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黃鈺姣)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地方重大實踐與重要論述進課程教材經驗交流會在福建福州舉行。會上,復旦大學副校長周磊從復旦大學構建“大思政課”體系的“三個融入”入手作經驗交流。
復旦大學副校長周磊作經驗交流 鄭育紅 攝
“復旦大學通過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四史’選擇性必修課程,實行‘一史一門課’‘一課一團隊’。”周磊介紹。
“當前,人人做‘創客’成為了一種新潮流,你認為這與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有什麼關係?”“怎麼看待改革開放對你的影響……”在復旦大學《改革開放史》的課堂上,老師通過一系列問題來啟發學生,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表看法,討論的熱潮就像開了閘的洪水,持續了大半節課。
作為全國開設“四史”課程的先行者,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課程籌備、建設中始終堅持融入多年來在思政課程教學中形成的傳統和特色。
復旦大學集體備課會 圖源:復旦大學公眾號
集體備課就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個傳統特色。每週二下午,80多位教師按教研室分成小組,以團隊協作為主要形式召開集體備課會,結合時政內容、學術動向以及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展開討論,推動課程優化。
2024年“強國之路”思政大課開講 圖源:上觀新聞-教育在線
據介紹,復旦大學還通過充分發揮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為“頭雁”、哲學社會科學共同發展的大馬學科群“雁陣效應”,並根據人文社會科學、理工、醫學各學科大類的特點加強分類指導,抓牢思政課程“主渠道”,全面融入課程思政。
“復旦大學牢記囑託,堅持以紅色文化滋養學校文化,厚植文化育人沃土,建好文化地標,加強《共産黨宣言》展示館和‘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建設,打造全國知名紅色地標,累計服務參觀者10萬人次。”周磊説。
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在《共産黨宣言》展示館集體備課。圖源:人民網
在上海市楊浦區國福路51號,一棟3層高的洋房掩映在樹叢中。
這裡曾經居住過《共産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翻譯者、復旦大學老校長陳望道。2018年5月,復旦大學將陳望道舊居修繕改建為《共産黨宣言》展示館,面向學校、社會公眾開放,展館講解員由復旦師生組成的“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擔任。
依託展示館建設學生實踐基地,復旦大學開發相關課程資源,為大中小思政一體化提供支持。
周磊表示,復旦大學還通過成立望道研究院,聯合拍攝電影《望道》,落成烈士紀念雕塑及紀念廣場,開放“玖園”愛國主義教育建築群,推進“復旦源”建設;建好“文化校歷”品牌,匯聚、配置和共享育人資源等方式,加強文化育人,有機融入學校文化沃土。
走進江南造船,觸摸大國重器的歷史脈搏;與一線工作者對話,感知文化強國與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重要使命……今年,復旦大學組織3700多名學生分別前往該校在上海首批建設的134個思政大課基地,與改革親歷者和專業人士近距離互動。從“全校共上一門課”到“到全社會上一門課”,復旦大學集結校內外優勢資源,開門辦思政大課。
“學校堅持立足上海,融入上海,用好上海這座光榮之城豐富的育人場景資源,以‘形勢與政策’課為載體,探索建設‘強國之路’思政大課學思踐悟教學體系。”周磊説,復旦大學創新開發“紅色巴士”研學實踐專線項目,推出“初心路線”“人民城市路線”等4條主題線路,串聯滬上13個學習場景,由學生講師擔任“足跡導遊”,通過“車上講”“館內看”相結合的“移動式講解”,讓學生沉浸式體悟歷史場景、改革場景,明晰奮鬥前景、強國願景。
此外,復旦大學還與上海市委宣傳部開展文化共建,開展“送演”“送展”“送講”進校活動,共建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
周磊表示,下一步,復旦大學將持續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決扛起高等教育“國家隊”的使命,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教育強國中打頭陣、當尖兵,不斷提升學校教育的思政引領力,奮力書寫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復旦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