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再 上 太 空 第一集(探索?發現2006-9)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0日 16:17 來源:CCTV.com

轉運中的神舟六號

  北京航天城??中國航天的心臟位置。

  中國航天員中心就坐落在這裡。它是繼俄羅斯加加林宇航員培訓中心和美國休斯頓航天中心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航天員選拔訓練中心。

  幾年來,航天城並沒有增添新的建築,航天員依舊住在略顯擁擠的公寓裏。高科技的航天城似乎缺少城市特有的熱氣騰騰的生活氣息。

  神舟五號飛船首次載人飛行成功以後,一度風光熱鬧的北京航天城很快就恢復了表面的寧靜。

  事實上,神舟六號飛行計劃已全面開始實施,兩年來,航天員的訓練也從沒有中斷過,無論從強度還是難度都比從前大大增加了。

  不久前,已經對航天員進行了一輪選拔。誰將是最後執行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人選,謎底將從這裡揭曉。

  今天是訓練委員會的一次會議。14名委員將決定航天員選拔中各項指標的比重,並決定他們每個人發表意見的分量,業內稱作權重。

  陳善廣,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他提出借助數學模型選拔神舟六號飛行乘組,這與他曾在武漢大學數學系讀書的經歷有關。在人力資源選拔體系中使用數學模型,其科學性在國內外得到公認,但它首次應用於航天員選拔,優點在於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主觀因素的影響。

  神舟六號飛行任務與神舟五號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兩人多天,航天員將以乘組為單位選拔,選拔主要分四個項目,訓練成績、醫學指標、心理素質和思想表現,下設若干分項。

  其實“一人變兩人,一艙變兩艙,一天變多天”這樣簡單明了的任務特點,並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變化。在特殊而複雜的太空環境裏,飛行時間延長,意味著飛行中可能會出現地面無法預測的困難和變數,遇險的概率也會增加。因此,執行此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對身體、心理、應變能力和技術水平要求更高。航天員選拔的難度和重要程度顯而易見。


為航天員壯行

  靜態肺功能檢查是航天員醫學選拔的一部分。醫學選拔不光有普通臨床醫學鑒定,還有區別常人的特殊醫學功能檢查。在太空的特殊環境中,航天員要有比健康人更好的心肺功能。

  動態肺功能檢查要為航天員貼上13塊電極,主要監測心臟各項指標。神舟六號飛行期間,航天員身上貼有4塊這樣的電極,用來監測他們的呼吸、心電、血壓和體溫,並把數據傳送到地面,便於航天員醫生隨時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

  與跑步機類似的這台儀器,功能卻複雜的多。它的速度和坡度由程序設定不斷變化。

  航天員呼出的氣體通過面罩收集,進行採樣,分析耗氧等指標。檢查的精細程度要比一般心肺功能檢查高出許多,最大通氣量,最大氧耗量,氧脈搏等幾十個指標都一一記錄在冊,一次大約持續二十分鐘,凡有潛在性心肺功能障礙的都能檢查出來。

  航天員醫生面對的不是病人,而是比一般健康人群還要強健的航天員。他們的所有工作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保證航天員在太空飛行的特殊環境中,身體依然健康。

  在這次飛行任務中增加了很多操作,因此,航天員的訓練內容也擴充了不少。訓練不僅有高科技,高負荷,高智慧的科目,也有像嬰兒那樣最基本的練習,學習在失重的環境中如何吃飯、喝水、睡覺、大小便。

  為了適應多天太空飛行,不久前,他們曾進行過臥床體驗。臥床實際上是模擬太空中的生理感覺,這在想象中頗為享受的一件事在這五天裏,徹底變成一種折磨。且不説腳比頭高,姿勢難受,就連吃飯和解手也要在床上。

  神舟六號訓練中,增加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如何在太空中料理生活。這將是他們遇到的難題。

  航天員訓練中歷時最長也最繁重的內容,是飛行程序演練。

  所謂飛行程序,就是從發射前航天員進艙開始一直到返回著陸全過程所經歷的事情。

  飛船在上升和返回的時間裏,航天員的操作最多,也最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問題。教員們設計了多種應對緊急情況時的措施,讓航天員反復練習,因而模擬器訓練的難度最大,考核成績的份量也最重。

  上千條的飛行程序指令,各種故障情況處置,被編製成厚厚的4本飛行手冊。

  指揮室裏的大屏幕可以顯示航天員發出的每個指令,做出的每個動作,模擬器裏的6個攝像頭從各個角度把艙內情況記錄下來。

  經過反復訓練,航天員幾乎都能把飛行手冊背下來。即便是這樣,他們必須按規定看著手冊按時間逐條操作。因為任何細小的失誤,都可能威脅到飛行安全。


水上出艙訓練

  連著幾天晚上,教員們都在為白天進行的考核給航天員評分。參加下午演練的兩名航天員獲得了考核以來唯一的兩個滿分。可他們對上午演練時其中一名航天員的操作有了爭議。評分根據教員現場記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依據就是現場錄像。

  在完成“神舟”五號飛行任務以後,楊利偉升任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主要負責航天員的訓練。

  田立平,是“神舟”六號正常飛行程序訓練主教員,主編了正常飛行程序手冊,也是這項考核評分標準的主要制定人。

  吳斌,航空航天醫學專業在讀博士,中國航天員中心選拔訓練研究室負責人。

  就在航天員訓練期間,中國的探月計劃“嫦娥工程”開始順利啟動。這一航天盛事無疑給中國航天界注入更多活力,航天員也因此有了更多涉足太空的機遇。

  50歲的尤立輝已有近30年的航空救生訓練經驗,他曾是空軍特級跳傘員。雖然他制定了水上出艙方案,卻不會游泳。

  高風險的救生訓練磨礪出尤立輝細膩的性格。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比他兒子年齡還大的自行車。北京的風沙讓他從不忘記在車座上套個塑料袋。

