵路。
港口、場站,紅色的臂章從來都不會缺席,紅色的錦旗從來都不是終點。腦中記著數據、眼裏盯著現場,萬里投送線上,他們像一顆道釘,牢牢鉚在自己的戰位上,在日復一日的承壓負重中,為強軍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