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報道 編者手記]保護與發展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0日 11:50)
CCTV.com消息(亞洲報道):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如今已經成了人們的口頭禪,但也正因為如此,它的真實意義似乎逐漸開始變得似是而非起來,而且似乎正在失去它所應有的力量,以及它對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産生過無數吸引力的光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2月18日,我們做了一期關於印尼珍稀白木被盜伐的節目。在這期節目裏,國際環境調查局的先生們居然幹起了《焦點訪談》記者的活--偷拍。為了掌握走私的第一手證據,幾位調查人員裝扮成木材商,克服重重困難打入了非法交易的老窩。最後在馬來西亞巴西古當港的倉庫中,拍到了馬來西亞一些利欲熏心的商人如何勾結印尼某些腐敗官員從印尼走私珍稀白木的證據。
整個事情並不複雜,而且盜伐木材似乎也不是什麼值得高度關注的事件。但是令人震驚的是,我在查閱關於印尼隊與保護熱帶雨林的資料時發現,其實印尼政府早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就已經意識到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並且頒佈了一系列規定。而且去年印尼爆發了一場造成數百人死傷的大洪水,使得人們已經認識到了肆無忌憚亂砍濫伐的災難性後果和大自然猛烈無情的報復,然而,為什麼在這樣的切膚之痛面前依然無動於衷呢。
究竟是什麼力量能夠讓他們舍去對生命的珍惜而對金錢如此追逐?
如果這些珍貴的木材被珍貴地使用,也許我還會感到物盡其用的平衡。然而,這些木材的最終結果不過是變作了一些沙發與衣櫃,最好的也就是成為一堆紙漿!
是不是正是我們對虛榮而奢華生活無止境的追逐,驅動着那些走私商人拿起鋒利的電鋸兇狠地撲向那些在熱帶陽光與細雨滋潤下自然而安靜地生長的珍惜樹木!
最先提出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女生物學家蕾切爾 卡遜,她寫過一本非常著名但顯然並沒有得到應有迴響的書《寂靜的春天》。單是這個書名就讓人理解了為什麼我們需要可持續發展。然而不久之前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説也許到時候大自然的確是一片死寂,但是聽聽城市的喧囂吧,那裏依然人聲鼎沸、車水馬龍。
責編: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