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業長青丨FOF年內收益超七成告負,“專業買手”如何自證?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8月26日 16:07
央視網 | 2024年08月26日 16:0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FOF基金(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的基金”,一向有著基金“專業買手”的稱號。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全市場FOF基金規模較年初減少了119.32億元,為1435億元。

而在FOF基金規模縮水的背景下,防守和進攻兩頭都不討好的FOF,正面臨著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近期公募FOF更密集出現新産品延長募集、老産品開放期拉長、基金經理離任以及被迫清盤等多重現象。

雖然FOF基金的年內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作為一種長期投資工具,未來FOF仍有待更多的投資人接納長期投資理念並進行配置,同時更多的制度安排也將幫助FOF壯大發展。與此同時,管理人則需要提升資産配置能力,在合適的時間增加對應資産的配置,熟悉和把握中國乃至全球各類資産運行規律,增加可投標的種類。

超七成FOF年內收益告負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全市場FOF基金規模較年初減少了119.32億元,為1435億元。在FOF基金規模縮水背景下,防守和進攻上兩頭不討好的FOF,正面臨著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

近期,公募FOF更密集出現新産品延長募集、老産品開放期拉長、基金經理離任以及被迫清盤等多重現象。8月份以來,多只FOF密集變更基金經理,包括陳曙亮、周珞晏、薛賢志、丁一戈等在內的多位基金經理離任。

例如,浦銀安盛原FOF業務總監陳曙亮“清倉式”卸任9隻FOF的基金經理職務,引發業內關注。公開資料顯示,陳曙亮自2008年起在富國基金任職,歷任助理定量研究員、定量研究員、年金投資經理、基金經理等多個職位,2019年6月,加入浦銀安盛基金,並擔任FOF業務部總監。

Wind數據顯示,陳曙亮的管理規模從2021年二季度便突破100億元大關,2022年一季度達到137.95億元的高峰,一度是業內FOF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之一,2024年初他還發行了1隻新基金。

基金經理變動只是行業變化的縮影。近些年,FOF業績總體表現不佳導致規模下降,不少FOF成了迷你基金,但監管層對公募基金産品存續規模的要求也在提升,因此FOF的“出清”在加速。

此外,年內也已有多只FOF已經啟動或完成清盤且全市場還有大量規模不足2億元,甚至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FOF存在。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在全市場有業績展示的909隻公募FOF中(份額開計算),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就達到453隻。

對於FOF的頻頻清盤和規模的“迷你”化,有業內人士就認為,這與當前FOF業績壓力較大有關,尤其是FOF防守不足、進攻有限的特點,對保守型投資者或進攻型投資者難言吸引力。

從年內業績上看,如截至8月25日,Wind數據顯示,在全市場有業績展示的909隻公募FOF中(份額分開計算),年內收益為負的産品達到661隻,佔總數超七成,12隻産品虧損超過15%,其中,東財均衡配置三個月持有A/C年內虧損更是超過20%。

積極拓展資産類別

FOF一向有基金“專業買手”的稱號。進一步而言,FOF作為一種典型的組合基金,並不直接投資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資産,而是專門投資其他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FOF基金的投資組合包括多個其他基金,例如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等,這使得投資者可以通過一種基金間接地分散投資于多個不同資産類別和投資風格。

一方面,FOF從誕生之初,就被公募行業賦予實現資産配置的厚望。但在該FOF基金經理看來,市場上真正具有資産配置意識和資産配置能力的人才非常少,很多FOF基金經理其實只是在做輪動策略,而缺乏宏觀研判與統籌,這也導致FOF相較于其他類型基金沒有體現出明顯的優勢。

另一方面,對於投資者而言,FOF也有著較高的投資門檻,對於投資收益、回撤、波動等多方面投資者也需要整體進行考量,所以零售端本來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接受和認可這樣的産品類型。再加上近些年市場行情較為極端,很多FOF産品階段性跑輸主流指數,那麼對於更看重短期收益的零售端而言,FOF産品就更難得到認可。

的確,FOF基金的年內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FOF作為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後續有待更多的投資人接納長期投資理念並配置,更多的制度安排也將幫助FOF壯大發展。但管理人則需要提升資産配置能力,在合適的時間增加對應資産的配置,熟悉和把握中國乃至全球各類資産運行規律,增加可投標的的種類。

不過,從年內的配置路徑上看,當前不少FOF也已開始從資産多元化和收益穩定性出發積極拓展自身投資類別。

例如,隨著REITs(房地産信託投資基金)二級市場持續反彈,FOF也已開始重點關注這類資産。基金二季報顯示,鵬華前海萬科REITs、紅土創新深圳安居REIT和華夏北京保障房REIT等紛紛出現在了基金的重倉列表中。

公募REITs之所以在公募FOF中迅速嶄露頭角,與其在低利率環境中的獨特優勢密不可分。建信基金基金經理王志鵬表示,隨著市場進入低利率時代,公募REITs基於底層資産的透明性和穩定的可分配現金流創造能力,在大類資産配置中逐步顯示出性價比。他進一步強調,公募REITs不僅能夠提供相對穩定的分紅收益,其長期複合回報亦相當可觀,“公募REITs與其他金融資産關聯性低,風險分散效果也較好,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政策的支持也為公募REITs在FOF中的廣泛配置鋪平了道路。中歐基金基金經理桑磊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的《關於全面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託基金(REITs)項目常態化發行的通知》,讓市場預期了未來更快的發行速度、更大的市場規模,大力推動了REITs市場的發展。(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央視網記者 黎旅嘉)

編輯:司曉穎 責任編輯:焦健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更多精彩
正在閱讀:基業長青丨FOF年內收益超七成告負,“專業買手”如何自證?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