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走一趟梅山,絕對會忘不了那一望無際的茶園風光,整齊的茶樹就好像是一直種到天邊,看不到盡頭一樣的。因為這裡的地勢高峻栽植出來的高山茶品質也特別的出眾,因為制茶的過程非常地講究,很需要體力的付出,光是把茶葉揉成球狀,就得要花上一名壯漢一個工作天。而您想知道這裡的高山茶
是怎麼樣被這些壯漢按摩的嗎?跟着我們一起去瞧瞧。
梅山鄉的古名叫做糜仔坑,是過去山腳地帶,行旅人必經之地,過去梅山主要的農作物是以栽植梅子為主,不過近年來梅山的高山茶反而是成了當地名産,因為品質極為優良。其中又是以龍珠茶為特極之選,不過價格很不便宜,一斤就得要要價兩千塊(新台幣)錢。
許班長説他們種茶是一株一株的茶親手下去栽植的,他自己兩甲地的茶園當初就花了他三年的時間才完成栽植。而且這裡的茶樹都是喝山泉水長大的,也因此茶葉堅挺而鮮嫩。
頂着才剛剛露臉的暖暖冬陽,梅山的採茶阿桑(婦女)都是一的早坐車從嘉義市到山上來採茶,趕在日正中午前,把吸收黃金養分的茶葉給采收完成,看著她們認真辛勤的模樣,今天收穫應該不少。
日正中午,阿桑(婦女)採好的茶全部都攤在曬茶場做日光浴,目的是希望能夠蒸發掉茶菁裏的青澀味。十分鐘之後,制茶師收起了茶菁,到室內繼續萎凋,讓茶葉發酵一直到半夜。
每盤七斤,就是茶葉發酵最好的數量,不但要手工不停地剝弄,還要利用浪菁機破壞茶葉的表面組織,以防止茶葉走水。
烘好的茶得要馬上打包,包住它的香氣再開始揉茶,揉出百分之七十的水份才能夠停止茶葉繼續發酵。
烘茶、綁茶球、揉茶球、解開,再烘,再揉,這一次又一次的動作必須要重復三四十遍,從早上七點半一直做到了傍晚六點鐘,為的呢就是希望茶包裏的每一葉茶菁都能夠均勻地被揉成球狀。從師傅們謹慎的功夫,我們也可以看出梅山人對待每一葉茶菁的認真。
梅山擁有高濕高海拔的先天氣候,又有純凈的山泉水栽植出來的高山茶,自然是吸收了天地精華,峻嶺間的瑞氣在茶山裏緩緩流瀉而下,就讓人更能夠體會高山龍珠茶的尊貴了。尤其梅山人,也不辜負老天爺給的賞賜,他們用心栽茶用心制茶,不浪費任何一朵大家辛苦努力的茶菁。
這一壺沁心的茗品飄着的不只是淡淡的茶香,更有着一股濃濃的難能可貴。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