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國:榮耀的韶山 繁榮的韶山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6日 10:57)
新華社長沙12月26日電 湖南韶山因是偉人故鄉而名聞遐邇,是千百萬人嚮往的聖地。但長期以來,它卻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為主的貧困山村。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改革開放後,韶山人迅速從貧困走向富裕。韶山村早已於1994年步入小康。2003年,韶山村人均收入達5280元,人均可支配現金收入超過3000元,遠遠高於全國農民平均水平。 韶山村所在的韶山鄉共有10個村,約15000人口。到2003年,全鄉90%以上的農戶蓋起了新樓,75%以上的農戶擁有彩電、冰箱,摩托車入戶率達95%,還有部分家庭購買了小轎車。
這一變化,得之於紅色旅游産業的發展。韶山,至今已有5000多萬中外游客前來尋訪偉人蹤跡,每年的中外游人都在180萬人次以上。利用獨特的資源,韶山逐漸建起了旅游産業,繼而發展起了種養業和農産品加工業。
被中外游人親熱地稱為“湯媽媽”的湯瑞仁,原來家住在毛澤東同志故居對面的小山坡上,與偉人故居只有一塘之隔。改革開放後,她與鄉親們一道,積極尋找致富的門路。剛開始,湯瑞仁也只是擺小攤賣稀飯,出售毛主席像章等紀念品。1986年,她用積蓄的3000多元,在自己家裏辦起了“毛家飯店”。如今的湯瑞仁,已經是毛家飯店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在全國擁有80多家連鎖店,年上交稅費3000多萬元。
由於韶山的旅游都以毛澤東同志故居為核心,2002年以前,餐飲、紀念品集市和各種攤點等都變着法子向故居附近擠,加上後來鄉親們開的飯店越來越多,樓房也越蓋越多,使連片的稻田被分割得零零碎碎,韶山衝成了一個“紛亂的集市”,游人一時間看不到毛澤東詩詞中“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田園景色。
這種情形,引起了韶山人的注意,他們逐漸意識到保持故居原貌的重要性。一份以復原為核心內容的景區保護規劃,在中央有關部門和當地幹部群眾的支持下出臺了。雖然故居對面的老屋是塊“風水寶地”,又是祖居,但湯媽媽一家在短暫的猶豫之後,還是按規劃退出核心景區,擇址另建“毛家飯店”。老屋也按當年的樣式恢復。
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11周年紀念日前夕,近年來新建的商業設施現已全部撤出了核心景區,成片的稻田恢復了,無法復原的空地則種上了樹木和綠草。故居景區再現質樸容顏。
景區的拆遷給韶山旅游産業提供了資源整合的機遇。部分已有一定實力的餐飲和紀念品經營戶,在新劃撥的宅基地上建起了容食、宿於一體的家庭式飯店;也有人共同出資建成股份制旅游産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一些原先開小飯館、擺紀念品攤點的韶山人,經過冷靜思考後又重新回歸本業,運用現代科技發展種養業。
原來在韶山衝開飯店的韶北村坳花組村民龐立明,今年4月回家建了一個年出欄生豬千頭的養豬場。花園村斜柳組黃新華、彭今宜夫婦,1993年開始回家辦果園,年年收入過萬元,日子同樣過得紅紅火火。為了配合一戶一景的村莊美化建設,許多農戶正在投資房屋外裝修,其中韶山村就有124戶村民自籌資金,投資裝修約56萬元。
據韶山市委書記劉建業介紹,韶山將按照建設生態旅游城市的要求,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規劃好鄉村村落建設,使村莊的發展與韶山的革命紀念地、紅色旅游基地等稱號相互協調。
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韶山人,對提高韶山旅游産業的內在品質有着自己的理解。湯瑞仁的兒子毛命軍,根據湘潭與韶山地方誌中的有關記載,堅信韶山得名於韶樂。於是,他請來國內著名的古典民樂專家,整理髮掘韶山的民間音樂。目前,韶山已經擁有一支頗具實力的韶樂演奏劇團和一座能容納數百觀眾的專業表演劇院。
在韶山,田氏三兄弟以收藏、開發和經營毛澤東紀念品而聞名。老二、老三除了在家庭手工作坊裏生産毛澤東雕像與塑像外,還根據一些湘菜館的要求,開發出毛澤東詩詞裝飾挂件、屏風等文化産品。大哥田衛國,以承包方式經營韶山旅游紀念品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已開發出毛澤東金銀紀念章、毛瓷系列紀念品等等。田海明説:“韶山的旅游和文化有着獨特的地位,歷史既給韶山帶來了榮耀,也為韶山帶來了繁榮。”
責編:慕泉