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實踐與重要論述進課程教材”福建現場會⑥丨杭州余杭區良渚第二中學黨總支書記王衛華:讓文物在校園裏“活起來” 思政課“用起來”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0月30日 11:18:31
央視網 | 2024年10月30日 11:18:31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 (記者 莊媛媛)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地方重大實踐與重要論述進課程教材經驗交流會在福建福州召開。會上,杭州市余杭區良渚第二中學黨總支書記王衛華作題為《根植良渚文化 培育文化自信》的經驗交流分享。

王衛華作經驗交流分享。鄭育紅 攝

良渚是被譽為“中華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就心繫良渚遺址,親自推動良渚遺址的開發和申遺工作。

2008年9月,良渚博物院向社會開放。1個多月後,習近平再次視察良渚遺址保護工作。在良渚博物院,他囑咐時任院長:“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設成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學術研究中心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心”,“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活’起來”。

“如何讓文物在校園裏也能活起來,發揮鑄魂育人的能效,成為我們不斷思考的重大命題。”王衛華表示。

進入良渚第二中學,教學樓上紅色的“良”字標識映入眼簾。它不僅是良渚第二中學的地標性符號,更是該校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核的生動展現。

近年來,良渚第二中學深入挖掘良渚文化資源,讓良渚文化的精髓滋潤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努力營造一個既富有歷史深度又充滿現代氣息的育人環境。

良渚第二中學玉琮廣場

王衛華介紹,學校通過打造文化地標點,選取良渚文化的核心元素——玉琮、鳥紋、魚紋等,將其融入學校文化的整體架構中,打造“玉琮廣場”“良渚文化長廊”等知名文化地標,引領學生沉浸式感受良渚文化的魅力。

此外,通過搭建文化展示區,設置“文明古韻”“良渚新象”等主題區域,展示學生關於良渚文化的創意作品,表達對良渚文化的深層理解;設置文化打卡地,每年9月新生入學第一天開展校園文化地標打卡活動,讓每一位新生在打卡通關的過程中,將良渚文化內涵活化在心,厚植文化自信。

校園文化地標打卡

2023年12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習近平指出,良渚遺址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是世界文明的瑰寶。

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價值理念和道德規範,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資源支撐。

近年來,良渚第二中學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良渚文化為支撐,推動課程育人。

王衛華介紹道,學校不斷探索創新思政教育模式,用好思政教材,依託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良·育”共同體,充分挖掘良渚文化元素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道德與法治》等教材中,打造“玉以載道”系列思政金課,感受文明瑰寶的魅力。

良渚第二中學校本課程展示課

在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中,將良渚文化融入全學科,挖掘課程思政內涵,彙編典型案例,讓每門學科講德育,每位教師講育人,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同時,開發“良渚古國探秘”等校本課程,深入了解五千年文脈,內化良渚文明基因。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拓展實踐育人和網絡育人的空間和陣地”。

“我們積極開展行動,在傳承和弘揚良渚文化過程中推進實踐育人。”王衛華表示,學校通過一系列舉措,將良渚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與實踐育人工作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

一是成立思政宣講團,在校內宣講良渚文化,在校外走進村社,聘請致力於良渚文化相關工作的本校畢業生,作為校外輔導員指導宣講團,一代又一代講好良渚文化故事。

良渚第二中學宣講團赴良渚新港村參觀學習

二是開展場館思政課,走進杭州國家版本館,編寫“良韻新頌”學生詩歌集;探秘良渚遺址公園、良渚博物院,合力繪製良渚文化圖譜,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探索傳播良渚文化的多元路徑。

三是研發數字機器人,探訪良渚數字文化社區,設計“躍躍”吉祥物智慧機器人,研發“小良”智慧問答調度機,以數字技術創新良渚文化的表達方式和傳播方式。

昨天的良渚,是一塊遺跡;今天的良渚,是中華民族之精神坐標;明天的良渚,將成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平臺。

下一步,良渚第二中學將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以守護文化根脈的赤子之心,持續探索良渚文化的當代表達、少年表達,引領一代又一代中學生,堅定文化自信,擔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使命,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編輯:陳少婷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