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雲頂對話》獨家對話雷軍:創業30年,如何不斷穿越週期

來源:央視網 | 2022年09月15日 09:40
央視網 | 2022年09月15日 09:4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做一家偉大的公司”,是雷軍18歲就樹立,並始終為之奮鬥的目標。那麼小米走到今天這一步,它到底離“偉大的公司”還有多遠?9月16日,央視網財經紀實訪談節目《雲頂對話》又迎來了重磅嘉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頻道主持人周運作為“雲頂觀察員”將對話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挖掘其為成就“偉大公司”的夢想,不斷自我革新、持續突破的韌性故事。歷經創業30年的沉浮摔打,不斷穿越多個産業週期,雷軍究竟有著怎樣的創業思考?


從《矽谷之火》到《小米創業思考》

30年創業浮沉,看雷軍總結教訓與心得

1987年,年僅18歲的雷軍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在圖書館裏,被一本《矽谷之火》點燃了,埋下了“做一家偉大的公司”的種子;1992年,22歲的雷軍作為第六名員工加入金山;1999年,雷軍創辦卓越網,追趕互聯網浪潮,並很快做到中國B2C電商第一;2007年,雷軍辭去CEO職務離開金山,開始做天使投資;2010年,40歲的雷軍重新出發,創辦小米……

回望過去,從個人計算機時代到互聯網時代,從移動互聯網到智慧汽車浪潮,每一次科技迭代,雷軍都是親歷者。如同很多創業者一樣,雷軍經歷過很多高光時刻,感受過光輝歲月的垂青,但同時也穿越過多個低谷,多次與席捲而來的浪潮擦肩而過。一路走來,究竟是怎樣的熱情與動力讓雷軍永不止步,一次次投身新的創業浪潮?

在被《矽谷之火》深深影響多年後,雷軍出版了一本對他而言意義重大,同時也影響著很多人的書——《小米創業思考》。節目中,提及這本書的問世過程,雷軍表示,2020年恰逢小米十週年,自己帶著員工做了半年的深入復盤和總結,“總結完以後我就做了一個PPT,給同事們講了兩個小時。講完以後,大家覺得收穫很大,説要不這些內容整理成一本書。”然而,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究竟是什麼讓雷軍“寫著寫著就發現寫不下去”了?對於這本擁有如此樸實名字的書,雷軍又賦予了它怎樣的意義?

節目中,周運還採訪了Redmi市場經理張宇以及“米粉”吳向宇和張航。對於這群熱愛著小米的人來説,《小米創業思考》特別坦誠,“完完全全把小米這12年來走過的路、趟過的坑,甚至揭開傷疤,一條一條都展示給大家看”。那麼《小米創業思考》展現了雷軍和小米怎樣的價值觀?

從智慧手機到智慧電動汽車

雷軍談“性價比”與“高端”如何共生,以及最後一次創業

在回顧小米創業12年的歷程時,雷軍坦承確實遇到了一些誤解,而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小米提出的“性價比”概念。這是小米為自己打造的標簽,也是小米向當時氾濫的山寨機和昂貴的外資品牌,發出的挑戰宣言。但伴隨著對手的不停詆毀與抹黑,小米的“性價比”被拿來與“便宜”、“低價”相提並論。對此,雷軍反駁道:“我覺得‘性價比’是商業聖經,是每一個公司競爭的法寶。”在2010年創辦初期,小米就有一個巨大的想法——發起工業界的效率革命,讓“性價比”的概念切實落地,改變世界對中國製造的印象。

小米手機的誕生,幾乎帶來了國産手機的集體崛起,讓中國製造逐步走進了世界的視野中。但是,當中國製造的製造紅利、市場紅利、供應鏈紅利釋放了以後,中國品牌也努力朝著“高端”之路邁進。這時,小米還能保持住“性價比”嗎?這是周運在採訪中向雷軍拋出的一個問題,也是小米如今被問最多的一個問題。對此,雷軍在節目中如何回應?又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小米去做出顛覆行業的舉動?

2021年,雷軍在小米發佈會上再次做出一個重大決定,“這一回我決定了親自帶隊。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深知做出這個決定對我來説意味著什麼,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究竟是什麼讓雷軍萌生了“造車”的想法,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他又是如何理解自己提出的那個“風口上的豬”?

對話時代標誌,記錄思考豐度。《雲頂對話》將以節目的物理高度、央媒的國家高度、人物的思想高度,共同探索新場景,突破新風格,開啟新話題,啟迪新思考,在字裏行間和光影世界裏,刻畫時代張力下的參差多態,傳遞有豐度的“雲”端思想,勾勒當今中國社會隱而未現的生命輪廓。9月16日,鎖定央視網財經出品《雲頂對話》,看周運獨家對話雷軍。

編輯:司曉穎 責任編輯:吳強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更多精彩
正在閱讀:央視網《雲頂對話》獨家對話雷軍:創業30年,如何不斷穿越週期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