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全力應對洪澇災害

來源:經濟日報 | 2024年08月26日 17:45
經濟日報 | 2024年08月26日 17:45
原標題:
正在加載

進入汛期以來,全國多地遭遇暴雨、颱風等極端天氣,引發的洪水、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嚴重影響了群眾生産生活。面對災情,保險業快速啟動保險應急響應,積極做好防災減損和風險減量,全力做好災害理賠服務工作,加強與地方相關部門協調聯動,統籌行業力量開展災區無差別救援。在8月21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前7個月保險業賠款和給付支出1.39萬億元,同比增長30.2%。

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給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造成了較大損失。今年上半年,我國自然災害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約932億元,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382億元。金融監管總局財産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介紹,監管機構推動行業出臺車險“三免四快”、農房保險“四快兩免”等政策,做到應賠盡賠快賠。截至目前,南方地區受災較重的湖南、江西、廣東等省份保險已經賠付約28億元,保險機構投入人力約8.7萬人次,派出查勘救援車輛約5.8萬輛次,較好支持了受災地區生産生活秩序恢復。

5月份,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指導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以2021年至2023年廣東各地市車輛水淹事故報案數據為基礎,依託全國道路風險地圖系統採集案件密度、賠款金額、是否人傷等9項因子構建風險評估模型並計算道路的風險值,分析省內共303條中高風險道路及542個中高風險區域,編制2024年省內機動車水淹事故風險地圖及道路區域清單;通過行業共享和公眾發佈的方式,推動轄內保險機構提前採取措施主動規避風險,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增強廣大消費者對水淹風險路段的防範意識,提前掌握水淹路段風險信息,在降雨來臨前騰挪車輛,有效減少事故發生。廣東監管局組織轄內保險機構在廣州、惠州、江門、珠海等11個歷史受災概率較高、損失較大地市率先開展大災互認,快速開展查勘救援和保險理賠工作,提升車險重大災害事故防災減災救災服務水平。

6月份以來,江西多地發生暴雨洪澇災害,造成南昌、九江等多個設區市發生城鄉內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金融監管總局江西監管局多次向轄內保險機構發送天氣預警提示、氣象趨勢預測和分析資料,督促保險機構密切關注氣象信息,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準備,防範持續性降水可能誘發的洪水、城鄉積澇、滑坡等次生災害。江西監管局指導轄內保險機構通過氣象災害智慧預警平臺、應急服務平臺、電話短信、現場走訪等多渠道進行氣象預警告知。調配人力,對洪澇等地質災害區域加強巡查,實時關注災情變化和救援需求,及時響應提供協助。
7月底,颱風“格美”在福建登陸,隨後福建、浙江多地遭受暴雨侵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自接到颱風“格美”預警信息起,中國平安通過自主研發的鷹眼系統、好車主、好生活、企業寶、企業微信等平臺,及時推送相關災害預警信息及防災貼士,提供報案、救援等緊急類應災自救及自助理賠指引。在漳州、寧德、莆田等地,平安保險工作人員趕赴農田果園,幫助農戶清理田間溝渠,加固周邊易損設施,幫助農戶最大程度減少受災損失。協助213家重點企業開展隱患排查,下發風險提示函41份。在泉州、三明等地,平安保險工作人員加快對汛期專項排查篩選出的重點企業進行線下巡防,協助客戶對廠內貴重設備實施重點防護、流動資産實施墊高或轉移等措施,累計發放防水沙袋等防災物資230余份。

今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約1200億美元,其中保險賠付約600億美元,佔比在50%左右。我國保險賠付佔災害經濟損失的比重為10%左右。尹江鰲表示,在完善制度上,將搭建保險保障能力等評價體系,完善災害事故分級應對機制。在探索試點上,將在今年初擴大住宅巨災保險保障範圍的基礎上,總結河北、湖北、北京門頭溝等地的做法,推動各地開展試點。 (經濟日報記者 于 泳)

編輯:司曉穎 責任編輯:焦健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更多精彩
正在閱讀:保險業全力應對洪澇災害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