  飛船應急返回時有可能濺落在海上,正常情況下,航天員只需待在艙內發求救信號等待救援。如果海上風浪大,返回艙內進水,下沉,航天員就要穿著航天服緊急出艙。

  按照神舟飛船的運行軌跡,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確定了13個應急著陸區域,其中海上有3個,最遠的在太平洋,每個海域覆蓋上千公里,使海上救生更為困難。在神舟六號飛行期間,海軍和交通部共出動6艘搜救打撈船在指定海域待命,每艘船上都有一支配備精良的醫療救護隊,一旦飛船在海上降落,離它最近的船必須在24小時以內趕到。如果出現航天員受傷不能自己出艙,搜救船就要把返回艙打撈到甲板上,然後再對航天員進行救護。

  在接下來的訓練中,一位航天員跳水前,忘記打開身上的漂浮裝具。

  這次水上出艙訓練是在航天員中心的專用水池中進行的,以前他們還幾次在海上和湖泊中做過幾個小時的耐力漂浮試驗和緊急出艙救生訓練。

  今天是口試,這被認為比其他考試更難,因為它同時也要考察航天員的應變和表達能力。

  幾天前,航天員結束了筆試和實際操作考核,出於對知識掌握深度和靈活程度考慮,一部分考試內容出自飛行手冊以外,有的考題,甚至可以算刁鑽,因為根本不可能準備。

  今天,三位主考官是:選拔與訓練主任設計師吳斌、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楊利偉和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其他考官都是對他們情況非常熟悉的各個訓練項目負責人。

  吳斌是這次口試的主要提問人。其他考官補充提問。


水上救生訓練

  好,那你説一下它報警的上限是多少?

  二氧化碳報警的上限是大於2。

  預警的上限呢?

  大於1.5。

  每位航天員的口試時間是50分鐘,考試過程被全部錄像。

  與每次考試一樣,兩位心理專家坐在離航天員最近的位置。他們的細微表現都會作為心理評價的依據。

  在一位航天員考試的時候,另一位航天員提前20分鐘來到考場旁休息室準備,在這裡,可以看所有的資料,而進入考場時只能帶抽到的試題。

  在口試預備會上,楊利偉提出,口試要針對筆試中的薄弱環節,把平時容易忽略的問題通過口試加以印證。黃偉芬認為要根據每個人訓練中的情況,對故障現象多做補充提問。

  考試進行了整整一天。這次口試成績將連同其他項目的考試分數一同輸入計算機,經過特定數學模型的計算,對航天員的成績進行排序。

  四項考核的分數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而輸入成績的方法也是特殊的。他們為航天員編制了多位隨機代碼,掌握代碼的人不參加錄入成績,而錄入人員也不知道對應的是哪位航天員。一切都是為了公正和保密。

  這一輪的選拔歷經一個多月,而電腦計算最終的排序卻不到千分之一秒。

  費俊龍:“我是瞞著我父母去參加飛行員的體檢,母親覺得當飛行員危險,但是我的父親很支持我,他對我説:“既然你決定了就要對得起自己的選擇。”這句話一直在我心中。”

  聶海勝:“在當航天員這個事上,我愛人開始是有點想法,但是我沒有聽她的,後來她反而成了最支持我的人。我膽大心細,我願意把困難想得複雜一些,我最適合幹飛行這個行業。”

  劉伯明:“我是農民的兒子,家離縣城較遠,小時候要走很遠的路去上學。天不亮就起床,每天騎車上學的路上要爬大坡,這種艱辛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景海鵬:“我愛好音樂,喜好體育,尤其喜歡打籃球,從小學、中學、乃至到部隊一直是籃球主力,我要感謝籃球運動,是它為我練就了一副好身體,也培養了我堅忍不拔的性格。”

  翟志剛:“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我母親,我生長在農村,幾次因學費問題我都不想再上學了。母親因此發了火,她靠賣瓜子把我供出來。她的恩情我永遠也忘不了。”

  吳傑:“當年俄羅斯加加林中心主任給我頒發聯盟號飛船指令長證書時,我説:“希望將來有一天,我能駕駛著中國的宇宙飛船在太空上與貴國的載人飛行器對接。”

  在這次訓練委員會的會議上,將決定如何對選拔出的航天員進行分組和崗位分配。

  最初的分組方案考慮了強強結合,但也強調了心理相容性。因為美國和俄羅斯都曾發生過宇航員分組失誤,導致宇航員長時間在空間站生活時出現矛盾、影響工作的情況,甚至因此提前返航,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到底神舟六號飛行乘組人員組合應以什麼原則為主?

  這次會議各位委員的意見很順利地得到共識。以強強結合的原則,6名航天員按照成績名次重新組合。這次會議,訓練委員會的委員們被要求不做記錄。

  此時航天員們還不知道他們的最終成績,結果還要等待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最高決策層批准。訓練依舊緊張。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層領導對選拔結果表示滿意。中央軍委委員、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陳炳德上將在此前曾要求:航天員選拔不要搞神秘化,要完全體現科學、合理、客觀、公正。

  乘組人員一旦確定將不再變動,這意味著一個人的表現最終將影響兩個人的命運。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