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11月4日,中國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戲劇研究員、著名文化學者廖奔在福茗戲苑作題為《戲劇與時代》的講座。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吳新斌主持。
《戲劇與時代》講座舉行,吳新斌(左)擔任主持。主辦方供圖
講座伊始,廖奔回顧了與福建戲劇長達四十年的深厚交往,他提到許多老朋友以及與福建緊密相關的戲劇研究和評論成果。他認為,福建作為全國戲劇大省,其傳統底蘊極為深厚,擁有現存最古老的戲劇,宋元時期藝術種類繁多;建國後,《春草闖堂》《團圓之後》《連升三級》等優秀新戲劇作品的誕生;新時期戲曲革新、創作、評論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鄭懷興、周長賦、王仁傑等傑齣劇作家和王評章等評論家的貢獻;21世紀以來,福建戲劇的生存環境得到恢復和再生,演出活動頻繁。
隨後,廖奔談及時代與戲劇的關係,戲劇在今天21世紀的背景下,究竟處於什麼狀況?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面對時代之問,他從四個層面給出答案。
講座現場 主辦方供圖
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由於與鄉村祭祀活動的緊密聯絡,在社會文化領域佔據了重要地位。中國戲劇市場與西方不同,戲劇戲曲的市場化並非一蹴而就。自80年代以來,戲曲衰亡論已持續四十年,如今才開始出現轉機和光明前景。他建議,“政府出面扶著劇團走,有合適的生存環境再放手不遲。”
隨著後工業化物質世界的進步,戲劇經歷了現代轉型。廖奔分析了舞臺和劇場空間的造型變化,戲劇樣式的多樣化分化、組合與變異,以及網上戲劇的興起和社會參與方式的多樣化,認為戲劇在當前社會中獲得了新的、更為適宜的生存空間和條件。同時,他也指出了戲劇面臨的三大困境:一是被影視、網絡、自媒體排擠的困境,導致演出數量減少,劇場閒置成為城市景觀;二是戲劇運作機制的困境,地方政府以政績為導向,導致戲劇工作以獲獎為目的,失去了觀眾;三是高科技挑戰的困境,人工智慧軟體寫作、ChatGPT寫作等技術的出現,預示著一般性寫作將被取代。
“儘管戲劇面臨轉型困境,但社會對戲劇的需求依然強烈。”廖奔表示,全國演出活動持續不斷,地方劇種成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點保護對象,戲劇專業成為大學的重要學科,戲劇在日常生活中泛化,各門類藝術借鑒和利用戲劇來擴大其影響力。這些現象表明,戲劇展現人生的方式、意義、價值,為人類提供情感刺激和心理快感的原始魅力,在新時代更受人類歡迎。
最後,他指明,戲劇突破方向在於調動各地歷史文化自然旅遊資源,以戲劇講故事為手段,為時代和旅遊服務;同時面對今非昔比的戲劇舞臺,實現內容上的突破,打造戲劇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